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点整理

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点整理

●电视教材与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5.启发性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
7.巩固性原则
●艺术
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第九艺术
●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性
形象性(电视教材是以画面、图像为主表现教学内容)、感染性、社会性
●电视教材艺术美要遵循美的物质组合规律
匀称和比例、对称和均衡、反复和节奏、和谐和多样统一
●电视教材的结构就是将选定的素材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即素材内容的组织工作
电视教材结构化工作要考虑:
1.表达上的先后顺序
2.多种符号如何组织
3.每一幅画面的结构问题
●电视教材结构要遵循教学规律
1.由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
2.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逐步展开
3.重复,慢节奏
4.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
●结构的类型
1.时间顺序结构
2.空间结构(机器的机构,某地的地理概况)
空间机构适用于把与时间属性无关的而与空间存在的事物现象归类,排列出先后顺序结构:
1)按位置方位归类
2)按事物属性归类
3)按事物的相互关联把事物归在一起介绍(例如介绍人的生理结构时,呼吸系统等)
*按顺序的工作通常将主要内容或起主导作用的材料排在第一位
3.扩展结构(概念、过程、特点、应用现象用途)
4.螺旋上升结构(螺旋循环过程中有知识的重复,但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
●结构的要素
1.开头(交代主题,提出学习的目的要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集中学
生注意力)
*片名知识开头部分的一个画面而已,电视屏幕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开头部分的起始
2.主题展开(电视教材的主要内容)
*要做到:
1)问题要逐步深入,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突出问题启发,引导学习者
的兴趣和动机,逐步深入揭示问题,使学习者不仅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获得满足和
乐趣)
2)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必要时可用字幕的标题进行分隔,每个段落相对完整而又前后呼应
3)重要的内容在结构上可以重复出现
3.结尾
1)进行总结,从而使学习者获得结论性的知识
2)进行复习,使学习者能加深印象,获得牢固的知识
3)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习者进一步思考,寻找新的答案
●情节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建议不要为电视教材编造很多离奇
的情节,但是不反对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去利用情节,在电视教材中恰当地适量地应用情节,可以提高电视教材的质量和收视效果。


●图解型电视教材解说词的作用
1.补充画面
*特别是当画面未能呈现所有教学信息;画面不经典;组合的画面镜头数量不够;用语比画面更有力…
2.提示画面
3.概括画面
4.强化画面
●解说词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科学准确精炼简明通俗口语化
*每秒2个字
●解说词的形式
1.图解型--旁白(一般第三人称后期配音)
2.喜剧型--剧中人物对话(现场录制后期配音)
3.讲授型--老师面对学生讲话
●镜头的类别
1)按视觉水平分:远全中近特大特
2)按运动方式分: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升降
3)按表现方法分:主观镜头客观镜头
4)按拍摄方向分: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
5)按拍摄高度分:仰拍平拍俯拍
6)按镜头的时间长短分:长镜头短镜头
7)空镜头*(自然景色)


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表现剧中人物切身感受
客观镜头:代表作者和观众的眼睛,客观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电视教材要求学习者要认真领会与掌握镜头画面的内容,因此其平均的镜头长度都比
较长,说服力比短镜头高
●空镜头,指画面内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也称为景物镜头(进行屏幕时空转换,调节影
片节奏)
●蒙太奇:剪辑和组合,为表现影片的主体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
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
电影蒙太奇,就是使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单个镜头组成句子,并把它们按照逻辑顺序接成段落和章节
蒙太奇的作用
1)蒙太奇的构成作用
若干个镜头经过组接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产生比每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更丰富的意义
*库里肖夫效应两个以上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能产生新的意义
2)蒙太奇具有创造电影时间与空间的作用
3)使声音与画面结合
主要形式:
i.声画同步
ii.声画分立,画面内无声源,传来声音与画面形成分立,制造一种联想
的情景
iii.声画对比,画面上出现乞丐路上讨饭,声音却是酒楼猜拳行令,强烈
对比
蒙太奇的形式
1)连续式:以动作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为依据、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连接的镜头
2)平行式:用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交错叙述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
3)对比式:镜头或场景的组接以内容、情绪或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烈对比作为连接
的依据
4)比喻式:用某一具体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
5)重复式:强调,可将同一角度、背景、主体物的镜头在教材中重复出现
6)累积式:在某种因素上有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在一种不断叠加的累积效果中树
立主题或思想(*不是依据某种时空或情节上的连贯,而是存在与画面内涵或外在表现形式上的某种类似的因素)
●镜头组接原则
1)合乎逻辑(合乎生活习惯、合乎认识的逻辑)
2)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镜头中主体事物的位置、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合乎观察
规律)
3)景别过渡自然合理
i.景别必须有明显变化,否则画面产生明显跳动
ii.景别相差不大则需改变摄像机位置
iii.不能将同景别镜头相接(*如果在不同环境里,则出现把戏式的环境跳动感)
4)动接动、静接静(画面节奏一致性进行衔接)
i.画面主体的动
ii.画面主体的静和画面本身是固定的镜头
5) 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镜头组接的技巧P126
●镜头组接的转场
1)利用动作组接
2)利用画面组接(省略中间过程,走入画面走出画面)
3)利用物体组接(特写物体至全景,近景至物体特写)
4)利用因果关系组接(拿起相机至被拍摄物)
5)利用声音组接(利用语言、音响、音乐)
6)利用空镜头组接(蓝天的空镜头)
●电视教材包含的教学信息:视觉信息(镜头、镜头和镜头组合、总体)、听觉信息(解
说词、音响、音乐)、视听综合信息(画面与声音配合)
●解说词再加工
1)解说配合画面的位置
i.解说词与画面并行发展,解说词随画面出现,同步进行解释、补充画面的具体
内容
ii.解说词放在一组镜头画面的开始(提示作用)
iii.解说词放在一组镜头的结束阶段(概括总结)
2)解说词的质和量(量不宜过多,画面能说明的,解说词不必重复)
●音响与音乐的作用
1)音响效果声(增加和面形式真实感,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帮助观众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扩大与加强画面的表现力,烘托环境气氛)
*画面没有声源,听到画外的音响(蛙叫声)
*画面出现声源
2)音乐(给镜头画面做情绪上的补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感染,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不宜多,一般用于开首和结尾
教材中间部分使用的音乐必须与画面情景、情绪相吻合
段落处可加插音乐,精神调节
●声音的混合
解说是最主要的声音
解说、音响、音乐和谐统一、相互协调
必须与画面有机结合
●戏剧电影的节奏:
1)表现形式重复
2)间隔时间相等
3)轻重音调交叠
电影节奏三元素:
1)推动情节发展的力(影片内容和人物内心状态)
2)时间的层次--听觉节奏
3)空间的层次--视觉节奏
*电视教材的节奏P133:从艺术的观点上看,电视教材的节奏与一般影视片的节奏应该是大体相同的,但是从突出教学性与科学性的特点来看,在内容推动情节发展的“力”应有所不同。

要符合教育性和科学性,内部节奏和内容情节节奏需不同结构变化、难易交替
运用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表达方式,外部节奏
●内容情节节奏的处理
1)依据教学内容
重难点:缓慢,充足时间思考;非重难点;新知识;旧知识:跳跃型;叙述性:舒展型,按事物发展规律,不快不慢的节奏;结论性
2)依据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P134
3)依据教学对象
4)依据教学组织形式
5)依据电视教材的类型
●表现形式节奏的处理
1)画面主体物的运动节奏
2)摄像机镜头的运动节奏
3)景别变化的节奏
4)镜头长度的节奏
5)蒙太奇组接节奏
6)声音节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