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38652

桥梁加固施工方案38652

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G5106标桥梁加固施工方案一、概述由我公司承建的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G5106标段,起讫桩号K26+900~K37+351.428。

设计起点K26+900位于龙岗街道办,终点K37+351.428位于深圳、惠州市域交界处,路线全长10.449km。

本标段共有现状主线桥梁6座,龙园路小桥、龙岗河中桥,西湖塘立交桥,丁山河中桥,屯梓河中桥和坑塘小桥,其中除丁山河中桥和龙岗河中桥Ⅱ桥设计为拆除重建外,对其他的既有桥设计为加固利用。

加固设计的桥梁结构和加固概况如下表所示:桥梁加固概况表二、加固材料的材料性能要求1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水泥和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

2、普通钢筋钢筋的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的有关规定。

3 、植筋胶表2-1 锚固用胶粘剂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裂缝处理材料均要求达到下面指标:表2-2 裂缝修补胶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5、粘钢胶表2-3 灌钢胶与粘钢胶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对所有钢构件采用以下防腐涂装:表2-4 钢构件防腐涂装所有材料性能应严格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除上面所列标准之外,所有胶体(灌缝、封缝、粘钢和植筋胶)的钢-钢粘结抗剪性能必须经湿热老化检验合格,湿热老化检验应在50℃温度和98%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

老化时间不小于90d,经湿热老化后的试件,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钢-钢拉伸抗剪试验,其强度降低的百分率不大于10%。

三、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桥梁加固的设计图纸已复核无误,施工测量放样,材料试验均已完成,具体资料附后。

2、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已进场,现场施工配备工人50人, 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见下表。

表3-1 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表3、施工机械准备表3-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材料准备水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从附近商品混凝土预拌站购买,用拌搅运输车运至现场。

水泥、钢筋、钢板、碳纤维、结构胶、钢管、支座等均为外购材料。

主要材料用量见下表:主要材料用量表四、主要施工部位和工期安排:1、全线桥梁的加固主要施工部位有:地基及基础加固,墩台加固,梁体加固,更换支座,重做桥面铺装、伸缩缝,台后搭板。

2、工期安排:桥梁加固的施工工期为2008年10月25日-2009年7月30日。

五、加固施工步骤为确保加固效果,施工时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加固施工步骤实施,如需变更施工工序,需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设计要求加固施工步骤做如下:1、龙园路小桥和坑塘小桥的加固施工步骤:(1)、修补梁体裂缝和破损位置混凝土。

(2)、对桥台进行地基注浆加固。

(3)、对桥台进行小孔注浆加固。

(4)、对桥台进行框架注浆锚杆加固。

(5)、进行梁体粘贴钢板加固。

(6)、重做桥面铺装与台后搭板、枕梁,回填夯实台后填土。

2、龙岗河中桥加固施工步骤:(1)、修补梁体裂缝和破损位置混凝土。

(2)、进行梁体粘贴钢板加固。

(3)、对帽梁进行加固。

(4)、在桥台顶升梁体,更换支座。

(5)、重做桥面铺装和帽梁挡块。

3、西湖塘立交桥加固施工步骤:(1)、修补梁体裂缝和破损位置混凝土。

(2)、进行梁体粘钢加固。

(3)、修补桥墩裂缝、粘贴碳纤维加固。

(4)、在桥台顶升梁体,更换支座。

(5)、重做桥面铺装和帽梁挡块。

4、屯梓河中桥加固施工步骤:(1)、新增桩基和承台。

(2)、对1号墩盖梁和墩柱进行加大截面加固。

(3)、对梁体进行灌注钢板和粘贴钢板加固。

(4)、重做桥面铺装、修补台帽破损混凝土。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一)、地基注浆加固1、设计要求:根据地质资料显示,龙园路小桥桥台下方持力层为粉砂土,容许承载力为120kpa;坑塘小桥桥台下方持力层为粉砂土,容许承载力为150kpa;两座小桥的地基承载力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钢花管注浆加固处理,挤密地基下方土体,提高地基下方土体的承载力。

地基注浆采用二次劈裂注浆,第一次为常压注浆,建议水灰比0.5;第二次为压力注浆,建议水灰比0.6,注浆最大稳定压力不得超过1.2MPa,注浆量按照每米钢管0.25T水泥计量,止浆标准原则上以注浆量为标准,但当注浆稳定压力超过1.2MPa时,可做为止浆标准。

如果前序孔注浆量过大,可适当调整浆液配比。

如遇以下任一情况,停止注浆:①路面鼓起或局部冒浆;②浆液沿注浆管壁击裂封堵层;③台身局部变形。

地基注浆完成后,要求进行地基承载能力检测,要求承载能力不小于300kpa。

考虑到注浆加固的效果与注浆工艺密切相关,而如注浆时间、压力、注浆量以及浆液配比等关键参数,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设计文件中给出的是这部分参数的常规取值或取值范围。

因此,建议对于劈裂注浆,首先试验1~2个孔,通过各方协商后确定相关参数,以便指导施工。

2、施工工艺施工前核对台身及基础实际尺寸,如与竣工图纸不符,施工单位应会同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考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补强层进行设计变更。

地基注浆加固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孔安管制浆一次注浆二次劈裂注浆检测3、具体操作(1)、测量放样:采用钢尺沿横桥向放出地基注浆孔位,地基注浆孔位间距1.5m,孔位距桥台前墙50cm,与垂线方向的夹角为30度钻进桥台基底,孔底与桥台基底的垂直距离为 3.0m。

放样时可与桥台小孔注浆孔位及锚杆位置一起放出,并用墨线标示在桥台上。

放样完成后,与设计图纸核对,报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钻机就位:采用KW-100潜孔钻机干法成孔,开钻前仔细检查钻机各操纵杆件是否可靠,钻杆、钻头是否完好,对弯曲变形,有砂眼、裂纹,漏风的钻杆一律不准使用以免在钻孔中断裂有孔道内,造成打捞困难或废孔。

根据孔位的平面位置和角度,采用钢管搭设钻孔平台,将钻机与平台支架牢固固定,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倾角调正钻机,轴线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3)、钻孔:成孔孔径91mm。

钻孔时按照设计要求的孔径及角度开孔,并要做到“一听、二看、三记录”的原则。

一听是根据潜孔钻锤在台身中冲击发出的声音,初步分析台身内部砌石和地质情况;二看是根据吹出来的尘样分析台身内部变化情况,决定操作进度的快慢,给进压力的大小;三记是及时做好孔位编号,钻进时间,进尺深度记录资料及孔芯收取等原始资料的整理。

钻孔时漏风、卡钻的处理:钻孔过程中如出现漏风导钻渣未吹干净而卡钻现象,此时应使用大风压空压机,利用4~6分镀锌管来回逐一直伸到残渣堆积层卡钻处,然后开风,人工拿镀锌管来回逐步慢慢吹捣,此时钻机严禁旋转,以免把镀锌管缠住,出现事故。

清理孔道,锚杆孔钻到设计深度后,要利用高压风将孔内残渣吹出,保持孔内清洁,孔壁无污染。

(4)、安管:地基注浆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钢花管,扩大基础底面以上不设注浆孔眼,作为止浆段。

注浆孔孔径6mm,间距40mm,沿管壁按45度角旋转布置,注浆孔完成后,钢管外贴密封胶布将注浆孔封闭;用PVC软管作为第一次注浆管,一次注浆管在钢花管入孔时与钢花管绑扎在一起,一直伸入到孔底。

将钢花管与第一次注浆管准确安放到内的孔道内,用M20水泥砂浆对止浆段进行封堵密实后,即可进第一次常压注浆。

(5)、制浆。

制浆时先放水,启动搅拌机,再按水灰比掺入水泥,搅拌均匀后倒入储浆桶内,储浆桶搅拌轮叶片应以50~100转/min速度搅动,待浆液储够一孔的注浆量后,接入注浆管注浆。

(6)、一次注浆:一次注浆的水灰比为0.5,采用常压注浆,水泥浆从孔底向上浆,直到孔口返出正常水泥浆液,将孔内注满即可。

(7)、二次劈裂注浆:在一次注浆后10~14小时即进行二次劈裂注浆。

注浆水泥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6。

二次劈裂注浆的时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最大注浆压力不大于1.2MPa。

当地表或其他钻孔内出现冒浆、串浆现象时,应采取封堵措施或进行间歇式注浆;且使注浆不致造成台身、路面及既有路堤出现较大变形为限。

(8)、检测:地基注浆完成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注浆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

4、压力注浆的注意事项:(1)、钢管和水泥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产品,钢管在使用前要进行除油、除锈,钢管内壁要清创、刷净,便于进行注浆,水泥必须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受潮和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按设计孔位进行放样定位,孔深要满足设计要求,钢花管要插入孔底。

钢花管加工时要注意做好密封,在搬运途中损坏密封。

(3)、注浆操作中要做好注浆记录,记录每一孔、每一段注入的浆量、注浆时间、地表发生的跑浆,冒浆情况以及地表的变形情况,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要时刻注意注浆压力变化情况,当压力上升较快时要采取低压档或暂停措施,防止爆管伤人或损坏注浆泵、压力表。

(4)、注浆次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逐孔施工。

严禁先钻许多孔,再一一注浆的施行方式。

(5)、注浆压力表在施工前要进行标定。

(二)、桥台小孔注浆加固1、施工工艺桥台小孔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孔安管制浆常压注浆检测3、具体操作(1)、测量放样:采用钢尺沿横桥向按设计图纸放出桥台小孔注浆孔位。

龙园路小桥桥台小孔注浆的孔位按照0.8m×1.0m梅花形布置,坑塘小桥桥台小孔注浆的孔位按照1.0m×1.0m梅花形布置,从桥台边缘50cm开始布孔。

小孔注浆孔成孔孔径35mm,注浆管采用直径25mm钢花管,注浆孔下倾角15度,深度以距台背边缘距离50cm控制;放样时可与桥台小孔注浆孔位及锚杆位置一起放出,并用墨线标示在桥台上。

放样完成后,与设计图纸核对,报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钻机就位:采用冲击钻机干法成孔,开钻前仔细检查钻机各操纵杆件是否可靠,钻杆、钻头是否完好,对弯曲变形,有砂眼、裂纹,漏风的钻杆一律不准使用以免在钻孔中断裂有孔道内,造成打捞困难或废孔。

根据孔位的平面位置和角度,采用钢管搭设钻孔平台,将钻机与平台支架牢固固定,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倾角调正钻机,轴线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

(3)、钻孔:成孔选择在片石中部,在管口焊接接头钢筋,与竖肋主筋焊接,兼做混凝土框架与片石桥台连接所需的植筋,如间距大于30cm,则另外增加直径12mm钢筋作为植筋。

小孔注浆孔成孔孔径35mm,注浆孔下倾角15度,钻孔深度为距台背距离50cm。

钻孔探得台身厚度后,其余孔不得钻穿砌体,防止对台身损伤过大以及浆液流动无法得到控制。

钻孔时按照设计要求的孔径及角度开孔,并要做到“一听、二看、三记录”的原则。

一听是根据潜孔钻锤在台身中冲击发出的声音,初步分析台身内部砌石和情况;二看是根据吹出来的尘样分析台身内部变化情况,决定操作进度的快慢,给进压力的大小;三记是及时做好孔位编号,钻进时间,进尺深度记录资料及孔芯收取等原始资料的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