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典型习题(除杂、共存、鉴别)1. 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物理方法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
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
再如KCl(MnO2)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OH 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②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
例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吸收法:用某种物质做吸收剂,把杂质吸收。
例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再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HCl ;和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④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
例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不含铁的铜粉。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再如CuSO4(CuO)加稀H2SO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⑤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
例如,要除掉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3)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不得引入新杂质;还要防止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引入新的杂质。
例如,除掉NaOH溶液中的Na2CO3,只能用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而不能用CaCl2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所以如果用了CaCl2溶液,虽然除掉了Na2CO3,但又使NaOH溶液中增添了新的杂质NaCl。
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所选用的试剂不能跟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例如要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应用NaHCO3溶液吸收氯化氢:NaHCO3+HCl=NaCl+H2O+CO2↑,而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NaOH溶液不仅能吸收氯化氢气体,也能吸收二氧化碳:NaOH+HCl=NaCl+H2O 2NaOH+CO2=Na2CO3+H2O易分——操作简单易行,杂质容易被分离除去。
总之,“除杂”的方法常常是相互关联的,解答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2. 物质的共存、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在初中阶段,如果溶液中的物质或离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不能共存:生成气体:2H+ +CO32-=H2O+CO2 ↑H++HCO3-=H2O+CO2↑生成水:H+ +OH-=H2O生成沉淀:常见的沉淀Fe(OH)3 Cu(OH)2 AgCl BaSO4 CaCO3 BaCO3 Ag2CO3 Mg(OH)2 3. 物质的鉴别(1)不用其它试剂的鉴别①借用试剂法:从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看色、闻味,用识别出的物质鉴别余下的几种物质。
②两两混合法:每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作用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确定物质名称。
(2)加入试剂的鉴别①加入一种物质的鉴别:当鉴别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则可用水来鉴别,酸碱性差异,可选用指示剂或PH试纸或用Na2CO3溶液等来鉴别。
但加入试剂后,有多少种物质,就应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现象。
②加入多种试剂鉴别:每次选用的试剂只能与被鉴别的几种溶液中的一种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
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2SO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Ba(NO3)2、K2SO4、Na2CO3B、KCl、K2CO3、K2SO4C、NaOH、NaNO3、NaClD、BaCl2、KOH、MgSO4答案:A例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A、Na2CO3、HCl、H2SO4、NaNO3B、K2CO3、H2SO4、HNO3、BaCl2C、HCl、AgNO3、HNO3、NaClD、NaOH、FeCl3、MgCl2、BaCl2答案:BD例3: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SO4、BaCl2、KNO3、NaClB、Na2SO4、K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D、CuCl2、AgNO3、NaNO3、HCl答案:BD例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OH 、CuSO 4、MgCl 2 B 、Na 2SO 4、BaCl 2、Na 2CO 3C 、KNO 3、CuSO 4、NaClD 、NaNO 3、BaCl 2、KCl 答案:A【典型例题】[例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化学原理。
① HCl (H 2SO 4) ② NaCl (CuCl 2) ③ NaCl (Na 2CO 3) ④ KCl (KClO 3) ⑤ CaO (CaCO 3)⑥ CuO (C )⑦ Cu (Fe ) ⑧ Na 2CO 3(NaHCO 3) ⑨ CuO (Cu ) 答案:① H 2SO 4+ BaCl 2=BaSO 4↓+2HCl ② CuCl 2+2NaOH=Cu (OH )2↓+2NaCl ③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④ 2 KClO 3△MnO 22KCl + 3O 2↑⑤ CaCO 3高温CaO + CO 2↑ ⑥ C + O 2CO 2⑦ Fe +2HCl =FeCl 2+H 2↑⑧ 2 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⑨ 2Cu+O 2∆====2CuO 解析:综合运用除杂质的方法和原则即可完成。
[例2] 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 SO 42+ Ba 2+ NO 3-B. Ca 2+ H + NO 3- Cl -C. Mg 2+ K + NO 3-Cl - D. K + Na + Mg 2+ SO 42+答案:A解析:A 中SO 42+ Ba 2+结合为BaSO 4白色沉淀。
[例3] 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答案: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两两混合。
只有气体产生的试液是盐酸;有两次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溶液;有一次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出现一次气体,一次沉淀的是碳酸钠溶液。
解析:因为是四种无色溶液,所以无法用溶液的物理性质加以区别。
题中限制条件是“不用其他试剂”,因此只能考虑将溶液两两混合加以区别。
将上述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所发生的现象如下表:HCl 溶液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例4] 用一种试剂将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试剂是。
答案:Na2CO3溶液解析:Na2CO3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与饱和石灰水产生CaCO3白色沉淀;与稀硫酸产生CO2气体。
化学中的“离子共存”问题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物质共存”、“离子共存”的题型,对于物质在溶液中的共存,从实质上来讲也就是构成物质的离子间的共存。
初中部分只需掌握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即同一溶液中如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SO42-与Ba2+、Ag+;OH-与Cu2+、Fe3+、Mg2+、Al3+;Ag+与Cl-、CO32-、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水:OH-与H+不能大量共存另外,还应该注意题中的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例一: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Ba2+、CO32- (B)Ag+、K+、NO3-、Cl-(C)K+、OH-、Cl-、Na+ (D)Fe3+、Cl-、NO3-、Na+ 分析:先找有颜色的离子D选项有Fe3+被排除,再找不能共存的离子A项的Ba2+、CO32-,B项的Ag+、Cl -故选C例二: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Zn2+、Cu2+、Cl-、SO42-B. K+、Ba2+、NO3-、Cl-C. Mg2+、Cl-、Na+、OH-D. K+、Na+、H+、OH-分析:本题的前提条件是溶液无色且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A中Cu2+为蓝色;C中会生成Mg(OH)2沉淀;D中会有水生成。
故答案为B例三: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Ba2+、CO32- (B)Ag+、K+、NO3-、Cl-(C)K+、OH-、Cl-、Na+ (D)Fe3+、Cl-、NO3-、Na+ 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无色透明、能大量共存两个隐含条件,故答案为C。
(2)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或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OH-的存在。
例四: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A13+,SO42-、NO3- (B)K+、Na+、OH-、C1-(C)K+、Mg2+、CO3-、SO42- (D)Ca2+、Na+、HCO3-、OH-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无色透明、强酸性(有H+存在时)、能大量共存三个条件,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