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共七套(附答案)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共七套(附答案)
“揠苗助长” 、“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
____顺序
性 _____ 和 ____阶段性 _____ 。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
_____ 之间的矛盾。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 要特点是自愿性、 ___灵活性 ______.
4.简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 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
取有效措栊 &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论述题(本题共
1.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 1)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它是影响学生
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 2)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①展现教师的热情。教师应以身作则,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工作和职业中表现出决心和自豪感:②②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③
使学习富有意义。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培养创造性的活
g\、学生的兴趣。④教学技巧多样化。⑤
提供明确的反馈。⑥表示关心。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待学生一定要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拟题
4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
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拟题
(第三套)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C.教育学
2. “四书 ”、 “五经 ”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D .《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考试模拟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 选择性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 C.学费、杂费
3.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
心理学家是 ( ) D.柯尔伯格
___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______
5.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 ___50 %______ 时学习效果最佳。
6.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是 _强化 _的结果。
7.____马克思主义 _____的诞生, 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 前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
的
教育理论 : 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
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
织管理方面; (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1
2.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那些?
( 1)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2)激励学生的学习; ( 3)改进教师的教学。 3. 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1)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 改善课程设计, 从而有
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C )。 C.华生
5.格塞尔的 “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充分说明了 ( D )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D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6.教育上的 “拔苗助长 ”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 ) 规律。
A .顺序性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B ) 。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A .离家出走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通常认为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 __心智技能 _______两类。
2.知识学习的类型有 ____符号学习 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一般来说,动机具有 _____激活 ____ 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 .陶冶教育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C.教育无目的论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C.形成了正确舆论 二、境空题
(第一套)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 )。 A .《学记》
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 B ) 特点。 B.教育与生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C ) 。 C.赫尔巴特和杜威
8.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B )。 B.教学大纲
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 )。 A .课程设置
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 C )的特点决定的。
C .劳动手段
2
11.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 C ) 。 C.评价法
1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2)
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 3) 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 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B .不均衡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C.思维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 A .地方
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D.主体。 (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
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 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
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
3
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
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 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 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拟题
(第二套)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C.《学记》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B.模仿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特长
)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
( B ) 。 B .榜样法
13.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 ”是 ( 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D .因材施教
14.教师必须做到 “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 B )。
B .示范性
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B )。
B.分组教学
) A .示范性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 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 根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目标的具体化。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