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1张)PPT语文课件
部编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1张)PPT语文课件
梳理文章:
叙事-----寻伴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抒情议论-----月下感叹
闲:失意的苦闷 旷达乐观的胸怀
质疑再探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时间,梳理本节的知识点,想 一想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
----学习在于运用。
一言心得: 如果此时苏轼就在你身边,你会对他说些 什么?请写一写。 要求:精炼、精诚、精彩。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欢欣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
和淡微低沉的喟叹。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 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闲”的理解
1“闲”在字典中解释: 无事,与“忙”相对:闲暇、闲逛、闲居、闲人。 安静,清静:安闲、悠闲、闲逸、闲适、闲情逸致。
原文填空:
1、作者夜游的原因: 月色入户 2、表现作者欢欣之情的句子: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3、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句子: 4、文中不明写月光,但月光的意境宛然俱现的句子: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 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 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 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 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 力。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 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 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 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翻译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 实词虚词。 2、品味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罢了
“记”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承天寺中庭 “我”和张怀民 寻伴夜游承天寺
赏析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庭院夜色,生动形象如
临其境,营造了一种冰清玉洁、清澈透明的境 界。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三人同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 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 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 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闲”在课文中的表现: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漫步。 欣赏月下美景。
理解:1、闲官的现实
2、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3、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
了良辰美景的慨叹。
本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下感叹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 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若能学得苏东坡的悠闲自适,即使缺 少他的才情, 我们也能从生活中寻觅到诗情画意
--------诗意地栖居在大 地上!
62.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27.你之所以不努力是因为遭受的侮辱还不够。 43.不能天生丽质就只能天生励志! 38.如果不努力,未来只能是个梦。 14.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85.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71.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 87.纵不能万丈光芒,也要倒在追梦的路上! 4.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62.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50.相信自己,相信一切,加油! 44.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21.其实我们往往失败不是在昨天,而是失败在没有很好利用今天。 51.人生可如蚁而美如神。 39.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增加。 14.永远热情,永远快乐。你要的生活,只能自己给自己。 98.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己。 63.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完成下列内容: 一、放声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二、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 1、两看一查(看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 2、试着自译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
合探解决)。 自探提纲 1、整体感知全文,翻译了解课文大意。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疑为学之始
围绕学习目标,结合预习情况,提出你的疑问。
1、积累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结合具体的语句分 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探提示 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 将你的自学效果放在小组内 讨论交流一下。
• 将你在自学过程中不能独立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月色入户
门
欣然起行
高兴地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遂至承天寺 suì 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散步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横 Zǎo xìng 纵横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