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者称秀才。
后废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
南守吴公治平(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里指政绩。
②指治国平天下)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同乡)而常学事焉(兼词,于之),乃征(征召)为廷尉。
【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十八岁时,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
吴廷尉做河南太守时,听说他才学优异,就召请他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幸喜爱他。
孝文帝刚刚继位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的政绩是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同乡,并曾经向李斯学习,就调任他做廷尉。
廷尉乃(于是)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①学官名,学官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②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
是时
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于是、就)以为能不及(比得上)也。
孝文帝说(通“悦”高兴)之,超迁(越级升迁,破格提拔),一岁中(一年之内)至太中大夫。
【译文】廷尉于是(向文帝推荐贾生,)说贾生年纪很轻,但对诸子百家的典籍非常精通。
孝文帝征召贾生为博士。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是博士中最为年轻的。
每当文帝下令让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各位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贾谊却一一对答,每个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博士们于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生。
汉文帝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一年之内贾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和睦融洽),而固(本来)当改正朔(帝王新颁的历法),易(改变)服色,法(效法、取法,这里指制定、订立)制度(效仿前朝的制度,订立新制度),定官名,兴(振兴)礼乐,乃悉(详尽、详细地)草(起草)具(备办、准备)其事仪法,色尚(崇尚)黄,数用(采用)五,为官名,悉(全、都)更(更改、改变)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闲暇)也。
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全、都)就(就职、赴任)国,其说皆自贾生发(颁布、发布,这里指“提出来”)之。
【译文】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应该改定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详细起草准备上述各项仪式法度的草案,色彩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都改变了秦朝的旧制。
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没来得及实行。
各项法令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
于是天子议以为(认为)贾生任(胜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这些人)尽害(妒忌)之,乃短(指出别人的短处,说人的坏话)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独揽)权,纷乱(使……纷乱复杂)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前往),及渡湘水,为(写下)赋以吊屈原。
【译文】于是汉文帝和大臣们商议认为贾谊胜任公卿的职位。
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忌恨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因此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用他的建议,便让贾谊做长沙
王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京城前往长沙,等到渡过湘江时,写下一篇赋来吊念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召、征召)见。
孝文帝方受釐(xī福、吉祥),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详细地)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结束),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用在时间词与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译文】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后,贾谊被皇帝召见。
汉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里接见贾生。
孝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
贾谊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
一直谈到深夜,文帝听得入神,在席座上不知不觉移近了贾生。
接见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才知道还是不如他。
”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屡次)上疏,言诸侯或(有的)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逐渐)削之。
文帝不听。
居(用在时间词与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没有功绩),哭泣岁余,亦死。
【译文】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孝文帝让贾谊当他老师。
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候。
贾谊进谏,认为国家祸患从此兴起了。
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文帝没有听从。
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后代。
贾谊感伤自己做太傅不称职,哭了一年多,也死了。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
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答案:
10. C A项,“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排除。
B项,“门下”作“召置”的宾语,排除。
D 项,“于郡中”是“闻”的后置状语,排除。
11.A A项,“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应该是“以道、法、儒三家影响最深远”。
12.C C项,情节顺序错误,文帝任命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这一情节在文帝“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之后。
13.(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
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
(“短”,说人的坏话。
“擅权”,独揽大权。
“纷乱”,扰乱,搅乱。
)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或”,有的。
“制”,制度、规章。
“稍”,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