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救护基础知识

现场救护基础知识

救护者跪于病人胸部右侧施压,这点很重要,因为胸外心 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需要交替进行。最好有两个人同时参 加急救,其中一个人按压心脏,另一个人作口对口吹气。
单人抢救时,抢救者身体与患者肩部水平,两腿自然分开, 与肩同宽,两个膝盖分别在患者的头部和胸部水平位,这 样可以利于进行吹气与按压,而不用来回移动膝部。双人 抢救时,两人相对,一人跪于患者头部水平负责人工呼吸, 另一人跪于患者胸部水平负责胸外按压。
出血类别判断动脉出血动脉血管压力较高,出血时血液自 伤口向外喷射或一股一股地冒出。血液为鲜红色,速度快, 量多,人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危及生命静脉出血血液暗 红色,出血时血液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速度稍缓慢,量 中等 毛细血管出血 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流出 或渗出,血液由鲜红变为暗红色,量少,多能自行凝固止 血
胸外心脏按压术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二横指 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在 按压区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胸外心脏按压姿势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1)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 证每次按压 的方向与胸骨垂直。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 手臂的力量。
(2)按压幅度为5 cm,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可触及颈或 股动脉搏动。
现场救治的概念
➢现场救治也叫现场抢救或入院前急救。 ➢它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急救医护人 员未赶到前或未到达医院前,利用现场的人力物 力,对伤员实施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现场救护的意义
危急病人送达医院或医疗急救系统到达现场都有 一段漫长的等候期。
在美国,医疗机构到达城市急救现场的场时间是1012分钟。
6、每按压30次向嘴中吹两口气,并以此为循环反复。若身边有助手, 可每5个循环换人施救;
7、反复上述动作直到伤者恢复心跳,人工呼吸则要做到伤者能够自主呼吸 或救护人员来到为止(伤者恢复心跳后应立刻停止心脏按压)。
第二部分 止 血
止血
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 止休克,挽救生命。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 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强调“黄金4-6分钟”
常见病伤现场救护的目的
现场救护是早期抢救 伤员,开展自救互救 的有效手段之一,现 场救护的目的是为了 挽救生命,减少伤残 和痛苦,维持基本生 命体征,为了进一步 救治奠定基础。现场 急救后还需要送到医 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 疗。
失血症状
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伤员 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发凉、软弱无力、
呼吸紧迫、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而弱以至摸 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神志不清。
全身主要动脉分布部位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位于颈 部胸锁乳突肌内侧。颞浅动脉位于耳屏 前方。
躯干血管粗大,一般位于躯干的深处, 不易受损;盆腔内的血管丰富,外伤后, 可造成盆腔脏器损伤及大出血。
(3)外出血 人体受到外伤后血管破裂,血液从伤口流出体外。依血管损伤的种类通 常将出血分成三类,可以根据出血的情况和血液的颜色来判断。
出血类型
2、根据血管损伤程度分类
(1)小血管损伤出血
位于体表或肢端的表浅伤口仅损伤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 血速度慢,出血量小。损伤的小血管会很快回缩,并通过 自身凝血机制形成血栓而自行凝血。这类出血只需包扎伤 口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步骤: 1)判断意识 2)识别心跳骤停 3)人工循环(Circulation) 4)开放气道(Airway) 5)人工呼吸(Breath)
心肺复苏五步骤
第一步:首先检查病 人是否还存在着知觉。 如病人已失去知觉, 又是呈俯卧位,则应 小心地将其翻转过来。
心肺复苏五步骤
第二步:判断有无心跳——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方法:触摸颈动脉搏动
现场急救中的止血动作要快,准确而有效。
失血量估计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健 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 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 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 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灌注压。 (6)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改变
手的位置。 有效指征:
触到脉搏、瞳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开 始有自主呼吸等
人工循环的评估
大动脉可扪及搏动 紫绀消失、皮肤转为
红润 可测得血压
8.0kpa(60mmHg)以上 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出现自主呼吸
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是原则。
急救的进一步措施
d.确定伤害或突然生病的原因。主要问题得到控 制以后再作如下处理:
(1)找出确切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问伤病员,也 可以问伤病时周围看到的人;
(2)寻找病员的医疗卡片,以便及时了解突发病 因;
(3)伤病很严重时,要设法尽早通知伤病者的家 属。 e.只能根据事故或突发病的种类及当时情况的需 要,按顺序检查伤病者。你要干什么应有根据。
⑷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伤和骨折,女性有无 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 害。
⑸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 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
单人现场施救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抢救现场只有一个人时,不应放弃心肺复苏术, 高质量基础生命支持操作(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 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 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是现场救护成功的 关键。
急救要点
在发生严重伤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况下.在紧 急呼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急救要点:
➢ a.实施快速营救(例如从水中或火场里把受伤者 拖出来)。
➢ b.一定要把伤病者放到通风处并进行心脏复苏和 人工呼吸。
➢ c.控制严重失血。上止血带或压迫止血。 ➢ d.对中毒或吸人有害化学剂者应给予相应的急救
上肢的主干动脉为肱动脉,在上臂中部 肱二头肌内侧可摸到搏动;肱动脉在肘 窝处分支,沿前臂外侧行走为桡动脉, 沿前臂内侧行走为尺动脉。
一看、二听、三感觉。
心肺复苏五步骤
第三步:人工循环(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 压。
心肺复苏五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术方法:病人仰卧,救护者右手掌置于病人 胸前的胸骨上,左手压在右手上,两肘伸直,有节律地垂 直用力下压病人的胸骨。由于胸受力而下陷5厘米,一压 一松使心脏被动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心跳恢复,一般要 求每分钟按压心脏100次。
2、接着试着叫醒伤者确认是否有意识; 立刻呼救或打电话求助;(找个证人或帮手) 看、听、感觉伤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3、以两边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为按压处,双臂伸直十指交叉互相翘起, 以手掌掌心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下,压下深度4-5CM;
4、压低额头,抬高下巴,以打开呼吸道;
5、以食指拇指捏住伤者鼻孔,向其嘴中吹气,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第四步:开放气道(Airway) 方法:使患者仰卧在坚固
的平(地)面上 ,保持呼 吸道通畅:清除异物和正确 的头部位置
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是原则。
A-开放气道:正确的头部位置
仰头抬颈法
仰头举颏法
抬举下颌法
人工呼吸
第五步:人工呼吸(Breath) 方法:口对口/鼻呼吸
面罩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 口对口和简易呼吸器潮气量为700~1000ml, 气管插管通气一般为400~600ml 胸廓有起伏表示有效通气; 通气频率10~12次/min; 心脏每按压30次,通气2次
面罩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
B--人工呼吸
呼吸道畅通 捏闭鼻翼下端 包住口、用力吹气 700~1100ml,先吹两

进行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
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 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
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 受压。
⑶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 后缩阻塞呼吸。
对于一个遭受严重伤害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而言 (如淹溺、电击等),仅有短短的4分钟为最佳抢救 时间。在此期间,病人一旦出现流血不止、呼吸 困难甚至心跳停止等症状,超过医学上称之为 “黄金时间”的4-6分钟,便会延误最佳急救时间, 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现场救护的意义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出血类型
(2)中等血管损伤出血 较深、较大的伤口,肌肉断裂、碾挫,长骨干骨折,肢体 离断等损伤中等动脉,呈活动性出血,出血较多,可出现 休克,如救护及时一般不危及生命。采用指压、包扎止血 法可达到止血目的,必要时可上止血带。
(3)大血管断裂出血 颈动脉、股动脉、腋动脉断裂出血呈喷射性,肝脾破裂、 骨盆骨折出血量均大,短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大血 管损伤时指压止血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措施,可以结合 包扎止血法止血。现场急救的同时要紧急呼叫EMS并特别 说明伤势。
多因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可 短期自愈。
(2)内出血 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人组织内或体内,形成脏器血肿或积血, 从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如面色苍白、 吐血、腹部疼痛、便血、脉搏快而弱等来判断胃肠道等重要脏器有无 出血。内出血对伤员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必须密切注意。
(3)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按压/通气为30:2。 (4)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
在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一方 面使双手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面减少对胸骨本身的冲击 力,以免发生骨折 。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5)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
口对口人工呼吸 实施心肺复苏
急救教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