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4篇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第1篇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是学校机构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将会对学校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另外,班集体相当于学生的另一个家,管理好班级,不仅需要班主任付出努力和汗水,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成员,要让这个集体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发挥作用,而且学生渴望获得成功,渴望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们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力军。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和经验谈谈如何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一、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管理一个班级要有规可依、有规可循,这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根据学校的规定来管理班级,没有制订适合本班的班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班级管理出现漏洞,如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不能及时处理,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某些规定有抵触情绪,而产生这种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认可这些制度。
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先要制订班规,这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而且要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订中,这样才能够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被他们认可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因为班规是学生自己制订的,他们会自觉遵守,并会按照班规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而促进他们良好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形成。
具体来说,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民意调查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思考除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外,班级还应该制订哪些制度,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其次,汇总统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汇总和概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编写班规的初稿。
再次,讨论确定阶段,班会课上,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讨论班规初稿,查漏补缺,形成共识。
最后,制度完善阶段,根据实际执行情况,每半学期对制度进行一次调整、补充,从而使制度更加完善。
让小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过程,一方面便于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学生在制订班规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言行的审视过程,并且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班级组织机构的作用班干部作为班级的火车头、领路人,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俗话说好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班干部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距离,发挥好班级组织机构的作用,更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也能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首先,教师要组建一支有较强责任心的班干部队伍。
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责任心强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必要的,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全体学生的领头人,有了班干部的带领,学生就有了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组建班干部队伍应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由全班学生选出班长和班委会其他成员,之后让班委会各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日常管理由班干部负责,教师作为协助者和指导者。
其次,班干部队伍采取轮换制。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队伍应当实行轮换制,这样全体学生都有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如每个月选出一个值周班长,再加上五位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辅助本班的日常管理工作。
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学生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三、让学生参与各项班级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班级活动是发挥学生特长,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如果班级活动组织不得当,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常常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全体小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让他们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想办法把活动搞好。
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在班级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
如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你休息的班级晚会、清明节举行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十一国庆节举行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作用,把管理班级的权利交给学生,调动起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这样做,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也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了让每小学生都能够体会成功的乐趣,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小学班主任要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多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能力,茁壮成长。
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第2篇我们班是一个由寄宿体制向托管体制转变的重要班级,中饭与晚饭都在学校就餐,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共同体,中队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借此契机,我决定对中队显性文化进行价值重建。
一、形象标志的创设自从有了班徽之后,我一直致力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起草班名、班徽以及班歌等中队形象标志。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设计还不知所云。
到了二年级上册,我便将班徽的设计交给学生,学生通过集合、比赛、选拔等活动积极参与。
中队形象标志的产生,有助于学生对中队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中队的凝聚力。
比如班徽的设计,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利用美术课先让学生鉴赏一些别具特色的班徽后,再请他们根据班名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班徽;美术老师和我一同挑选出12幅优秀作品粘贴于黑板上,邀请作者即兴演讲作品含义,学生舉手投票,在民主筛选中得票数最多的作品成为我们班级的班徽。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和主人翁精神。
二、文化环境的创建杜威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其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会随之而改变。
古时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1.利用教室墙壁,建立中队文化墙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面墙的展示功能不一,具体展示有中队全家福、中队简介、中队活动风采照,代表中队形象的队徽、队歌、队规。
任务驱动责任墙上有本草纲目中国经典 Happy Birthday 作品展示台甲骨文走遍中国走遍世界识字报绘本日记本草小圃等内容。
在墙面上以队为单位,展示学生的各种作品,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引以为豪。
教室的内外墙面、柱子、门框都可成为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展示台、一道风景线。
总之,我们要把教室定位成学生成功的学园、开心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2.建立中队、家庭图书角和读书角在教室,建立中队图书角,为一年级学生准备合适的绘本;在家庭,建立家庭读书角,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合适的书籍,或者向图书馆、同学借阅图书并进行家庭图书角评比。
3.关注生命,建立中队生物角建立养花、养鱼生命课程。
教室外布置本草小圃,种植学生自己寻找到的本草,进行悉心呵护与照顾。
与此同时,学生利用春天蝌蚪较多之时养蝌蚪,观察生命的变化。
富有生命力的各色花草让教室充满生机,游弋的金鱼、爬行的乌龟让教室充满活力。
生命课程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并让每位学生爱护自己的和同学们的宠物,不仅关注了生命的成长过程,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责任心。
三、制度文化的建设中队管理是直接关系到中队中每个学生是否健康快乐成长的大事。
因此,中队制度文化建设在中队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责任岗位各领风骚集体好帮手任务驱动爱默生说:一个人蕴藏的力量是新奇的,如果不去尝试,没有人甚至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可以。
那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就需要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尝试,让他们展示。
中队的每个学生都有义务承担集体的事务,每个学生都要具有做好集体事务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体验成功的机会,锻炼和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
每个学生每周轮到一个任务驱动,成为任务驱动小队员,比如:卫生值日,领读,领做眼保健操,擦黑板,擦讲台桌,擦墙壁,擦栏杆,擦杯柜,整理工具柜,整理图书柜,开关电风扇、电脑、投影仪、电灯,收发作业本,收发工具,检查准备工作,养花,养鱼,小医生,卫生小卫士除此之外,成立任务驱动小队长,管理任务驱动小队员是否认真完成任务。
这样让中队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服务同学、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激发浓厚的服务管理热情,做到小小工作岗,大大凝聚力。
2.激励奖章备受青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我为中队学生设计雕刻了几个特色奖章,分别为小小中医章(本草纲目)考古专家章(甲骨文)中国经典章(中国经典)课堂明星章绘本作家章小小吟诵家章小小实践家章任务完成章小小劳模章谁在某方面表现佳,谁就可盖得一个奖章。
每周末积累五个奖章者可领到一份小礼物,有文具、食品等。
总之,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掌握管理艺术,发挥中队价值,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第3篇魏书生曾经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励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社会。
那如何来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呢?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是班级管理的领军人物,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了班级的发展。
所以,应该由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班主任决定。
许多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每天早来晚走,兢兢业业,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学生们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老师每天像个保姆似的跟着学生,生怕学生出现问题。
老师往往付出了很多,累得筋疲力尽,到头来学生却没管理好。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靠别人来管理的人。
要真正带好一个班,带好一批学生,光靠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觉自律的意识,调动全班同学共同管理班级。
比如班规的制定,教师引导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
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
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做出的规定,既使犯了班规也甘愿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