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信协议介绍
DNS顶级域名
域名 含义
com edu gov mil net org arpa cn
商业组织,比如HP,Sun,IBM公司等 教育机构,比如U.C.Berkeley,Stanford University,MIT等 政府部门,比如 NASA,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军队组织,比如 the U.S Army 和 Navy 网络组织和ISP等 非商业组织 用于返向地址查询的 居于国家代码的域名通信线路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2016/11/21
page 9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 Oriented Service
参考模式 特点 可靠性 对目的地址 的要求
以两个人打电话为例来说明协议的概念: 甲要打电话给乙,首先甲拨通乙的电话号码,对方电话振铃, 乙拿起电话,然后甲乙开始通话,通话完毕后,双方挂断电话。
在这个过程中,甲乙双方都遵守了打电话的协议。 其中,电话号码就是“语法”的一个例子,一般电话号码由五 到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果是长途要加拨区号,国际长途还有国 家代码等等; 甲拨通乙的电话后,乙的电话振铃,振铃是一个信号,表示有 电话打进,乙选择接电话,讲话;这一系列的动作包括了控制信号 、响应动作、讲话内容等等,就是“语义”的例子; “时序”的概念更好理解,因为甲拨了电话,乙的电话才会响, 乙听到铃声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接,这一系列事件的因果关系十分明 确,不可能没有人拨乙的电话而乙的电话会响,也不可能在电话铃 没响的情况下,乙拿起电话却从话筒里传出甲的声音。
Connectionless Service 邮政系统 动态分配资源 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损 坏、重复和失序 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 整的目的地址
电话系统 静态分配资源;传输 前需要建立连接 提供可靠的报文流服务
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 目的地址
适用场合
分类及示例
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 发送大量报文; 实时性要求 少量零星报文
需要可靠数据传输保证的应用应选用 TCP协议;相反,对数据精确度要求不 是太高,而对速度、效率要求很高的环境,如声音、视频的传输,应该选用 UDP 协议。
源端口(Source Port):呼叫端口的编号
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被叫端口的编号 顺序号(Sequence Number):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顺序号 确认号(Acknowledgment Number):所期待的下一段的顺序号 报头长度(HLEN):以32字节为单位的报头的长度 保留域(Reserved):设置为0 编码位(Code Bits):用于控制段的传输(如会话的建立和中止) 包括:URG、ACK、PSH、RST、SYN、FIN六个位 窗口大小(Window):接收方能够继续接收的字节数 校验和(Checksum):包括TCP报头和数据在内的校验和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当前顺序号到紧急数据位置的偏移量 选项(Option):
2016/11/21
page 14
传输层提供了两种传输协议
应用层
面向连接的 ●TCP 无连接的 ●UDP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
2016/11/21
page 15
2.6.3
传输层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端到端的对等实体 之间进行通信。
它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类似,也对高层屏蔽了低层网络的实现细节 ,同时它真正实现了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端到端的通信。TCP/IP参考模型的传 输层完全是建立在包交换通信子网基础之上的。 TCP/IP的传输层定义了两个协议:
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
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 实现和维护 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 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
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 么服务—黑箱方法
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 任意改变 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 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独升级或改造
2016/11/21
page 3
若干重要概念 1、 协议 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各实体之间经 常要进行各种通信和对话。 为所欲为、各行其是,其结果肯定是乱作一团。 把国际互连网络叫做信息高速公路,要想在上面实现共 享资源、交换信息,必须遵循一些事先制定好的规则标准, 这就是协议。 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 合。 协议有三个要素,即: 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 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语法(Syntax): “怎么讲”;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数据编码等 时序(Timing): “序速控”;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
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7 6 5 4 3 2 1
TCP/IP概念层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网际层 应用层
TCP/IP支持 所有的、标准 的物理和数据 链路协议
网络接口
Ethernet,802.3,802.5,FDDI 等等
数据(Data):上层协议数据
2016/11/21
page 17
6.10 DNS域名服务
域名服务DNS(Domain Name System)是Internet上最重要的服务,没有它,其 他服务无法进行。DNS域名系统就是一种帮助人们在Internet上用名字来唯一标识自 己的计算机,并保证主机名和IP地址一一对应的网络服务。
2016/11/21
page 12
TCP/IP与与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支持了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网 络管理、Web浏览等应用。
文件传输 ●FTP、TFTP、NFS 电子邮件 ●SMTP、POP3 WWW应用 ●HTTP 远程登录 ●Telnet、rlogin 网络管理 ●SNMP 名字管理 ●DNS
接口:相邻两层之间交互的界面,定义相邻两层之间的 操作及下层对上层的服务。
服务: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 给其相邻上层。
2016/11/21
page 7
3.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
7 6
应用层Application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层Network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
2016/11/21
page 1
网络异质性问题的解决
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 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 互操作性,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一种粘合剂, 它营造了一种“生存空间”——任何厂商的任何 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 则,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分层方 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 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
2016/11/21
page 13
TCP/IP与传输层
传输层的两项主要功能:
流量控制:通过滑动窗口实现;
可靠传输:由序号和确认来实现。
传输层提供了TCP和UDP两种传输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把报文分解 为多个段进行传输,在目的站再重新装配这些段, 必要时重新发送没有收到的段。 UDP是无连接的。由于对发送的段不进行校验和确认 ,因此它是“不可靠”的。
2016/11/21
page 6
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则)
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
3.1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背景——网络的状况
多种通信媒介——有线、无线。。。
不同种类的设备——通用、专用。。。 不同的操作系统——Unix、Windows 。。。 不同的应用环境——固定、移动。。。 不同种类业务——分时、交互、实时。。。
宝贵的投资和积累——有形、无形。。。
用户业务的延续性——不允许出现大的跌宕起伏 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应用环境。
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
TCP协议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用于包交换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互 连系统以及类似的网络上,保证通信主机之间有可靠的字节流传输。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它最大的优点是协议简单,额外开销小 ,效率较高;缺点是不保证正确传输,也不排除重复信息的发生。 UDP 不是面 向连接的。
就像编程时把问题分解为很多小的模块来解决一样。
2016/11/21
page 2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 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 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 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 3.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 则?(协议)
层次结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分层及每层功能,服务 与层间接口,协议。
1.可靠消息流 - 文件传输 2.可靠字节流 - 远程登录 3.不可靠连接 - 数字化声音 1.数据报 - 广播/组播 2.可靠的数据报- 挂号邮件 3.请求应答 - 数据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