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日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 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
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展示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
入滚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 理的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第二层 次
第三层次
• 从“醉了,洪波,亮了,雷火”到“一个英雄民 族史诗和传说”。
• 以太阳为象征,象征中华民族。跋涉之路是如此 艰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 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如同中华民族的骨气 ,站在世界的东方。
• 一个民族的史诗和传说,在沉积的黄土层上,“ 固执地裸露着筋骨和骨骼”。
黄河落日
李瑛
李瑛,1926年12月8日生,河北 省丰润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其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 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
《春的笑容》获1985年第二届全
国诗集评选优秀奖,
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 全国优秀图书奖。
他的诗作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也是 一座当代文学诗史上的里程碑。
兰州羊皮筏子
安塞腰鼓
闹春秧歌
《黄河落日》
请大声朗读诗歌
分析诗歌
这是一首歌颂“黄河落日”, 颂扬中华民族坚毅向上、百折不 挠的民族精神。
落日穿越黑夜 成为日出
主题
通过歌颂“黄河落日”的壮丽 景象,表达对祖国山川大地的 热爱之情,颂扬新中国的成立 让经历过苦难沉重历史的中华 民族重新崛起。
全诗分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