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

答: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答:心理咨询:是指通过良好人际关系,受过专业练习的咨询员协助当事人熟悉自己、接受自己以致克服长大的障碍,达到自强自立的过程。

3。

答:团体辅导: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题目,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叫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4。

答:智商:是个体智力水平的数目化指标,用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5。

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这种课程主要是以班级活动的形式而展开,有时又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它面向全体学生,属于发展性的教育。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参考答案题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A A B C A B A A D B A B D D A1。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很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

A。

早期经验B。

教育环境C。

人格特征D。

遗传因素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二者不可兼得,这属于()。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严重冲突3。

定性观察是指()。

A、结构性观察B、非结构性观察C、参与观察D、非参与观察4。

不予批评、暂缓评价、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新奇想法的讨论方法是()。

A、专题讨论法B、配对讨论法C、脑力激荡法D、辩论法5。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A。

1999 B、2000 C、2001 D、20026。

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以进步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B、以教师讲授为主C、以学生活动为主D、有教师指导7。

咨询员把体察到确当事人的各种情感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称为()。

A、情感反映B、内容反映C、简述语意D、摘要8。

ADD是指()。

A、留意缺陷障碍B、学习失能C、智力障碍D、适应不良9。

下面哪种疾病不属于神经症?()A。

强迫症B。

社交恐惧症C。

神经衰弱D。

强迫型人格障碍10。

在理性——情绪疗法中,用A-B-C理论解释人的行为,其中B是指()。

A、存在的事实或行为B、个人对事实或行为的看法和信念C、当事人的情绪反应D、治疗方法11。

在团体辅导中,一旦团体进进正轨,在其规定的进行期间内,团体成员不能增加新的成员,这是()。

A、封闭式团体B、开放式团体C、同质团体D、异质团体12。

团体辅导时,团体大小以()为宜。

A、3-4人B、6-8人C、20-30人D、40-50人13。

和同质团体相比,异质团体的优点在于()。

A、有共同的经历和话题B、轻易互动C、轻易共情D、更接近现实团体14。

关于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一定高B、效度低的测验,信度一定低C、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D、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15。

中国比纳智气力表的适用范围是()。

A、2-18岁B、6-16岁C、5。

5岁以上到成人D、10-18岁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参考答案1。

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3。

同质团体4。

定向5。

效度6。

发展性教育、补救性教育7。

社会适应良好8。

学习困难9。

对质/ 面质10。

题目定向应付11。

自发性沉默、冲突性的沉默12。

常模13。

生活事件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包括心理素质教育、_____和_____ 。

3。

在团体辅导中,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团体称为______。

4。

在团体辅导中,_____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5。

_____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6。

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_____和_____两项基本任务。

7。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______和道德健康。

8。

_____是指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

9。

咨询过程中,咨询员指出当事人矛盾不一致的地方,称为______ 。

10。

压力应付模式可以分为情绪定向应付和_______ 。

11。

卡瓦纳曾把会谈中的沉默分为三种:创造性的沉默、_______ 和_______ 。

12。

_______是指对测验分数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参考标准。

13。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称为_______ 。

四、简答题(每个6分,共30分)(一)简述团体辅导的功能。

参考答案答:1、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2、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在团体中,每个成员的题目被泛化与减弱了,这种经验的分担,具有治疗性功能。

3、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团体成员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观点,能相互启发。

4、反馈的功效:团体辅导能提供给成员丰富的接受反馈的机会。

5、现实生活的实验试逗团体辅导提供成员在一个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来学习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与题目。

6、经济效益:团体辅导节省时间和人力。

(二)简述同感反应技巧。

参考答案答:1、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进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事物和感受事物;2、投进地倾听当事人的叙述,留意和观察他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增进同感的正确性;3、跳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把你从当事人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做一番清理和理解,分清哪些是事实内容,哪些是情感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4、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把你体察所得到的东西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5、留意当事人的反馈,以调整自己下一步的行为。

(三)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答: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2、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3、熟悉心理异常现象4、初步把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四)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考答案答: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2、悦纳教师职业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4、健全的教育意志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五)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答: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2、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3、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4、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五、论述题(每个12分,共24分)1、试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答:(一)认知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1、阅读和听故事2、录音录像:让学生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录音录像。

3、艺术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4、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来练习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故事接力等。

(二)操纵法1、游戏2、作业:借助练习、劳动、手工等各种作业3、心理测验4、报告:事先预备和即兴发挥,可以练习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5、绘画:例如集体做画培养合作性。

6、唱歌:调动情绪,引起共叫。

(三)讨论法1、专题讨论: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题目进行专题讨论,如新学期,讨论如何适应环境;考试前,讨论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放假前,讨论如何度过假期。

2、辩论3、脑力激荡4、配对讨论:两个人先讨论,得到结果,再与另两个人的意见协商,形成四个人的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

5、六六讨论:分组讨论,每组6人,每人发言一分钟,人人参与且省时的讨论方法。

6、意见箱: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题目投进意见箱,在上心理课时,向全班宣读,共同讨论。

(四)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题目,进而起到增进自我熟悉,减轻或消除心理题目,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

主要有:1、哑剧表演:老师提出主题或情景,让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

例如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赞美别人的情景。

促进非言语沟通。

2、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适合于社交困难的学生。

如与异***往困难。

3、角色互换:参与的人有两个或更多。

如一个扮演失败者,一个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

4、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题目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

有题目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熟悉自己。

5、改变自卧逗让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

例如,多动学生,扮演改变后不再多动。

6、魔术商店:老师扮店主,学生扮买主,贩卖理想、健康、幸福、财富等,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及原因,老师问愿意拿什么来交换。

(五)行为改变法利用行为强化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行为或消除不良行为。

如:奖励与惩罚;示范学习;肯定性练习;果敢练习等。

2、试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和程序参考答案答:(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保密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6、最佳经济原则(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程序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基本情况:如个人简介、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重大事件等。

(2)智能状况及教育建议(3)个性特征及培养建议(4)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建议(5)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6)职业能力倾向分析2、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3、结果解释与教育建议(1)计分(2)结果解释(3)提出教育培养建议4、建立心理档案(1)设计心理档案的格式:可以采用文本的形式或电脑软件的形式。

(2)将信息录进或填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第2套)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

答:咨询关系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理改善的效果。

2。

答: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进步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3。

答:通过设定某种情境,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练习某种行为方式,再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往的方法。

有集体的角色扮演,如心理剧、社会剧等;空椅子技术;固定角色扮演等。

4。

答:这是指当个体面临两种选择,而每种选择都会为个体带来不利的后果,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内心矛盾状态。

5。

答:补救性教育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题目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