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攻壳机动队》赏析片名:《攻壳机动队》(Gost In The Shell,日本 1995)片种:动画导演:押守井出品公司:Manga娱乐公司背景:本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展的放映影片之一。
导演押守井是一名出生在韩国的韩裔日本人,从不满二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动画片的拍摄。
所创作的动画片《Patlabor》系列在日本动画业内部深得赞赏,并且在欧美拥有一批忠实的拥簇者。
《攻壳机动队》取材于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的长篇连载漫画,但从情节到主导思想都与原作有很大差别。
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片,1996年上映后因为精美的绘画和诡异的情节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图1)观点:自从七十年代末《机动战士高达》诞生以来,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提供给18岁倒35岁之间的青年人观看的动画片,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情节复杂,主题灰暗,带有很强的末世情绪。
《攻壳机动队》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往日动画片人物画面死板僵硬的缺点,大胆采用了专业电影运动镜头的表现手法,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极为细腻的场景变化,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
影片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曾经动用了上百位工作人员和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制作设备,许多场景皆是实地拍摄然后再将动画人物合成到画面中去。
当然优秀的动画只是《攻壳机动队》的一个方面而已,贯穿全片的迷茫情绪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
拥有强健机械体壳的草稚素子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所产生的怀疑正是一代失去目标的新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这部动画片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阴暗忧郁的城市街景和美幻绝伦的梦境,正是为了衬托在高技术和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无可挽回的失落感。
最终草稚素子不惜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逃避到一个自己毫不知晓的世界,而事实上还是无法摆脱思想自我毁灭的厄运。
2026年。
世界已经被网络所覆盖,而人类的构成也产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保存着人类灵魂和躯体但内部却是由机械组成的人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城市里。
故事:主角草稚素子,职位为少佐,身体全部由机器构成,表面上与普通人类的不同仅在于脖子后不引人注意的插口,她是一个身体除了脑部和脊髓之外全是人造的女性生化人,做为一个改造人她被赋予了许多高超的能力,在执行任务中所向披靡,从不犯错。
但她却因为同时具有机械能力和人类灵魂而感到深深的迷惑和怀疑,不知该把自己处于生命的何种位置。
她领导的公安9课,即“攻壳机动队”,用以对付严重的电脑犯罪,护卫国家要人,侦察政治贪污的证据以及执行极秘的暗杀行动。
他们同时也是通晓电脑战,并能发挥高性能义体所拥有的全部物理战斗能力的精锐部队。
故事的主线是“傀儡师”的故事。
一个外号名叫“傀儡师”的病毒出现在网络中,它不断吸附在改造人的头脑中,利用它们刺探极端机密的情报。
同属高级情报部门的公安9区和公安6区同时着手追捕这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型杀手。
通过与”傀儡师”的几次交手,草稚素子和另一名警官巴度始终无法将它捉拿归案。
在行动过程中,草稚素子逐渐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向自己迫近,头脑中的忧郁和迷茫与日俱增。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具已经损毁的改造人被送到9区的总部,就在技术人员要对它进行检查的时候,它突然接通自备电源开始讲话——此时“傀儡师”正在它的脑中!原来“傀儡师”是公安6区一个代号为2501的秘密制造计划的衍生物,它通过在网络世界中来回穿梭而体会到了自己的存在,是一个由机械和网络而产生的意识。
它脱离了公安6区的控制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游荡,希望能够找到让自己变为生命的方法。
6区人员的突然到来打破了9区负责人收服“傀儡师”的计划,它突破了防卫线向外逃窜。
草稚素子依靠大脑中的神奇指引在一家古生物博物馆中找到了“傀儡师”,在激烈的战斗中,草稚素子中了“傀儡师”的圈套,被它所控制的巨大坦克将身体击溃。
多亏巴度赶到用重型武器将坦克打垮。
应草稚素子的要求,巴度把两人的大脑接通,但意想不到的是,复活后的“傀儡师”竟然劝诫草稚素子和自己融合为一体,原来它很早就体会到并极其欣赏草稚素子的存在,它正需要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来弥补自己本身的致命不足。
经过一阵犹豫,草稚素子同意了它的要求。
这时,六区的直升机从空中飞至,用激光武器将“傀儡师”和草稚素子的身体彻底摧毁。
在巴度的保护下,它们俩的意识在一个小女孩的躯体中恢复,并重新站立起来,面对眼前一片阴暗和机械的城市,它们再度充满了自信“傀儡师”本来是公安6课用来从事肮脏活动的AI 程序,但是它在网路上逐渐获得了灵魂,并宣布自己为生命体。
另一方面,素子逐渐陷入了官僚权利斗争的漩涡,她的身份暴露,成了被政府追杀的对象。
结果,她的头部被狙击枪打爆。
但是,在警察面前被击毙的其实是素子的分身,也就是遥控义体。
她的好友巴特事先将素子的脑和脊髓取出,在“素子被击毙”的假象造成后,巴特就将素子的脑和脊髓植入备用的义体中,然后素子就可以逃亡了。
遗憾的是,备用的义体腐烂。
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找上门来。
巴特出去应付的时候,傀儡师出现,向素子求婚(精神上的融合,为的是产生无数变异的“孩子”,从而使自己的种族不至被某种单一的电脑病毒所歼灭。
素子答应了。
最后,巴特将素子的脑和脊髓植入到一个从黑市上买来的男性义体中,两个人就此告别。
临走时,素子说,说不定巴特会在网上看到她的孩子。
草稚素子和“傀儡师”结合,得到了一个新的灵魂。
这个新的灵魂不存在于实体之中,而是游离于网络。
最后一个画面是全新的草稚素子走出巴特的家,说:“我现在应该去哪里呢?网络是无限宽广的。
”感想:记得以前Mr.戴和我将科幻小说时曾经提到一个理论:当电脑游离于整个世界的网络时,电脑将会具有智慧和灵魂。
我想,《攻壳机动队》说就是这个意思吧。
“透过虚无之境,你我将彼此相视”,说的应该就是“少校”和“傀儡师”在网络上的相遇。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像孩子一样说话,像孩子一样理解,像孩子一样思考。
但当我成为成人之后,我就会抛弃孩子样的稚气,现在我在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这是草稚素子的成长过程,我想这也是每个人的。
我是谁?人究竟是什幺?来自何方,又将去向哪里?这是个千古以来的人都思索过而且必将继续思索下去的问题。
以现在的科技发展趋势来看,离人类得出自己身体秘密的谜底之日已为时不远了,在更远的将来对它进行随意的改造也必将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网络的成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抛弃了旧有的方式,去除掉物质的外衣,而转为纯精神层次上的沟通。
外表、衣着、谈吐、身份等属于“壳”的部分从组成一个人的元素中退出,因此而形成的人格面具也随之消失,这虽然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可以拥有更真诚的人际关系(书面语言斟字酌句的习惯非常可能形成另一副人格面具),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自己。
综上所述,难道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于“心”的存在,而身体只是让它寄宿其中的容器吗?《攻壳机动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动画里的故事发生在西历2029年,在这个时代,以光、电子和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电脑、AI和网络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
移动通讯向人体靠拢,从可移动通讯终端(就是手机之类的设备)开始,经由可穿戴通讯终端的阶段,逐渐发展到了可移植通讯终端的阶段。
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终端直接植入人体成为可能,人类的躯体和思想从此可以直接与标准的计算机和网络互动。
这些可移植的终端逐渐的替代了过时的可移动/可穿戴技术,最终的发展形态就是Cyberbrain原型。
Cyberbrain使得人脑和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
在故事里,Cyberbain已经成了普遍使用的安全又便宜的东西。
Cyberbrain(电子脑)的流行,使得人脑与外部网络连接,人们开始处在脑部入侵的危险之下。
最严重的脑部入侵犯罪就是“幽灵黑客”("Ghost Hack"),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的人格,包括过去的回忆和某个人的身体判断都将受到黑客的支配,通俗的说,就是“人脑”这部超级电脑被黑客攻击了。
人们采取不同的对抗措施,比如说开发无数的保护墙和屏障,以及通过法规来约束,当然还有在神经网络系统内部的安全系统的加强。
另一方面,通过机械部件来代替身体器官的义体技术"Cyborg Technology"飞速发展,甚至“所有器官都是人造的”这种极端的情况也可以轻松做到。
于是,人类和机器融为一体,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模糊。
由于AI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和机器,似乎只能通过有没有“灵魂”(ghost)来区分。
极端一点儿说,一个全人造的义体,用程序控制就是机器AI,输入灵魂就变成了人,或者说是生化人。
但是,“灵魂”究竟是什么呢?片中,素子显然无法摆脱自己“不是人类”的这种认识。
在男同事面前毫不害羞地换衣服,为达到隐蔽的效果而裸体作战,在与机械甲虫血肉横飞的战斗中即使肢体断裂也面不改色,不是因为开放,也不是因为勇敢,而是对作为人类的自己的否定。
印象很深的是片中一个同事对她说的一句话:“我们是把你当人类看的!”素子听了,心中涌起的感情,与其说是喜悦,不如说是疑惑与恐惧罢:我……真的可以算人吗?现在所感到的自己的存在,是建立在冷冰冰的机器之上,而且这身体“退休之后,将归还给国家”。
这样的我,也可以算人吗?与她很相似的是EVA中的绫波,她为了自己只是众多“魂之座”之一而深深地痛苦着,“如果我死了,也会有人代替的吧”,沉默寡言所造成的“冷艳”印象背后,颤栗着一个悲惨的灵魂,她其实和素子一样可怜。
在“壳”这个题材上的发掘,《攻壳机动队》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还不止于此,它对构成人类自我意识的“记忆”也提出了最严厉的质疑。
片中的清洁工为自以为拥有的女儿而幸福着,当有一天别人告诉他这一切不过是虚假的,某人移入他脑中的东西时,那是怎样的悲痛呵!那张向同伴炫耀的照片上,竟赫然是他自己的面容。
自以为拥有的,以之作为生活基础的人或事,某天得知竟全是虚幻,生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这样夺去他生活的全部希望,是极其残忍的事情。
《阳关灿烂的日子》中常出现如此的一段旁白:我不知道过去究竟是怎样的,因为回忆时我常无意识地把它想象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对于那个清洁工人而言,幸福地活在假象里才是他的追求吧……《吸血姬美夕》第三幕“脆之铠”,美夕曾冷冷地说过:“我不允许,不允许人们将爱、恨、痛苦全忘掉……”身后,为了忘却爱妻的死亡,把自己当成心魔而生活着的男人被她唤醒了过去的记忆,在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中倒在了血泊里……“让他作为心魔而死,不是更好吗”(濑一三子语)人类引以为豪的“自我”。
执着追求的“幸福”,竟是可以随意修改和亵渎的东西,真是莫大的讽刺与悲哀!《攻壳机动队》改编子日本漫画大家士郎正宗的同名作品,据说原作不带有任何对话成分,完全依靠绘画意境表达作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