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高瑜
发表于《教育科学》9期
班级管理类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决定着整个班级内学生的精神面貌。
新时期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升,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班主任要认识到时代赋予自身的角色内涵,也要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小学教学
一、概述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技巧。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现如今,部分班主任不具有管理经验,不注重学习班级管理的方法,而且,没有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始终用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致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不愿意主动学习,经常出现违反班级纪律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学习,逐渐掌握管理方法和技巧,并用端正的态度教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关怀学生。
及时发现他们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修正和发展。
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
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实施策略
(一)全面关爱学生的成长过程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管理着班级内的各个方面。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以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
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卫生、文明、健康等各个方面给予指导。
以促使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氛围的影响,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能不断发展。
对学生的关注和呵护需要班主任细心、认真、耐心,需要班主任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要对学生在学校里的成长状况和家庭里的成长状况都进行了解。
在学校里,班主任可以更加透明的了解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如学生的学习、文明、卫生等状况,这更利于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些良好的指导。
在家庭教育中,班主任也要与学生家长都沟通,利用互联网等途径与家长展开互动,使家长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班主任要定期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就学生的成长状况等进行交流。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等都进行关注,并给予合理的指导,以促使学生不断改进一些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成长过程。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也可以根据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也可以通过班级问卷调查或班级建议箱等来制定更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以促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
(二)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
在班级工作中,班级管理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班主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使班级管理发挥相应的作用。
如管理制度,指导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是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班主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中的各项情况制定良好的制度,同时要使制度切实可行,而不是使制度过于空洞,这样不利于制度的顺利实施。
因此,在各项制度制定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自己制定,还要使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使学生也能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能过于独裁,而是要实施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要使师生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一起进行班级建设,使学生
也能在该过程中提高集体意识,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等的方面有积极的引导。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与学生平等相处和交流,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也能拥有平等的地位,更利于使学生为班级建言献策,以促使班级的良好发展。
如在班级卫生制度建设中,班主任要和全体学生一起制定制度,这样有助于使制度更加合理,同时制度针对的对象也要包括教师和学生,而不是单一的针对学生,使师生双方都能受到积极的影响,使师生都能受到制度的监管和有效制约。
班主任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规范化的班级制度,以使学生也受到积极的影响。
(三)端正教导方式,公平对待全体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也要考虑到教育方法的适宜性,以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心理影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学生主动的成人错误,并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策略更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于严厉的教育则会打击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因此,班主任也要多去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以将新颖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以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对班级中的每一学生,都应该公平对待,以使全体学生不断成长。
班主任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以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班主任也要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给予指导,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使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学习交流会,使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
也可以请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和交流,以促使学生学习他人的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启发疏导,宽严相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采取宽严相结合的班级管理策略,以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该严格的时候严格,该宽松的时候宽松。
如在班级自习课或课上学习中,则要使学生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下时间,则可以指导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使学生能做到严格的自律和管理,使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班级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启发疏导的方式,以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在班级纪律中,教师如果过于强调制度和规则这种偏理论性的东西有时也起不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可以引用一些事例使学生在这些事例的影响下去受到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刚柔并济,在班级管理中要采取偏合理化的教育方法,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以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班主任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用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制定更加多样化的班级管理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各种班级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师生都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如与人合作、沟通协作等各种能力,使学生提高品德修养。
(五)班主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要用行动来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在班级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如在班级卫生、文明等多个方面中,都要用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也能提高思想品质。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开设不同主题类型的班会,以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如关于思想道德的班会,班主任就可以静心设计班会内容和班会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使学生变得自信,同时具有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展示关于思想道德的视频,以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也能做到讲卫生、懂文明,并将这些优秀品质渗透到生活中,使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得到成长,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也起着良好的作用。
如卫生文明活动,使学生的思想行动
等都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和成长,使学生也受到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逐步提高思想素养。
如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就可以给予指导,以使学生逐步提高学习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以后初中高中等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也要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等及时做出改进。
三、总结
总之,班主任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也要在工作过程中吸收他人经验总结自身经验。
在与时代接轨的同时,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找到合适的工作办法和相应的管理策略,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让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 井影,郭洁,范琳,李佳钰,李轩. 科技风. 2018(04)
[2]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胡小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
[3]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曾顺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0)
[4]浅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语言艺术[J]. 仲群.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5)
[5]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黄定壮.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7)
[6]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屈艳红,赵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