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珍稀食用菌项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青海珍稀食用菌项目二、项目责任单位:西宁市农牧局三、项目实施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四、项目状态:新建五、项目总投资:6000万人民币六、联系方式:XXXX 传真:XXXX七、联系人:XXX第一节项目背景我国食用菌生产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年产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在国内农业总产值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超越了茶业和蚕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食用菌是国内、国外市场畅销的蔬菜珍品,俗称为“山珍”。
由于食用菌营养丰富,粗蛋白、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高,并具有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
近年来,随着药用食用菌及其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入,食用菌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议程》的既定目标,更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
食用菌是属真菌门可食用和具有药用价值的菌类,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它们能把锯末、木质素、纤维素、畜禽粪便等人类和家畜难以利用的有机垃圾(或副产品)分解、利用,转化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为人类提供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经它分解利用后的菌渣则可以加工成饲料或有机肥料,返回到种植、养殖系统中,成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延长特色农业的产业链,增加产出,使农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而且把多种有机垃圾转化为复合肥料,无土栽培材料等新的资源,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食用菌产业由于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各国都很重视的新兴产业,我国菌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加上目前广泛应用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特征,更适合中国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情,使食用菌的生产的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十二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十二五”西部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给食用菌产业,特别是适宜西部地区特殊地理、气候的珍稀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青海省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夏季凉爽,冬季冷凉的气候特点,为珍稀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此,青海省政府已将发展高原珍稀食用菌产业列青海省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式,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地区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上述背景下,依托创新的珍稀食用菌温棚栽培和制种技术。
建设羊肚菌、牛肝菌、百灵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菌包设施培养基地和珍稀食用菌保鲜、贮藏、加工和销售体系,由公司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珍稀食用菌菌包、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并以保护价包销种菇专业户生产的鲜菇产品,统一加工、销售、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良菌种,并培育到可以出菇的水平,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使种菇户掌握技术和日常管理措施,减少了农户不懂技术的风险。
菇农的鲜菇产品由公司统一按保护价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使农户减小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户的利益,为农户开辟了新的致富、增收途径,符合青海省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扶持政策。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青海特色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能够为青海省农业的产业建设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是高效农业产业的代表。
第二节项目的依据该项目依据有: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十二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2.青海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农业部《重点实施六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4.《食用菌栽培生物学基础》;5.《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法》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6.《食用菌研究发》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实现了有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出现了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
中国加入WTO组织后,随着农产品关税减让措施的兑现,使粮. 棉.油.水果等产品的生产受到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销售继续低迷,给农业增收,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应对入世挑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是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开辟新途径,实现农业增收的目标。
项目建设投产后,经济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的效果显著,具体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
2.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迫切需求食用菌属真菌门额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是一类可以消化,利用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作物秸秆、木屑、籽壳,畜粪等有机垃圾,生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和药用真菌的生物类群。
发展食用菌的栽培和加工,产业不仅可延长农产品.林产业.草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提高农.林.牧.草的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且可以采取生物措施使秸秆、锯末、林木枝叶、枯草、棉籽壳、畜粪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枯枝落叶和枯草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食用菌栽培及加工产业的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羊肚菌、牛肝菌、白灵菇、杏鲍菇等是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其粗蛋白、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具有保健功能的能量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清除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和预防癌症等保健功能,是食用菌家族中佼佼者。
青海省有丰富、独特的药用和食用菌类资源,其中羊肚菌、牛肝菌、马勃、虫草、肥蘑等都是其中的珍品,该项目的实施和营运为药用真菌的产品研究和开发奠定了技术、设施和人才的基础,能够促进珍稀药用真菌的开发和栽培,促进保健品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食用菌菌种和菌丝体深层培养技术的开发,为药用真菌的工业化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第二节项目建设可行性一.该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为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提高了技术保障。
二.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日光节能温室,菌种培养温室高标准的连体温室的建设技术是国内和青海省内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并有现成的设计模式和设备,成套设备及材料的连体温室技术先进,主要材料质轻强度高,可以防止冰雹和大风的袭击,使用期长,是河北廊坊、北京、上海等地地区广泛应用的技术,目前已在陕西、甘肃等省区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可靠。
三.青海省的气候条件适宜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和制种。
绝大多数食用菌品种大多是喜冷凉气候的品种,最适合生长温度低于30℃,当气温超过33℃以上时大多数食用菌都停止生长而以孢子的形态,进入休眠期。
食用菌具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相同的特点。
南方和沿海地区夏季不宜生产食用菌,青海省的气候条件仍然适宜栽培珍稀食用菌,可以进行反季节生产,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获得更好的效益。
常年进行优质菌种生产的菌种繁育车间及低温菌种贮臧库,可以常年提供优质菌包和菌种,保证农户的常年生产。
此外青海地区生态环境洁净,没有污染,主要原料来自本省和新疆的南疆地区,可以进行无公害化生产,从而可以明显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和效益。
食用菌栽培采取日光节能温棚常年栽培和装袋栽培的新技术,具有减少生物污染、病虫害少和栽培环境条件易于调控的优点。
大棚、温室条件避免了沙尘的影响。
通风设施采用过滤装置,防止病原生物的进入及危害,为珍稀食用菌的无公害生产奠定了技术和设备基础。
四.本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与农户建立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能够调动种菇农户的积极性,农户从事出菇和采收等生产环节的管理模式,减少了公司的设施投资以人员的聘用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种模式的成功运作,为农户的增收和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这种模式的实施把向奴的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该项目选择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珍稀食用菌,并应用高新设施农业技术、菌种制作技术和配料新工艺进行常年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满足国内市场上对珍稀食用菌产品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食用菌在南方及沿海夏秋市场上的供货淡季,增加优质鲜菇供应,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明显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第三章市场预测和产品开发方案第一节产品特点和优势中国是食用菌的传统生产国和消费国,具有喜食食用菌的传统习惯。
由于受食用菌易变质、易霉变等缺点的制约,食用菌的消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销售范围也受到严重的制约,给规模化生产造成明显影响。
该项目采取设施农业技术,常年生产、加工珍稀食用菌产品,并采取冷藏保鲜和冻干加工等先进技术,延长鲜菇的货架期,把销售市场定位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打破销售市场的局限。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
羊肚菌表面呈网状,形状呈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其名。
经济价值:⑴食用: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可食用,味道鲜美,为一种优良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
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在含有的多种氨基酸中,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
(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
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
国际上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多年来在国际市场深受青睐。
不能人工培育。
近几年来中国售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1800--2000元,特别是西欧国家更加昂贵,需要大量货源。
⑵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
《中华本草》载:羊肚菌消食和胃,化痰理气。
主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