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稿件要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稿件要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稿件要求论文篇幅要求(含图、表)字符数7000以上(可将页面设置为“上下左右边距为2厘米,全文字体为宋体5号字,行间距为单倍行距”,此状态下单栏版面页数需满5页或以上,双栏需满4页或以上)。

文稿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资助情况及编号、作者联系方式。

1 论文所属栏目(从以下栏目中选择并添加到论文左上角)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工程、体系结构与外围设备、软件与算法、多媒体技术(含图形图像技术)、仿真技术、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2 标题:要求有中英文。

中文标题不能超过20个字符,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应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而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3 作者姓名和单位(所在省市名称及邮编):要求有中英文。

中英文应完全对应一致。

4 摘要:(样例见页5)中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

应尽量写成报导性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的调查”、“分析了……”等。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建议先写英文摘要,再写中文摘要)。

采用被动语态,不用“We”等第一人称作主语。

5 关键词:要求有中英文(5-8个)。

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不能使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6 中图法分类号:根据关键词,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查找。

(可从图书馆或本刊网站 查找,或通过邮件向本刊索取附件。

)7 引言: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以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1)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3)引言的内容不应该与摘要雷同,也不应该是摘要的注释,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4)引言不必交代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5)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8 正文:(1)章节标题:简练、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

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0、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

论文开头要有引言(“0 引言”开始为标题排序),引言要求500字左右。

论文最后要求结束语(结束语与实验结论应分段给出),结束语需200字左右。

(2)插图:要有图名,图要随文出现,应精选、清晰(以能看清图中最小文字为准,需使用Visio绘图),有自明性,以10幅为限,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表:要随文出现,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左、右端不封。

(全文图片及表格请按图1、图2、图3、……表1、表2、表3……的顺序排列。

)(3)稿件中大型公式请以MathType公式编辑器形式给出,所有公式或字符不允许使用图片。

①正文、图表、公式中的变量要用斜体;②矢量、矩阵、向量要用斜体;③名词英文缩写、计量单位、函数名称、运算符号、括号等都要用正体;④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号请注明;⑤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4)文中英文缩写在第一次出现时要给出英文全称。

9结束语:结束语是全篇文章的归结,需与实验结论等段落分段给出。

(1)结束语写作的内容1)学术性论文①本研究结果有什么新发现,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或完善了什么理论,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②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理论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出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③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或建议。

其中:第①点是必须的,而第②点和第③点视论文的具体内容(或具体的研究对象)可有可无。

2)技术论文①本技术理论或技术成果与既有技术理论或技术比较有什么先进性;②本技术理论和技术成果适用的范围、条件;③试验结果与实际的一致性,或者结果的适用范围条件;④对应用的技术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第①点是必须的,是表明论文具有创新性的。

(2)结束语写作要求及方法①概括准确,措词严谨。

把论文中创新的内容准确、完整地概括出来,不轻易放弃或漏掉一条有价值的结论。

肯定与否定要明确不能用“大概”、“可能是”等之词。

②明确具体,简短精炼。

结论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

结论段字数一般为正文字数的200字左右。

③不作自我评价,论文的水平应让读者去评价。

④根据正文的全部内容,可以把结论分成若干条来写,也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

10 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条,不超过40条。

参考文献不宜采用5年之前的。

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题目后要给出字母标识,如:普通图书[M]; 会议文集[C];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技术报告[R]; 标准[S]; 汇编[G];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光盘[CD]; 联机网络[OL]等。

为便于国际交流,中文参考文献需给出完整英文翻译,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及出处等,英文翻译放在该条中文文献前,中文文献用方括号“[]”括起来,英文文献无需中文翻译。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普通图书[M]格式:责任者.题名[M].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Roger S Pressman.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 梅宏,译. 5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9-25.[2] 会议文集[C]:责任者.题名[C]// 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Singh G, Serra L, Ping W, et al. BrickNet: Sharing object beha viors on the Net [C] .Proc of IEEE VRAIS’95. Piscataway, NJ: IEEE, 1995: 19-25.[2] Ebcioglu K, Altman E. DAISY: Dynamic compilation for 100 percent architectural compatibility [C].Proc of the 24th Annual Int Symp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 New York: ACM, 1997.[3] 汇编[G]:责任者.题名[G].汇编文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Aberer K.P-grid:A self-organizing access structure for P2P information systems [G] . LNCS 2172: Proc of the 6th Int Conf on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Berlin: Springer, 2001:179-194.[2] Muller Olm M. LNCS 3800 : Flow Analysis and Sequential and parallel Programs[G].Berlin: Springer, 2001:19-25.[4] 学位论文[D]: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或版权所属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Ji Qingguang. Study on formalization design for high-level secure operating system [D]. Beijing: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in Chinese).(季庆光. 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形式设计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04:19-25.[5] 技术报告[R]:责任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或者版权所属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U 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 [R].Springfield: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19-25.[2] Chiueh T, Huang L. Efficient real-time index updates in text retrieval systems [R]. New York: Stony Brook, 1998:19-25.[6] 期刊[J]:责任者.题名[J].期刊题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 Lie Wennung, Lin Guoshiang. A feature-base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 for blind image steganalysis[J]. IEEE Trans on Multimedia,2005,7(6):1007-1020.[2] Li Xiaofeng, Feng Dengguo, He Yongzhong. Research on preprocessing policies in XACML Admin [J].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7, 44(5): 729-736(in Chinese).(李晓峰,冯登国,何永忠.XACML Admin中的策略预处理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5):729-736)[7] 标准[S]格式:责任者.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 Moses T. Extensible Access Control Markup Language (xacml), Version 2.0 [S]. Billerica: 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 (OASIS), 2005.[2]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委员会第6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8] 网络文献[EB/OL]:责任者.题名[EB/OL].[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例:[1] PACS-1: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 [EB/OL].Houston,Tex: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 pacsl.html.[9] 专利[P]: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通则1参考文献用英文著录,中文参考文献同时用中、英文著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