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生化性能差的污水接种浓度为1.5~2.0g/l。
2、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本身是黄褐色或棕褐色。
3、活性污泥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微生物、有机物和溶解氧。
4、采用鼓风曝气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的MLSS应在2000mg/l左右。
5、活性污泥运行中,一般SVI应保持在50~150。
6、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一般的PH值应严格控制在6.8~7.2。
7、总需氧量主要是指水样中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
8、水样的储存时间一般为:清洁水样72小时,轻污染水样48小时,严重污染水样12小
时。
9、水样的冷藏温度一般是2~5℃。
10、环境监测中污染物的常用分析测定技术有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技术。
11、环境标准体系是指所有环境标准的总和。
12、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13、水污染连续自动检测系统是由一个监测中心站,若干个固定的监测站称为子站和信息、数据传递系统组成。
14、水中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总和称为总氮。
15、水样中氟化物测定常用方法有氟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16、水样可分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和综合水样三种。
17、原生动物种类增加,且数目增多,说明污泥已经成熟,活性好,出水水质好。
18、物理化学法最适合于处理杂质浓度很高的污水或很低的污水。
19、消化是指污泥处理前进行的稳定处理,也常做为厌氧处理的简称。
20、厌氧生物处理法最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剩余活性污泥。
二、选择题
1、一般的废水中BOD5大于(C)mg/l,,基本上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
A、500
B、1000
C、2000
D、3000
2、一般的城市污水的曝气时间大于(C)h。
A、2
B、3
C、4
D、5
3、活性污泥法运行中,一般PH值应保持在(C)。
A、5.5~6.5
B、6~8
C、6.5~8.5
D、8.5~9.5
4、当SVI大于(C)时,就认为污泥发生了膨胀。
A、100
B、150
C、200
D、250
5、生化性能好的污泥接种浓度为(B)g/l。
A、0.5
B、1.0
C、1.5
D、2.0
6、常用的化学处理法有(B)中和法、(C)和(D)。
A、过滤法
B、混凝法
C、化学沉淀法
D、氧化还原法
7、水样中镉测定的常用方法有(B)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阳极容出伏安法。
A、碘量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滴定
D、电极
8、水样中氨氮测定的常用方法有(C)法和电极法。
A、分光光度
B、氧化还原
C、纳氏试剂分光光度
D、硫酸亚铁铵滴定
9、水样中亚硝酸盐氮测定的方法是(A)法。
A、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
B、高锰酸钾
C、重铬酸钾
D、络合
10、水样中磷测定的常用方法有(A)法、(B)法和(C)法。
A、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B、氯化亚锡还原光度
C、氯化亚锡还原钼蓝
D、原子吸收
11、重铬酸钾测定化学需氧量时,滴定终点的颜色由(B)色变(D)色。
A、棕褐
B、蓝绿
C、橙黄
D、红棕
12、生物几乎绝迹时说明该河段已经受到(D)污染。
A、轻微
B、轻度
C、中度
D、严重
13、生物监测可反映水体的(A)状况和污染物的(B)情况。
A、污染
B、毒性
C、浓度
D、其他
14、按河流的污染度和自净过程,污染河段可分为多污带、(A)污带、(B)污带和(D)污带。
A、α-中
B、β-中
C、γ-中
D、寡
15、挥发酚是指沸点在(C)℃以下的酚类。
A、200
B、215
C、230
D、245
16、总有机碳是以(A)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A、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碳水化合物
17、COD是指采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的(B)需氧量。
A、生化
B、化学
C、溶解
D、曝气
18、氧化沟法德主要处理构筑物有(A)池、(C)池和(D)池。
A、沉砂
B、初沉
C、曝气
D、二沉
19、硝化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将(B)转化为(C)和(D)的过程。
A、有机物
B、氨氮
C、硝酸盐
D、亚硝酸盐
20、影响生物滤池的因素有滤池高度、(A)、溶解氧、(C)和水温。
A、水力负荷
B、生物膜的厚度
C、回流比
D、PH值
三、判断题
1、培养驯化污泥前期的闷曝时间为15~20天。
(√)
2、稳定阶段主要是指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
(√)
3、提高曝气池中MLSS就一定能提高微生物浓度。
(×)
4、活性污泥法泥龄越长,出水水质越好。
(×)
5、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溶解氧、泥龄、有机物浓度和PH。
(√)
6、微生物培养驯化到运行正常大约需要二个月左右的时间。
(√)
7、水质监测科分为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环境长期监测。
(×)
8、河流监测断面设置一般包括对照、控制和消减断面。
(√)
9、水样消减的方法有湿式灰化法和湿式消解法。
(×)
10、水质监测的项目包括物理方面、化学方面和生物方面。
(√)
11、水样中汞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冷原子吸收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
12、水样中硝酸盐氮测定的常用方法有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镉柱还原法、戴式合金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
13、水样中溶解氧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和氧电极法。
(×)
14、凯式氮包括氨氮和硝酸盐氮。
(×)
15、测定水样BOD5的培养温度是25±1℃。
(×)
16、水样中镉测定常用方法有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和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
17、丝状菌的大量出现意味着要发生活性污泥膨胀或进水水质变差。
(√)
18、BOD5是指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微生物分解的五日生化需氧量。
(×)
19、污泥沉降比不能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
(×)
20、好氧处理用“O”表示,厌氧处理用“A”表示。
(√)
四、简答题
1、测定污水中BOD5为什么要对水样进行稀释?
答案:BOD的测定是利用生物化学的过程进行的,好氧微生物在正常的生命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溶解氧,而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很少,几乎为零,不能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要用溶解氧接近饱和的特制稀释水对污水进行稀释,以提高水样中的溶解氧溶解氧含量。
2、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对进入河流、湖、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监测,从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放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五、分析应用题
1、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什么当水样中的Clˉ含量比较高时,反应介质为碱性?当水样中Clˉ含量比较低时,反应介质为酸性?
答案:当Clˉ含量高于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因为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比较弱,此时不能氧化水中的氯离子,故常用测定含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对于清洁的地表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离子含量不高的水样,通常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此时虽然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很强,能氧化Clˉ,但因Clˉ含量少,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
2、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相得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1)丝状菌大量出现意味着要发生污泥丝状膨胀,出水水质变差。
(2)原生动物消失说明系统严重缺氧或进水水质变差,出水也受到影响。
(3)原生动物种类的增多,且数量较多说明了污泥逐渐成熟,活性很好,出水好。
(4)原生动物大量出现且相当活跃,则说明污泥已超过老化,处理效果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