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特色蔬菜产业现状暨四川特色蔬菜产业技术路线

国内外特色蔬菜产业现状暨四川特色蔬菜产业技术路线

国内外特色蔬菜产业现状暨四川特色蔬菜产业技术路线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1)生产规模稳定增长/生产布局不断优化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l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8年平均增长3.5%。

201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28.9万hm2,单产也达到最高峰35701.76 kg/hm2。

我国蔬菜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逐渐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此外随着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高,人们的菜篮子也不断得到充实。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

(2)产业效益明显/产业地位不断提升蔬菜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从产值、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等指标上的对比来看,2014年,蔬菜每667 hm2,产值为5117.21元,净利润为2781.69元;蔬菜生产的成本利润率为84.91%。

蔬菜每667 hm2,产值为粮食的5.8倍,棉花的4.2倍,油料的5倍;净利润为粮食的12.1倍,油料的7.3倍;成本利润率为粮食的2.4倍,油料的1.3倍,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粮、棉、油的经济效益。

(3)出口贸易逐年增长/成为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世界蔬菜出口大国,蔬菜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出口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并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蔬菜出口额132.7亿美元,同比增6.2%;进口5.4亿美元,同比增5.0%;贸易顺差127.3亿美元,同比增6.2%。

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蔬菜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

全国有112家蔬菜加工企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在行业中起到了革新技术、示范带动、规范市场的作用。

如涪陵榨菜集团,生产番茄酱的中粮屯河、新中基、新疆天业等,生产速冻、脱水蔬菜的浙江海通等。

其中山东省临沂大林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冷冻干燥蔬菜生产企业,该公司有42条冷冻干燥和热风生产线,总干燥面积9550m2,年生产能力6000吨,产品全部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1(二)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1、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趋势(1)蔬菜安全将成为消费者的首要关注点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正在成为引领食品消费市场的新时尚,并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今后的10年内,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仅在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将占全球食品销售总量的10%。

不论是从出口、国内消费需求,还是从农业产业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都需要对有机农业的定位与市场开拓等方面建立明确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以务实和理性的态度,为有机蔬菜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蔬菜生产集约化将成为必然方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水平是否先进的指标之一。

许多蔬菜产业发达国家在蔬菜生产上均具有较高程度的专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如荷兰、日本。

荷兰和日本蔬菜生产主要靠设施栽培,日本的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的40%。

美国和新西兰蔬菜产业也有着较高的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从最初的播种到日常田间管理再到采后处理,机械化操作涵盖了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

(3)蔬菜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更加紧迫荷兰、日本等蔬菜生产水平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蔬菜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

在荷兰除国家设立的研究机构,有条件的农民也根据需要集资办科研。

日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蔬菜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等实用性,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着眼于提高生产率和产品深加工能力的科研投入。

这些国家均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

科研院校与企业全方位合作,根据需要提供技术支撑;政府鼓励企业完成既定的科研指标给予经费支持。

(4)贮藏加工技术水平将成为主要竞争力蔬菜精深加工是提高蔬菜附加值和出口率的重要途径,国外蔬菜生产大国都非常重视蔬菜的精深加工,而我国的蔬菜精深加工率低,且中低档产品居多。

我国的蔬菜加工产值与自然产值比为0.38:1,远低于美国的3.7:1。

在蔬菜深加工方面,美国、日本、法国的蔬菜深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均高于70%,而我国仅占30%。

因此,我国的蔬菜加工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蔬菜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分析(1)为菜篮子工程提高技术支撑/避免菜贵伤民菜篮子工程关系到民生根本,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食品安全、和谐社会创建。加强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得研究与应用,稳定蔬菜价格,在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同时,促进农民的持2续增收,蔬菜保藏是维护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可增加菜农收入/避免菜贱伤农菜价过高市民会伤心,菜价惨跌菜农伤不起。

全国出现过蔬菜价跌滞销现象,似乎一夜之间,菜价行情出现了逆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菜价都出现了下跌,白菜几分钱一斤,出现农民难卖、经销商赔钱的情况,给蔬菜市场和农民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蔬菜生产区增加贮藏加工环节,可解决均衡上市的问题。

(3)蔬菜产业急需贮藏加工新技术彭州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80多万亩,全域成都从客观上需要大力发展蔬菜贮藏保鲜,助推农民增收和菜篮子工程建设。

目前蔬菜平均损失率达20%-30%,降低蔬菜产品腐烂损失,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

加强蔬菜贮藏保鲜技术得研究与应用,可实现菜篮子工程与蔬菜产业双赢格局。

(4)发展蔬菜产业可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水平蔬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日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菜农药残毒超标等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各级领导和广大城乡居民的普遍重视,对于我国蔬菜安全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四川发展基础(一)产业基础分析1、全省蔬菜产业现状(1)四川蔬菜产业基本概况四川省是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冬春露地蔬菜生产季节,具有北方寒冷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平均气温较华北高、比华南低,自然条件下蔬菜可露地越冬、周年生产,蔬菜病害较少,虫害很少发生。

四川省180多个县/区中,有26个县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所确定的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在该优势区(6省)中居第1位,在全国居第5位。

2015年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1900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1%,全国排名第6位。

全省蔬菜产量3900多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5.3%,全国排名第5位。

(2)以彭州为核心区的大宗蔬菜产业带现状1)以菜篮子为特色的彭州蔬菜种植业全省领跑彭州蔬菜产业在解决城市居民“菜篮子”工程的基础上,正在通过贮藏保鲜、流通平台,朝着解决农民“钱袋子”转变,并成为大宗蔬菜产业的核心区,彭州与周边县市协同,构成了3成都市“菜篮子”工程蔬菜产业带。

彭州市主要种植分布在濛阳镇、天彭镇、三界镇等区域;彭州蔬菜有蒜薹、莴笋、大葱、大蒜等14个大类,在种植的80多万亩蔬菜中,产量100万吨以上,种植环节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占农民总收入的40%左右。

2)以贮藏为特色的彭州蔬菜加工业不断发展彭州市内现有专业对外经营的冷藏气调库库容大致有25000吨。

其中代表性的有赛玛气调库有5000吨,主要用于对外蔬菜预冷及冷藏等;宣源公司有10000吨的冷藏库,主要用于该公司大蒜的储存;蒙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有10000吨的高温库和低温库,成都百信农业公司自建1000吨的冷藏气调库。

宣源公司冷库及气调库主要因其业务为大蒜头,全部用于储藏大蒜,效益可观,企业发展较好,年产销大蒜在10000万元以上。

脱水蔬菜加工有四川顶能食品有限公司,日处理蔬菜300吨。

干腌菜加工企业四川彭州广乐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国家驰名商标。

(3)以宜宾为核心区的特色蔬菜产业带现状1)以宜宾芽菜为特色的蔬菜加工集聚与辐射效果明显宜宾是国家规划的优质冬春蔬菜生产区,尤其以宜宾芽菜产业发展最具特色。

同时,在其他传统蔬菜栽培与加工方面,如榨菜、大头菜、冬菜等,也已形成独特的优势,带动了泸州、自贡,内江、乐山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宜宾为核心区、以加工为特色的川南蔬菜产业带。

目前,宜宾芽菜等干腌菜加工有四川宜宾碎米芽菜有限公司,宜宾富康食品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新近建设万吨级以上的腌菜扩建工程3家。

年加工芽菜20万吨,行业产值10亿元以上。

2)宜宾蔬菜加工带动产业前端栽培环节迅速发展在以芽菜等特色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1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4.02万亩,比上年增加6.02万亩,增长6.1%,尤其集中在宜宾县、南溪区、翠屏区,除菜篮子蔬菜产品外,主要为芽菜、榨菜、大头菜等加工品种。

蔬菜总产量222.62万吨,比上年增加12.37万吨,增长5.9%。

据统计,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3万亩,总产量达到234万吨,鲜菜总产值达到55亿元。

(4)我省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优良蔬菜种子缺乏国内品种竞争力不强,优良蔬菜种子基本上来自国外 ,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利于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集群中的蔬菜加工企业数量不多、技术不先进,深加工程度低。

2)蔬菜生产基础设施与规模化程度不高4一是育苗设施差,种苗保障能力弱;二是园艺保护设施不足,抵抗低温的能力差,易受冻害,影响蔬菜生产。

我省的蔬菜生产,除土地翻耕使用机械作业外,起垄、打穴、盖膜、栽插、施肥等均为人工操作。

3)蔬菜精深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水平低目前,蔬菜腐烂率一般在10%以上,商超二次修整特价率在20%左右,传统干腌加工周期长、食盐与亚硝酸盐高,脱水蔬菜能耗高风味差,急需贮藏加工新技术,提高四川蔬菜加工业核心竞争力。

4)加工技术装备与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一是蔬菜初加工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及技术仍需提高。

从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仍然匮乏,冷藏运输等设施也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传统脱水蔬菜产业耗能严重,自动化程度亟需提升。

5)蔬菜加工相关标准陈旧我国现有蔬菜有些标准已执行10年以上,且覆盖的加工过程要素和检测项目上尚存在欠缺,标准体系缺乏系统性,部分标准不能和国际接轨,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

(二)创新基础分析1、有关蔬菜科研机构与创新团队四川从事蔬菜产业研究的科研单位有10多家,科技人员100多人,蔬菜育种与栽培的的研究单位有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贮藏加工的研究单位有成都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大学食品学院、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院等单位。

省内建有国家蔬菜试验站2个、四川省蔬菜品种改良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