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卫生厅贯彻2011―2020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老少妇幼残保护
【发文字号】粤卫[2013]28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3.04.02
【实施日期】2013.04.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卫生厅贯彻2011-2020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
通知
(粤卫〔2013〕28号)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卫生药品监督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为全面推进我省妇幼卫生事业,促进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根据《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卫生部关于印发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发〔2012〕12号)精神,我厅组织制定了《省卫生厅贯彻2011-2020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
施。
广东省卫生厅
2013年4月2日省卫生厅贯彻2011-2020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是反映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加快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自贯彻实施2001-2010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健康目标,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和《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妇幼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16.77‰、21.65‰下降到2010年的4.83‰、6.05‰,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从2000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0.96%,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31.4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3.14/10万,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威胁我省妇女儿童健康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人群之间的差异,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有待提高;流动、留守等儿童的健康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救助工作需加快推进;出生缺陷、心理疾患、营养性疾病等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等。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两个规划”)和《卫生部关于印发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发〔2012〕12号),不断提高我省妇
女儿童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宗旨,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实现规划提出的妇女儿童健康目标。
(二)基本原则。
1.以维护健康权益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为妇女儿童提供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
2.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3.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妇女儿童健康差距,促进妇幼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
二、目标
(一)总目标。
完善覆盖城乡妇女儿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
1.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1)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内。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
(2)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6%以上。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7%以上。
(4)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5%以上。
珠江三角洲地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8%以上。
(5)提高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2.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7)提高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水平。
降低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重症地中海贫血、重度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高危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2。
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8)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
(9)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
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
(10)提高婚前保健水平,逐步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含孕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0%以上。
3.预防控制妇女儿童疾病。
(11)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
(12)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提高,两癌死亡率降低。
(13)妇女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
70%,感染艾滋病及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
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
逐步降低艾滋病、乙肝、梅毒的母婴传播率,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率下降。
(14)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达到95%以上。
保障流动儿童获得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接种服务。
(15)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疾病患病率。
(16)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提高。
4.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
(1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控制巨大儿发生率。
(1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19)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5%以下。
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
(20)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21)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降低。
(22)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
5.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23)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24)建立妇女、儿童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80%以上。
(25)为妇女提供优质避孕节育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