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景点讲解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少林寺景区旅游,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在少林寺中,参禅拜佛,习武学拳,学有所得,拜有所获,预祝大家玩得开心、过的愉快。
在参观之前我要向大家提两个问题:1、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是谁?2、少林寺和其他寺院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由康熙皇帝题写山门匾额的少林寺,山墙上的禅武两字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解,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
大肚弥勒佛是中国历史上却有其人的一尊佛,是五代时期人,生于浙江奉化,原名契此,号长汀子,出家于奉化岳林寺。
他身躯肥胖,常肩搭一布口袋,他极为珍惜粮食,看见五谷掉地,便随手捡入布袋,用以施舍穷人,人称“布袋和尚”。
常见的大肚弥勒佛像大都是圆头大耳、袒胸开怀、笑容满面的,后人则根据他独特的笑容和开怀的大肚,在各处供有大肚弥勒佛像的寺庙里题写出许多妙趣横生、饱含深意的楹联。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他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
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於肘间。
韦陀杵方向的含义: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
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
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
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
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而主要就是这两位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
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
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
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
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不过人们根据《封神演义》中的戏言和他们的口型,称两位金刚为哼哈二将,少林武僧练功时发出的哼哈的声音就源于此。
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白色,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
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
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也不能有欠缺,事情才能圆满。
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南方增长天王。
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
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道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技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
佛门也不例外,佛门真正是讲进步,永远都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着时代走,而是领导时代走。
怎样持国,怎样增长,如何做得很圆满?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
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
身为红色,为群龙领袖,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是一样的意思,代表着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物质世界的现实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那样才能够从容应付。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考察,能到处去看看。
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看到缺点,我们警惕。
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以此改造自己的社会、建设自己的国家,那样的话,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
这叫真正的护法北方多闻天王:“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
身为绿色,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
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
又名施财天。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
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
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
对现实社会要能够完全、理智的理解,才有智慧、有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去应付、处理(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四大天王还有“风调雨顺”的含义——持剑者风(锋)也,持琵琶者调也,持伞者雨也,蜃行似蛇而大音顺”持蜃者顺也,天王殿的天王们教导我们这些啊!不要只把他们当做神明,给他们烧几炷香,求他们保佑你平安,那样就大错特错了!由此可知,佛教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
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
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
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
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
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想到[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要修什么样的因]。
所以佛门的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
佛菩萨不闻、不看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佛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
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在教育。
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
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奉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
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是[迷信],更有人说学佛的人都是神经病。
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
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们讲解清楚,相信他们也要学啊。
总而言之,佛法是以真实的智慧、无量的大觉,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快乐,这是离苦得乐。
佛在以无尽的慈悲之心,教化一切众生,就如同亲生父母在念子教女!参观完天王殿我们就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
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
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
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
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
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
这是1985年重建的。
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
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
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
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
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之后,这位出家人也不见了踪影。
这就是传说中的紧那罗王菩萨,也就因此和厨房结上了关系。
其实,佛经中只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
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
此外紧那罗还有男女之分,男性长一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
头顶塑有发表上升的青烟,烟雾上有赤脚而立的观音像,法身形象则袒胸赤脚,手握烧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样。
现在经过的是藏经阁。
藏经阁又名法堂,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Zàng Jīng Gé藏Zàng经阁的“藏”不是收藏的意思。
而是指佛教典籍有三藏Zàng,是佛教经典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