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部)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西方心理学家的标准(以马斯洛)
有充分的安全感;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 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适度地发挥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体的基
本需求;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能正确地知觉现实并适应现实; 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 能控制自我感受与情感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人 们心理健康发展过程。
我认为,儿童青少年在接受正规学校教 育开始时就予以重视,并纳入全面发展教育 的轨道同步实施,对学龄儿童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年的健 康成长乃至以后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引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 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 养就不可想象。"这就是说,德性素质, 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的发展必须以个 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且是主体心理 活动的结果。不言而喻,通过心理教育, 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 的心理素质,就能为其接受其他方面的 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模式
健康观的革命————健康概念或内涵的改变
模式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一.健康的涵义
健康——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984世界 卫生组织)我国的学者陈学诗将上述三项标 准具体化为:
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 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也有人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加上道德上的完满
大家好
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引言
教育是一种关照精神(心灵)成长的 活 动,精神是无形的,但比有形 的东西更不可缺少。她是一个激荡心 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 活动。
是一种可能性教育,她可能使人向积 极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消极方面发 展。
引言
教育最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 直接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 的发展有其本身的规律,不仅有其 阶段性和连续性,还有一定的时间 性,如果你错过最佳发展期潜能就 会泯灭。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B.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开始于1916年,到1933年以后基本停顿,直到80年 代中期,才逐步兴起 。也是从职业辅导开始的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活动。比如,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心理活动 课.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等。 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如,我省在2004年对 全省实验高中.初中和小学校心理老师分别进行为 期15天的培训。
心理不健康的涵义
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 能,达不到理想的水平,这就说明他在 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 到了某些障碍,这就说明他的心理发展 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之中。一般可分为: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三种层次
心理问题——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 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现象。 发生率很高,可以说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心理功能并未 受到明显的影响,经别人或自己的调节很快就 能解决。
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了职业局, 他设计了多种方法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 了解工作性质及环境,开展了针对青少 年的心理辅导活动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辅导人员数量的扩充。1917年约有50个学 校辅导人员,到1979年增加到5000人。 政府用到发展辅导工作的经费有显著增长。 辅导人员训练机构增多。 辅导人员鉴定制度的建立。 辅导领域从过去的中等学校扩展到从幼儿园 到大学的所有教育阶段,扩展到学校环境以 外的各个领域。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A.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是在 本世纪初1894年,这与美国当时社会 状况有关。其倡导者是戴维斯 (J.B.Davis).帕森斯(Frank Parsons).比尔斯(Clifford Beers)。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美国旧金山加洲工艺学校 内容:个人分析.个体咨询.就业辅导及 追踪研究
加强了地区内与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家下发的有关文件:
1999号——任务和实施途径谈国家教 育部文件1999年13号.2001年1号和山 西省教育厅文件2001年20号主要谈心理 健康教育的问题
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中小学校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辅导工作普遍化 辅导人员专业化 辅导工作微机化 生涯辅导主流化 辅导工作课堂化 重视辅导工作的绩效及其评价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 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 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 (英格里士)
心理健康——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 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也就是 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 即能够使人们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 分发挥的理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心理障碍——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 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心理疾病——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 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至。
亚健康涵义
亚健康——处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其表 现“即疲惫.虚弱.焦虑.无助……我没有病, 但时常觉得自己很虚弱”.“我经常产生 无明火,看什么都不顺眼”.“我觉得我 的生活乱糟糟的”.“我好象怎么努力也 不能获得满意的生活”.“我太累了,活 得真没意思”……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1)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 成的基础与中介 (2)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 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3)心理素质是个性不断完成的能动 性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