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1、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护理、其他(文体治疗、康复工程、社会服务)2、康复护理(rehabilitation nursing, RN)是在康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配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等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和实施各种康复护理专门技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

3、等长收缩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静力收缩4、骨折长期制动对机体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静息心率增快,每搏输出量减少,心功能储备下降,循环血量减少,血浆容积减少伴血粘度增高,增加了血栓形成及栓塞的危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会增加。

2)呼吸系统:呼吸变浅,频率增加,潮气低,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减少,横隔上升,呼吸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消化系统:胃肠道张力和蠕动减弱,肠粘膜及腺体萎缩,消化吸收不良导致食欲减退及营养不良4)泌尿系统:不利于膀胱及肾盂排空,尿液在膀胱里停留时间延长,易尿路感染,尿钙浓度增加,尿路结石增加。

5)运动系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强直,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缩短,关节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胶原分子相互粘着,关节内粘连及关节腔狭窄,关节软骨营养障碍,萎缩、坏死脱落,关节周围的滑囊干固、闭合、造成关节外粘连,骨骼脱钙,骨的机械性强度大大减弱,易致再次骨折。

5、中枢神经可塑性为了主动适应与反映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种变化就是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或称为可修饰性。

6、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因素内在因素:1)与脑损伤的程度、时间、速度与部位等有关2)认知功能各种干预因素:1)运动与训练2)学习与思考3)环境与感觉刺7、徒手肌力检查及肌力评定标准(选择)分级评级标准5 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 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2+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2-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1+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0 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徒手肌力检查:名词解释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将肌肉来进行分级。

8、肌张力评定(选择)等级肌张力标准0 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 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 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 轻、中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 重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9、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 即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运动弧度或关节的远端向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最终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可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10、摄氧量:指机体所摄取或消耗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指机体在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态和最大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目前仍被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采用作为心功能分级的客观依据。

11、代谢当量:是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12、感知功能评定感知功能包括感觉功能、知觉功能两方面。

因此,评定感知功能从感觉和知觉功能两方面进行评定。

1)感觉功能评定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通常将感觉分为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

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感觉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2)知觉功能评定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知觉障碍是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对感觉刺激的认识和鉴别障碍,常见表现为失认症和失用症失认症常用的评定方法包括:删除试验:纸上印几行数字或字母,让患者删去某个特定数字或字母,一侧明显有遗漏为阳性。

绘图试验:可让患者模仿画人、房子、花或钟面,如绘画缺少一半或明显偏歪、扭曲等为阳性。

二等分试验:20cm长的直线进行二等分,中点向右偏1cm以上考虑阳性。

拼板试验:让患者拼人形拼板,如一侧遗漏为阳性。

阅读试验:让患者读一段落文字,如遗漏一侧字为阳性。

失用症常用的评定方法包括:●意念运动性失用:患者不能执行有目的动作。

评定:口头指令患者示范划火柴;给出实物是否能完成。

●意念性失用:患者不能做复杂的连续性动作。

评定:把牙膏、牙刷、口杯给患者,让患者去刷牙,观察顺序。

●运动性失用:评定:①上肢失用:观察上肢活动;②口颜面失用:观察口腔器官活动。

●穿衣失用:观察患者自己或给娃娃穿衣服。

●结构性失用:评定内容包括搭积木、火柴棍的摆放、几何图形的抄写。

●步行失用:观察患者能否步行、跨门槛和上下楼梯。

13、失语症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

14、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以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同性的活动。

15、Barthel 指数评定内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16、物理因子治疗:以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磁、声、冷、热等)为主要治疗手段,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达到消除病因、消除或减轻疼痛、恢复受破坏的生理平衡、增强机体防卫机能、代偿机能与组织的再生机能,使患者的疾病和功能障碍得到治疗的方法方法。

17、抗阻力训练包括等张性、等长性、等速性抗阻力运动18等长收缩训练肌肉收缩时肌肉的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即肌肉的长度没有变化19、在急性期,脑损伤病人的良肢体位如何摆放良肢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目的: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活动以下三种体位交替使用,每2小时更换一次良支体位以防产生压舱、肺部感染及痉挛模式1)患侧卧位:即患侧肢体在下方,健侧肢体在上方的侧卧位。

取患侧卧位时,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高度的软枕,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

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手指伸展,掌心向上。

患侧髋关节略后伸,膝关节略屈曲,放置舒适位,患侧踝关节应置于屈曲90°位。

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边的软枕。

健侧下肢充分屈髋屈膝,腿下放一软枕支撑。

2)健侧卧位:即健侧肢体下下方,患侧肢体在上方的侧卧位取健侧卧位时,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的软枕,胸前放一软枕。

患肩充分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掌心向下。

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尽量前屈90°,置于体前另一软枕上,注意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软枕边缘。

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3)仰卧位:即面朝上的卧位。

仰卧时,病人使用的软枕不宜过高,患侧肩下垫一厚软枕,患侧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患侧上肢放置于枕头上。

患侧髋下放一枕头,使髋向内旋,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放一枕头,其长度足以支撑整个的大腿外侧,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4)床上坐位:取坐位时,病人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患侧下肢抬高,放置软枕上,有条件的可给予一个横过床的可调节桌子,桌子上放一软枕,让病人的上肢放在上面。

髋关节屈曲近90°;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将患侧上肢放在软枕上20、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措施(1)神经发育促通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2)床上活动:牵伸患者的躯干肌、髋控制能力的训练、、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起立床训练(3)翻身和起坐训练(4)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自动动态平衡、他动动态平衡)、站立的平衡训练(5)坐-站立训练:患负重训练、坐-站起训练(6)步行训练:手杖和扶持下的步行、上下楼梯训练(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穿衣、进食、个人卫生、床椅转移(8)常见的作业活动:肩、肘、腕的训练;前臂旋前或旋后的训练;手指精细活动;改善协调平衡训练、认知功能的作业训练(9)语言治疗(10)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11)辅助器具的应用21、完全性脊髓损伤:指最低骶断(S4-S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22、关键肌(选择)C5:屈肘肌(二头肌、肱桡肌)C6:腕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C7:肘伸肌(三头肌)C8:中指的屈肌(指神屈肌)T1:小指展肌L2:屈髋肌(髋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拇伸长肌S1:踝拓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23、肩周炎的病因(选择)迄今不明、肩部退行性疾病、肩部以外远隔部位的疾病、过久的不适当制动、局部长期不动或少动、局部受湿受寒24、脊椎病预防措施1)药物指导脊髓型的颈椎病常用药物: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吲哚美辛(消炎痛)2)纠正不良姿势由于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故纠正生活、工作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对颈椎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伏案、或低头工作者多见3)体育锻炼合理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调整颈部组织间的相互关系,使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颈部活动功能的恢复,增加颈椎的稳定性,长期坚持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4) 防止外伤避免各种生活意外及运动损伤,如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防止坐车时尽量不要打磕睡。

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在头颈部发生外伤后,应及时去医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 饮食颈椎病患者尤其应多摄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如豆类、瘦肉,海带、紫菜、木耳等,可达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尤其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对防止颈推病进一步发展更加有益。

25、肩周炎的良肢位较好的体位是仰卧位时在患侧肩下放置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如此可使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

26、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1)正确的姿势并定时调换2)避免提重物3)避免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4)避免穿高跟鞋或缩短穿着时间。

5)肥胖的患者应减肥,因为肥胖增加了腰部负荷6)运动锻炼■通过锻炼,可以使腰背肌力量加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腰椎负荷减轻,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延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