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刑法学任务三答案

电大刑法学任务三答案

任务 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20
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
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
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
处罚,将赵某释放。

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
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 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

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
还有15分钟。

甲心想,乙一直都是提前15 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

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岗位。

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

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

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

甲乙的行为:
A. 属共同犯罪
B. 属共同故意犯罪
C. 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D. 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3. 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李某等人“发挥主观
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

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抢劫财物若干。

上述罪行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

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A. 对其知道的犯罪承担责任
B. 对其参与的犯罪承担责任
C. 对其指挥的犯罪承担责任
D. 对全部罪刑承担责任
4. 下列对死刑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A. 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都不能适用死刑;
B. 对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都不能适用死刑;
C. 甲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在死缓期间,甲某仍不思
悔改、经常抗拒劳动,其中一次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不听指挥,违章操作,结果导致重大事故,使得监狱直接损失达百万元,甲某的行为依法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则对死缓期间的甲某应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D. 乙某因抢劫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缓期间,乙某认真遵守监规、
积极改造,入狱不到1年的时间,就立功多次,其中有一次在劳动期间,奋不顾身抢救不慎落入石灰池的犯人某丙,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重大立功。

则此时应依法裁定将乙某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5. 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某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某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

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A. 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B. 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
执行;
C. 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
D. 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6. 甲某遇到乙某持刀抢劫,甲某一下子把乙某打到在地,乙某被摔晕过去,这时
某甲特别气愤,拿起罪犯掉在地上的刀子,一刀下去把晕倒在地的某乙扎死了。

则对此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将抢劫者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是防卫过当
D.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是故意杀人罪
7. 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
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

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A. 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 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 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 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8.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

一日,乙与其妻发
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

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

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
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

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

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 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9.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
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0.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
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共 2 道试题,共50 分。


1. 某甲是某医院的医生,一天晚上值夜班的时候,送来一个病重的患者,要求必
须进行及时抢救,否则危及生病。

某甲对护士打了个招呼,让值夜班护士照看一下,自己等会再来。

原来甲是足球迷,当晚有一场甲期盼已久的重要比赛,于是他就开始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球赛,90分钟双方踢成0:0,又看了半个小时的加时赛,还是0:0,最后又看了近半个小时的点球大赛,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突然想起还有一个需要处理的急诊病人,但此时因为延误了抢救时机,不治身亡。

试从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角度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有:1、不作为的义务。

其中包括(1)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3)法律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
2、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
3、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

在本案中,某甲的职业是医生,根据其
职务和职责的要求,他有救死扶伤的积极作为义务,该作为义务的来源就是职务和职责的要求,那么他没有履行,对发生的死亡后果就应当负刑事责任,构成不作为犯罪。

2. 某甲欲行强奸而于深夜从楼房的下水管道爬上三楼,推开窗户,跳入一女职工
宿舍。

正蹑手蹑脚摸向床边时,一不小心踢翻一脸盆,惊醒正在熟睡的妇女某乙,某乙顺手拉开电灯,某甲发现该女是自己初中的老同学,很不好意思,于是拉门而逃。

请问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参考答案:
本案中,某甲为奸淫目的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应该说尚处于预备阶段,其还没有来得及针对具体被害妇女实施暴力、胁迫等强行手段(还在寻找被害对象的具体方位),即没有实行着手,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时空阶段;其次,某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虽然遇到意志以外的障碍,但该障碍并不足以将其行为停止下来,至少其还可以实施下一步的暴力、胁迫等手段,由于遇到老同学,不好意思而放弃,该轻微不利因素导致自动放弃的,并非犯罪预备,应属于犯罪中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