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实训指导康复护理学编写组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6年8月实训一康复护理评定方法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QOL)评定(一)选定原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测定是康复功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评估康复疗效的依据,是康复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生存质量(QOL)是指个人的一种生存的水平和体验,这种水平和体验反应了患有致残性疾患的患者和残疾人,在不同程度的伤病情况和功能障碍的影响下,在生存上维持身体活动、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处于良好状态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ADL和QOL的评定内容和范围,熟悉常用ADL及QOL 的评定量表和方法,分析量表的意义。

(三)每组人数每组2人,互相进行ADL的评定。

各自进行QOL的问卷调查。

(四)主要仪器设备秒表、纸、笔。

(五)实践步骤1、每组2人,以Barthel指数和FAQ分别作为PADL和IADL的代表量表,互相进行ADL的评定。

分析评定结果的意义。

表4-1 Barthel指数表4-2 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注:≤5分为正常。

≥5分表示该患者在家庭和社区中不可能独立。

2、以SF-36为QOL的代表量表,由每个人以主观报告的方式进行填写。

填写后讲解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学生分析结果,讨论量表的意义。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⒈在评定前要对患者的年龄、诊断社会环境、残疾前的功能状况等加以全面的了解。

做到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掌握患者目前所存在的生理及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过去、现存的躯体及心理的疾病。

⒉评定要在病人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在ADL能力评定室中进行,这样得到的结果要较其他的环境中得到的更准确。

⒊要尽量直接观察患者实际能够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

⒋评定时要让病人首先从相对简单和安全的项目做起,逐渐做比较复杂的项目,同时删去那些个安全或病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如果患者一次完成整个任务有困难,可将评价分期进行。

⒌在评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对于上厕所、修饰、穿衣可私下进行,或通过患者和家属的自述来评定。

实训二康复护理评定方法2疼痛、认知和心理功能评定(一)选定原则单侧忽略属于失认症的的一种,在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情况下均可出现,如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将对康复治疗造成困难。

情绪测验属于心理测验的内容,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个体差异进行量化概括与推断,可用于康复的各个时期,它不仅能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技能训练提供正确的科学的依据,还可对康复的效果予以客观的评价。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常用心理测验的评定方法,客观分析评定结果,熟悉心理测验的意义及其评定的注意事项。

通过角色扮演熟悉不同疾病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评定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三)每组人数采用自评方式进行人格和情绪评定,分5组进行角色扮演,设计评定计划和项目。

(四)主要仪器设备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重点评定单侧空间失认症,即单侧忽略。

采用线段等份、绘画、删除(线段、字母、数字)等方法两两进行模拟评定。

2、采用自评方式进行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熟悉量表结构和指导语,掌握评分结果的意义。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评定患者时,应进行保护,保障安全。

2、心理测验要严格遵守测验规则,即正确选择测验材料,并根据测验的目的选择最适宜的测验项目。

要有固定的实施方法,标准化指导语,标准的答案,统一的记分方法,有代表性的可资比较的常模。

测验过程和结果的解释必须符合严格的科学原则。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ssion Scale,SDS)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内划√。

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方格,分别代表没有或很少(发生),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请在10分钟内完成)。

总粗分标准分=(粗分×1.25)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道题,请仔细阅读每一题,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内划√。

每一题后有四个表格,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请在10分钟内完成)。

总粗分标准分=(粗分×1.25)(一)选定原则吞咽障碍影响患者进食而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失衡,从而影响患者康复的效果。

掌握吞咽分期及其障碍表现,熟悉其评定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吞咽障碍的表现、功能评定及治疗方法。

(三)每组人数选择1个学生演示吞咽障碍的评定及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秒表,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观看视频资料:吞咽动作的分期,吞咽障碍的评定,吞水试验。

2、选择1个学生演示吞咽障碍的评定及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选择平时引起患者呛咳的食物。

2、结合临床实际选择相关评定方法,客观分析评定结果。

(一)选定原则失语症是临床常见的言语功能障碍,掌握其分类,熟悉其评定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失语症的分类、评定及治疗方法。

(三)每组人数分5组,每组约10人,选择1-2人进行角色扮演,其他人进行分类和评定。

选择1个学生演示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言语治疗卡片,秒表,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分5组,每组约10人,选择1-2人进行角色扮演,其他人进行分类和评定。

2、选择1个学生演示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评定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给予足够的反应时间。

2、注意提示的应用时机和方法。

3、实际评定时若患者出现疲劳,可分次进行。

实训五运动疗法的护理(一)选定原则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改善关节活动度等。

有利于改善患者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定义;运动疗法基本原则、特点、分类;2、熟悉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3、了解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

(三)每组人数分10组,每组5-6人,互相进行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PT床、CPM机、平行杠。

(五)实践步骤1、学生每2人一组,相互进行角色扮演。

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推拿术、关节松动术、关节牵引术、持续性被动活动;肌力增强训练:等张性训练、等长性训练、等速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平衡性训练、2、对学生的操作训练进行指导(六)注意事项1、关节活动训练护理要点:增进关节活动度练习时应熟知障碍关节的解剖及正常关节活动范围。

多采用力量中等,较长时间,一日多次重复。

与肌力训练时采用大阻力少重复或短时间,保持较长间歇的方法形成明显的对比。

在训练中对障碍关节的近端关节加以适当固定,以保证最有利的疗效。

禁忌暴力所加各种助力均以引起轻度疼痛为度。

2、肌力训练的护理要点(1)应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逐步进行(2)肌力训练后应观察病人全身心血管反应以及局部有否不适3、协调性训练4、训练护理要点:(1)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2)操练时切忌过分用力,以避免兴奋扩散5、平衡训练护理要点(1)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2)训练必须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3)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4)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5)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实训六物理因子疗法的护理(一)选定原则物理因子疗法是康复治疗适宜技术,它不仅可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增强机体防卫机能、代偿机能与组织的再生机能。

而且它没有化学药品所常有的各种副作用,同时也不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1、掌握物理因子疗法定义;物理因子疗法临床作用2、熟悉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分类;各物理因子疗法的定义3、了解各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理(三)每组人数分10组,分5组,每组约10人。

(四)主要仪器设备低频、中频、高频电疗仪(五)实践步骤1、指导学生操作低频、中频、高频电疗仪2、学生分组练习3、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低中频电疗法护理要点(1)疗前宣教(2)帮助患者作好治疗部位的准备(3)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之后24小时内应停止该项治疗2、高频电疗法护理要点(1)发热患者,当天体温超过38℃者,应停止治疗(2)女性患者经期,下腹部不宜进行高频电疗(3)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之后24小时内不宜进行。

(4)治疗部位伤口有渗出者,应先处理伤口后,再行治疗(5)治疗中注意特殊部位的保护(如眼、生殖器、小儿骨骺端)实训七作业疗法的护理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一)选定原则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是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因患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伤病而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患者,通过训练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更好的参与社会活动。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方法。

(三)每组人数分10组,每组5-6人,互相进行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轮椅、PT床(五)实践步骤1、偏瘫患者穿脱衣服⑴偏瘫患者穿脱前开襟的衣服一般先穿患侧袖,再穿健侧袖。

脱时先脱健侧的一半,再脱患侧的整个衣袖,最后退出患侧的衣袖。

⑵穿套头衫时,先把衣衫背朝上地摆在膝上;将患手插入衣袖,并将手腕伸出袖口;再将健手插入衣袖,并将整个前臂伸出袖口;用健手将衣服尽量往病肩部拉;将头套入并钻出领口;最后拉整衣服。

脱时用健手将衣衫后领向上拉,先退出头部,再退出双肩与双手。

2、辅助下转移训练⑴治疗师使患者的健侧靠近床沿,与床成60度角,锁定轮椅,移开脚踏板,使患者双足分开落地,与肩同宽,稍后于膝。

⑵师站在患者的患侧前面,用自己的足和膝固定患者的足和膝。

使患者直腰前倾,肩与膝在同一平面,健手支于扶手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