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美术作品的特征

第一课美术作品的特征

美术作品的特征
编:高一美术组【目标引领】
知识目标:1、知道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分类
2、美术作品的画幅形式有哪些
能力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概括与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提升对美术
作品的审美力、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了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的内涵,从内心升起对中国
艺术的热爱
重点:美术作品的分类与美术作品的特征
难点:对美术作品的特征的理解
【自学探究】
1、你能简单说一下美术的门类有哪些吗?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美术的特征有几方面?
3、你所知道的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有哪些?
【合作解疑】
1、绘画的具体分类(按工具材料和描绘对象)
2、雕塑的具体分类(按使用材料和形式)
3、书法的分类(按书体)、篆刻的分类(按形
式)
4、画出中国画的画幅形式并标识
【精讲点拨】
美术的基本特征
1、造型、空间特征
2、视觉特征
3、材料、肌理特征
4、“静态”
【训练巩固】
1、美术包括的门类很多,主要有、、、、、、。

2、将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文学作品相比较,可以概括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另外也被认为是美术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3、中国绘画的画幅形式是多样而富有特点的,其中一般高不足一米,长则可达数米的横长幅是,高度更低的称为。

中国绘画中最常见的幅面
是“立轴”形式,其中幅面较宽大称为,常悬挂于会客室中,幅面较窄的称为或,当代绘画中常见的方形构图,传统名称为,扇子形的幅面形式称为。

【拓展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
【阅读材料】
一、绘画种类:绘画按材料和功能:中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水粉画等
1、中国画中国画按描绘对象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分工笔(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写意(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

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2、油画(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油画是西画主要画种之一。

3、版画(print) 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

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4、水粉画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描绘出来的图画。

水粉颜色一般不透明,有较强的覆盖能力,可进行深细致的刻画。

运用得当,能兼具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的明快这二者的艺术效果。

5、壁画
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伦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的制度;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至今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

)6、漫画
漫画是绘画种类之一,又称讽刺画。

高速画一词来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义为夸张,后来演变为专指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即Caricature一词。

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
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二、雕塑
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1 圆雕。

所谓圆雕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
维立体雕塑。

2 浮雕。

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
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3 透雕。

去掉底板的浮雕则称透雕(镂空雕)。

三、书法
甲骨文体
甲骨书法是刻在龟甲及兽骨上的古文字叫甲骨文。

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

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

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

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

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

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隶书体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草书体: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 字体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故名楷书。

代表人物:欧阳
询,颜真卿,柳公权。

行书体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
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代表人物:魏晋的王羲之,唐朝的颜真卿,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文征明。

中国绘画的画幅形式
长卷:横长幅,一般高不足一米,长可达数米,高度更低的称为“手卷”。

立轴:中国绘画中最常见的幅面形式,其中幅面较宽大的称之为“中堂”,常悬挂于会客室中;条幅或条屏,幅面较窄的立轴,多幅条幅可因内容联系而并排悬挂,如“花鸟四屏”。

斗方:当代绘画中常见的方形构图。

扇面:即在扇子形的幅面上绘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