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ppt
同规格,闭路可提高15%-25%
生料粉磨系统
开路
长管磨,中磨机
湿法
闭路
弧形筛和长管磨组成
普通干法
烘干
粉磨
烘干兼粉磨干法
闭路
开路
闭路
省烘干设备, 储存,运输
磨细,易烘干;热风,带 出物料,减少垫层作用
立式磨
七十年代后,采用立式磨(辊式磨 )系统 立式磨利用磨辊和磨盘间的压力来粉碎,经碾压
的物体再次滚压时,可进一步实现有效的粉磨 减少了钢球磨对研磨体的提升和相互撞击所消耗的 能量,并阻止凝聚现象,效率比钢球磨高一倍。 入磨粒度100~150mm,含水量6%~8% 15%~20%,电耗下降10%~25%,占地面积小,噪 音低。
配料方案的选择:选择合理的熟料矿物组 成,即确定熟料的三率值KH、n 、p。
一、确定配料方案的依据
水泥品种 原料品质 燃料品质 生料质量 生产窑型和生产方法
预分解窑熟料成分优化设计建议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
议采用“两高一中”配料, 后,技术发展,建议
即高n、p,中KH。
特点:
不配制分析仪器,人工设定各原料的给料量 和它们之间的比例,自动控制给料设备,保持这一 喂料量和比例基本不变。
原料成分波动时,可通过配料计算求出新的配 比,或由岗位工据经验重新改变设定值,然后由微 机控制系统再按新的设定值控制各物料的喂料量。
〈四〉、固定某些组分流量、 调整个别原料流量
特点:只检测生料中CaO Fe2O3的含量,间接控 制生料的三率值。
一 、生料粉磨流程 (粉磨系统)及应用
可用 开路或闭路
生料粉磨流程:
干法
按生产方法分
湿法
普通干法粉磨:烘干+粉磨 烘干兼粉磨 挤压粉磨技术
开路:无选粉设备
按是否选粉设备分 闭路:有选粉设备
通常为闭路
按磨机类型分为:。
钢球磨; 立式磨; 挤压粉磨技术
循环负荷率:T/Q的比值
选粉效率:选粉后成品中所 含细粉量与选粉机喂料中细 粉量之比
喂料 开路系统
成品
T,回料量
T
Q
Q,成品量
Q
F
闭路系统
路与闭路系统的比较
开路:流程简单,设备少,投资省,操 作维护方便,但物料必须全达到产品细 度才出磨,(过粉磨,磨内形成缓冲层, 细粉包球现象,降低效率。)
闭路:复杂,设备多,投资大等不存在 过粉磨,输送,分选,热量散失,提高 产量,降低电耗。
据检测结果调整原料配比,但原料种类较多, 固定其中一些成分,单独调整某些成分。具体方 法很多,视实际情况定。
§ 3-5 生料粉磨
粉磨:将小块状(粒状)物料破碎成细粉(100μm 以下)的过程。
生料粉磨:将原料配合后粉磨成生料的工艺。
一级粉磨系统
(一个磨机)
二级(三级)粉磨系统 (二个或三个磨机)
2、配制的生料易于粉磨和煅烧; 3、生产过程中易于控制,便于生产操作管理, 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并结合工厂生产条件、经济、 合理地使用矿山资源。 配料工作 1、选择合理的熟料矿物组成和率值; 2、计算原料配比; 3、通过生产控制,保证配料方案的实现。
§3-2 配料方案的选择
配料方案:既熟料的矿物组成或熟料的三 率值。
三、影响配料准确性的因素
1.工艺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磨头仓,断料,压力 不稳,离析
库内卡棚料
计量设备精度低、 误差大或控制失灵
2.物料成分、水分、粒度波动过大
3.数据反馈与调整不及时
配料保障措施
〈一〉、采用成分配料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原料配 比
特点 1.配制在线钙铁分析仪、自动连续取样。 2.系统实时性好,精度高,监控生料质量好,检测周期
4~6min。 一般30~40min就可对各原料配比调节一次。
配料保障措施
〈二〉利用率值配料控制系统自动调整
特点:1.配制多元素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分析生料中的四
种氧化物如:X荧光光谱仪;X荧光能谱仪;同位素多元 素分析仪
2.由熟料的三率值,确定生料的三率值,作为控制目标。
〈三〉、利用质量配料控制系统调整
挤压粉磨技术(挤压磨或称辊压机)
混合粉磨系统 管磨机和辊压机 预粉磨系统 辊压机+球磨机 终粉磨系统 辊压机作为最终粉磨
产量高30%~60%,电耗低 15%~5%,含水2%~3%
采用“三高”配料:
一般:KH=0.86~0.88
KH=0.88~0.92
n=2.4~2.6
n=2.5~2.8
p=1.5~1.6
p=1.6~1.8
§ 3.4、配料工艺
一 配料工艺及配料方式: 1、配料工艺:
根据配料计算结果,将各种原料经过计量按要 求的配合比配合的过程。 2、配料方式: 磨头仓配料: 库底配料:
1、磨头仓配料
一料一仓,2-3,不超过4个 特点:集中控制,易调整,流动性好 适于:大中型水泥厂
〈一〉、配料方式:
2、库底配料
工艺流程简单,辅助设备 少,不适(水分较高,小 宗物料) 适应:小型水泥厂,立窑
大宗物料,库底配料, 小宗物料,磨头仓配料。 工艺复杂,调整滞后,不同粒径,离析
目前多数新型干法水泥企业采用配料站配料。设置 了原料预均化堆场,及辅助原料堆场,在堆场和生 料磨间建一排配料库,其规格比一般原料库小,比 磨头仓大,各种原料分别进库,在库底卸出并经计 量后由同一输送设备送入磨内。
第三章 生料制备技术
§3-1 生料及配料的基本概念
§3-2 配料方案的选择 §3-3 配料计算 §3-4 配料工艺 §3-5 生料粉磨
§3-1生料及配料的基本概念
一、生料 定义:由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少量校正原
料(有时还加入矿化剂、晶种等,立窑生产时还 要加煤)按比例配合,粉磨到一定细度的物料。 分类(含水量):生料粉(≤1%);生料浆 二32、%配~料40%) 定义: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生产 条件等选择合理的熟料矿物组成或率值,并由此计 算所用原料及燃料的配合比,称为生料配料,简称 配料。
§3-1生料及配料的基本概念
配料的目的: 设计 生产
KH=CaO 1.65 Al2 03 00.35.8Fe72O~3 0.96
2.8SiO2
n(SM)=
SiO2 1.7~2,7
Al2O3 Fe2O3
p(IM)= Al2O3
Fe2O3
0.9~1.9
配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烧出的熟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