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电子过程
第二章 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电子过程
半导体;N-type P-type半导体;导带;价带;禁带 本征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载流子运动方式及形成电流
7
1.1 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不含杂质
的半导体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杂质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类
N型半导体
结构图
9
杂质半导体
载流子
施主杂质原子电离 电子 正离子对 呈电中性
热激发
在绝对零度时,一个起始能量等于费米能级的电子, 由金属内部逸出到真空中静止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Wm=E0-(EF)m
E0表示真空中静止电子的能量
26
半导体的功函数 在绝对零度时,一个起始能 量等于费米能级的电子,由 半导体内部逸出到真空中所 需要的最小能量
Ws=E0-(EF)s
从Ec到E0的能量间隔
=E0-Ec
1)当在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加电压后,在金属与半导体相对的 两个面上就要被充电。两者所带电荷符号相反,电荷分布情况 亦很不同。 2)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密度很高,电荷基本上分布在一个原 子层的厚度范围之内,而在半导体中,由于自由载流子密度要 低得多,电荷必须分布在一定厚度的表面层内;这个带电的表 面层称做空间电荷区。 3)在空间电荷区内,从表面到内部电场逐渐减弱,到空间电 荷区的另—端,场强减小到零。
36
37
Vzc(r): 价电子间的交换和相关势 在定性地讨论Vzc(r)的特征时,其表达式可表 示为:
其中v(r)为体内价电子电荷密度,a为常数。•
38
2
39
40
(3)表面态类型
41
(4)
42
(5)
•产生表面空间电荷层的条件:表面的外电场;
半导体上的绝缘层中存在的电荷在表面感生的 电场;表面因产生离子吸附而引起的表面电场; 金属、与半导体(或绝缘体)因功函数不同而形 成接触电势等。
部分电子和空穴 “存入”势垒区
电子和空穴中和
势垒区宽度变窄, 空间电荷数量减少
22
当p-n结加正向偏压时,势垒区的电场随正向偏压的增 加而减弱势垒区宽度变窄,空间电荷数量减少,因为空 间电荷是由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组成的,所以空间电荷 的减少是由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过来中和了势垒区 中一部分电离施主和电离受主; 在外加正向偏压增加时,将有一部分电子和空穴“存入” 势垒区。反之,当正向偏压减小时,势垒区的电场增强, 势垒区宽度增加,空间电荷数量增多,这就是有一部分电 子和空穴从势垒区中“取出”。 p-n结上外加电压的变化,引起了电子和空穴在势垒区的 “存入”和“取出”作用,导致势垒区的空间电荷数量随 外加电压而变化,这和一个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相似。这 种p-n结的电容效应称为势垒电容
23
扩散电容
电子从n 区 注入P区, 增加了P区 的电子积累, 增加了浓度 梯度
正向偏压
空穴从P区注入n 区,增加了n区的 空穴积累,增加了 浓度梯度
h+ e-
h+ e-
积累的非平衡 空穴也增加,与 它保持电中性 的电子也相应 增加
非平衡电子 和与它保持 电中性的空 穴也要增加 由于扩散区的电荷数量随外加电压的变化所产生 的电容效应,称为p-n结的扩散电容。 p-n结的势垒
p区的能带上移, n区能带下移,直至费米能 级处处相等时,p-n结达到平 衡状态。 16
平衡p-n结的能带图
2 PN结基本特性
1) 空间电荷
电离受主与 少量电子的 负电荷严格 平衡空穴电 荷 电中性 空间电荷 电离施主与少 量空穴的正电 荷严格平衡电 子电荷
电中性
带负电荷的电离受主 带正电荷电离施主 负电荷区 正电荷区
3
能带理论简介
4
在k空间中,电子能量En(k)函数关系
K空间:又称波矢空间,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空 间,K空间中的一个点对应着一个确定的状态
K空间是以倒格子为基础的倒格空间
5
E~k, 能带结构(能量色散关系)
导带底
价带顶
导带
价带
Si立方晶系 晶体的能带结构(半导体,间接能隙)
6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6)
•氧化物表面的结构单元是离子,它们之
间的电作用主要是库仑势。表面离子的 配位数、空位等缺陷,对氧化物的 对氧 化物的电子 电子 结构 结构有明显影响 有明显影响。
46
47
(7)
48
49
50
(8)氧化物-半导体界面态
氧化物-半导体界面电子态(Si-SiO2)
•化学处理后的硅表面会存在一层极薄SiO2层。 •对Si表面电子输运有影响是SiO2-Si的界面所 形成的附加态,即界面态。因为在外场作用 下响应时间快。
51
3.4 MIS结构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都和半导体的表面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半导体的表面状态对晶体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参数和稳 定性有很大影响。 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电荷耦合器件,表面发 光器件等,就是利用半导体表面效应而制成的。 因此,研究半导体表面现象,发展有关半导体表面的理论, 对于改善器件性能,提高器件稳定性,以及指导人们探索 新型器件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MIS(指金属—绝缘层—半导体)结构
又称为电子亲合能,它表示要使半导体导带底 的电子逸出体外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半导体的功函数又可表示为 Ws= + Ec ( EF ) s = En=Ec-(EF)s 又称肖特基势垒
+En
27
半导体功函数与杂质浓度的关系(计算值)
28
2.接触电势差 (1)设想有一块金属和一块n型半导体,它们有共
q
Vm金属的电势;Vs半导体电势;Vms:接触电势;Vs:表面电势
31
d)忽略间隙
若D小到可以与原子间距相比较, 电子就可自由穿过间隙,这时 Vms很小,接触电势差绝大部分 降落在空间电荷区。 特点: 1)(Ws-Wm)/q=Vs。 2)半导体一边的势垒高度为 qVD=-qVs=Wm-Ws
3)金属一边的势垒高度: q ns=qVD+En=-qVs+En=Wm-Ws+En=Wm-
PN正向应用
U
20
PN结加反向电压 流过PN结的电流称为 反向饱和电流(即IS), PN结呈现为大电阻。
U
该状态称为PN结反向 截止状态。
PN反向运用
U
21
3) p-n结电容特性
一个p-n结在低频电压下,能很好地起整流作用,但是当电 压频率增高时,其整流特性变坏 p-n结电容包括势垒电容 和扩散电容两部分。
界面态的来源•界面态产生原因与表面态
相同,电子受到的周期性势场发生突变所致。
•与表面态相比,界面态对应的势场并没有完 全中断,态密度要小。如Si-SiO2界面,与表 面态不同的是在界面上不可能每个硅原子都 平均有一根悬挂键。Si-SiO2界面态密度仅为 1010/cm2,表面态密度则为1015 /cm2 。
52
MIS结构示意图 MIS结构中满足以下条件(由于金属和半导体功函数的不
同、绝缘层内可能存在带电离子及界面态等原因,情 况还是很复杂的。先考虑理想情况): (1)金属与半导体间功函数差为零 (2)在绝缘层内没有任何电荷且绝缘层完全不导电 (3)绝缘体与半导体界面处不存在任何界面态。
53
MIS结构空间电荷层及表面势
第三章
固体材料表面与界面电子 过程
3.1 半导体与半导体界面特性-PN结 3.2 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特性
3.3 表面势、表面态、表面电导
3.4 MIS结构
3.5 PN结与功能器件
3.6 晶界势垒及其电荷区
电子的特点
•电子运动状态:能量、运动的范围 电子运动的特点:微质点、高速度运动 ������ 在空 不可能确定某电子在某空间位臵→用 间出现的概率(电子云及密度) 能量不连续→能级
扩散运动:载流子受扩散力的作用所作的 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扩散电流:载流子扩散运动所形成的电流 称为扩散电流。
浓度差 扩散力 扩散运动 扩散电流
扩散电流大小与载流子浓度梯度成正比
13
载流子运动方式及其电流
漂移运动和漂移电流
漂移运动:载流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所作的 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漂移电流:载流子漂移运动所形成的电流 称为漂移电流。
电容和扩散电容都随外加电压而变化,是可变电容。
24
4)p-n结接触电势差
a.平衡p-n结的空间电荷区两端间的电势 差VD,称为p-n结的接触电势差或内建 电势差。
b. 相应的电子电势能之差即能带的弯曲量qVD
称为p-n结的势垒高度
qVD=EFn-EFp
25
3.2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特性
1.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 金属的功函数:
电子
空穴对
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多子) 为电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少子)
10
杂质半导体
P型半导体
结构图
11
杂质半导体
载流子
受主杂质原子电离 热激发 空穴 空穴 负离子对 电子对 呈电中性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多子) 为空穴。电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
12
载流子运动方式及其电流
扩散运动及扩散电流
32
4) 半导体表面形成一个正的空间电荷
区,电场体内指向表面;Vs0,半导 体表面电子的能量高于体内,能带向 上弯曲,形成表面势垒。势垒空间中 空间电荷由电离施主形成, 电子浓度比体内小,形成一个阻挡层。
33
n型Ge、Si,GaAs的qns 测量值(300K)
34
3.3 表面势与表面态
35
17
空间电荷区的特点:
E
a)内建电场 在内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漂移运动。 电子和空穴的漂移运动方向与它们各自的扩散运动方 向相反。内建电场起着阻碍电子和空穴继续扩散的作 用。 b)在无外加电压的情况下,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最终 将达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