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数学课件 第四章 二元关系习题

离散数学课件 第四章 二元关系习题

12
• 对于任何x,y∈c1i则x,y∈c2j • 于是有<x,y>∈R1则<x,y>∈R2 • 即R1⊆R2充分性得证. • 再证必要性: • 设R1⊆R2,于是对任意<x,y>∈R1(等价于
x,y应属于R1造成的划分C1 的某一个类c1i 中,i=1,2,...n) • 则<x,y>∈R2,(等价于x,y一定属于R2造成 的划分C2 的某一个类c2j中,j=1,2,...m) • 必要性得证.

(i≠j)

5
• 3.(85页第2题) • 把n个元素的集合划分为两个类,共有多
少种不同的分法? • 解:2个元素的有1种分法: • 即C1={{a1}, {a2}},即2(2-1)-1 • 3个元素的有3种分法: • 即C1={{a1}, {a2 ,a3}} • C2={{a2}, {a1 ,a3}} • C3={{a3}, {a1 ,a2}}即2(3-1)-1
14
• =(∀x)(¬x∈X∨<x,x>∈R1)∧ (∀x)(¬x∈X∨<x,x>∈R2)
• 证明:因为A1⊆A

A2⊆A


4

• An⊆A
• 于是有A1∩B⊆A∩B

A2 ∩B ⊆A∩B


•Hale Waihona Puke An ∩B ⊆A∩B• 并且A1∩BA2∩B ┄ An ∩B
• =(A1 A2 ┄ An) ∩B
• = A∩B.
• 对任何(Ai∩B) ∩(Aj∩B)=(Ai∩Aj) ∩B=Φ∩B= Φ
8
• 都不与其它结点相关联的正五角星构成一 个等价类;
• •
• 都不与其它结点相关联的正六角星构成一 个等价类;

9
• 上述图例中,省略了各结点上的自环,用 一条无向边代替一对方向相反的有向边.
• 5.(85页第7题) • 设R是集合X中的关系,对于所有的xi,xj
和xk属于X,如果xiRxj和xjRxk就有xkRxi • 则称R是循环关系,试证明当且仅当R是
2
• 证(3)t(R1R2)⊇t(R1) t(R2)
• t(R1R2)=(R1R2) (R1R2)2 ┄ (R1R2)n • 而(R1R2)2= (R1R2)o (R1R2)
• =((R1R2)oR1) ((R1R2)oR2)
• •
=
R12R2oR1┅ R1oR2R22⊇R12
练习
• 1、(79页第3题)
• R1,R2是集合X中的关系,试证明: • (1)r(R1R2)=r(R1) r(R2) • (2)s(R1R2)=s(R1) s(R2) • (3)t(R1R2)⊇t(R1) t(R2)(书上是等号) • 证明(1)左边=r(R1R2)

=R1R2 Ix
一个等价关系,R才是自反的和循环的. • 证明:充分性设R是等价关系,来证明R
是循环的.(自反性是明显的)
10
• 对任何xi,xj和xk属于X和xiRxj ,xjRxk有 • xiRxk及xkRxi(由R的可传递性和对称性得) • 即R是循环的.
• 必要性:设R是自反的和循环的来证R是 个等价关系.实际上只要证R是对称的和 可传递的即可.
• 对任何xi,xj和xk属于X和xiRxj ,xjRxk有 • xkRxi及xiRxi于是有xiRxk即R是对称的和
可传递的.
• 综上问题得证.
11
• 6.(86页第7题) • 设R1和R2是集合X中的等价关系,试证明:
当且仅当C1中的每一个等价类都包含于C 2中的某一个等价类中,才有R1⊆ R2 • 证明:设R1和R2造成的划分分别是 • C1={c11 ,c12,┅, c1n} • C2={c21 ,c22,┅, c2m} • 对任意的c1i∈C1(i=1,...,n),在C2中都存在 • 某一个c2j(j=1,2,...,m)并且c1i⊆c2j
有2(n-1)-1种
7
• 4.(85页第6题) • 在等价关系图中,应如何识别等价类? • 解:关系图中如果有孤立的结点,则它是
一个等价类;
• 都不与其它结点相关联的相互联结的两个 结点构成一个等价类;
• 都不与其它结点相关联的相互联结的三个 结点构成一个等价类;
• 都不与其它结点相关联对角线相关联的四 个结点构成一个等价类
6
• 4个元素的有7种: • 即C1={{a1}, {a2 ,a3 ,a4}} • C2={{a2}, {a1 ,a3 ,a4}} • C3={{a3}, {a1 ,a2, a4}} • C4={{a4}, {a1 ,a2 ,a3 }} • C5={{a1,a2}, {a3 ,a4}} • C6={{a1,a3}, {a2, a4}} • C7={{a1,a4}, {a2 ,a3 }} 即2(4-1)-1 • 一般具有n个元素的集合分成两堆的分法
• 右边= r(R1) r(R2)
• =R1 Ix R2 Ix
• =R1R2 Ix • (1)式得证。
1
• 证(2)左边=s(R1R2) • =(R1R2) (R1 R2) 〜 • = R1R2 R1〜 R2〜 • = (R1 R1〜) (R2 R2〜) • =s(R1) s(R2) • (2)得证。
R22
• (R1R2)n ⊇R1n R2n • 于是有(R1R2) (R1R2)2 ┅ (R1R2)n ⊇
R1 R12┅ R1n R2 R22
3
• R22┅ R2n • 即t(R1R2)⊇t(R1) t(R2) • (3)得证.
• 2、(85页第1题)
• 设{A1,A2, ┄,An}是集合A的划分,试 证明:{A1∩B,A2∩B, ┄,An ∩B}是 集合A ∩B的划分.
13
• 7.(86页第9题) • 设R1和R2是集合X中的等价关系,并分别
有秩r1和r2,试证明:R1∩R2也是集合X中 的等价关系,它的秩至多是r1r2。而 • R1R2不一定是集合X中的等价关系. • 证明:首先证明R1∩R2是等价关系 • 1)(∀x)(x∈X→ <x,x>∈R1∩R2) • =(∀x)(¬x∈X∨(<x,x>∈R1∧<x,x>∈R2)) • =(∀x)((¬x∈X∨<x,x>∈R1)∧(¬x∈X∨ <x,x>∈R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