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检测班别:姓名: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真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B.2亿两白银的赔款,老百姓负担又重了C.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4、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述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将孙中山革命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兼任黄埔军校总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6、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④⑤③D.③④⑤①②7、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C.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2007年10月2日,世界特奥运动会在上海开幕,在我们学习的近代史中,发生在上海的事件()①《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②洋务运动中,江南制造总局建在上海③1912年孙中山在上海就任大总统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10、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1、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

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C.清政府被推翻后D.新中国成立后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胡适──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3、将孙中山革命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兼任黄埔军校总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14、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塑造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为民主共和国作出了贡献,堪称民主革命先驱的是( )A、宋教仁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6、1919年在北洋军阀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A、上海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五四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D、上海学生运动和中共成立17、以下事件与陈独秀无关的是()A、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C、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D、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映的事件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B、左宗棠收复新疆C、关天培抗英D、林则徐虎门销烟19、历史课上庞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4条,你认为正确的是()A.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D. 洋务派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20、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A二、列举题:(共5分)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⑵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⑶中国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⑷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的条约是——⑸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⑹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⑺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⑻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⑼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⑽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三、材料解析题 21. 归纳整理,回答问题(10分)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1)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

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4分)(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分)(3)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1分)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22. 2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8分)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请完成以下各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③ 从上述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或者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④ 分别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

⑤ 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16分)(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哪一年开始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分)(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3分)(3)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的是国民党建立的什么学校?(4)北伐战争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24、某校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学习《近代化的起步》这一主题后,积极开展探索活动。

同学们搜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请你帮他们进行归类:⑴、A、《民报》图 B、《新青年》图C、康有为像D、《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书影图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是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屡遭西方欺凌,短短几十年间,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据史实回答以下问题:(1)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战后中国被迫把什么地方割让给英国?(2)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英法两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3)近代史上哪个国家强占中国领土最多?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国资本家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分)(4)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24、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实现社会的转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右图为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百日维新”和义和团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

唯一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

——摘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3)材料三中革命具体指的是?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4)根据四则材料,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八年级历史期中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B2、A3、C4、C5、C6、B7、D8、C9、D 10、B11、C 12、A 13、D 14、A 15、D 16、C 17、A 18、C 19、B 20、A21、D 22、C 23、B 24、B 25、C二、列举题26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7 华尔、阿古柏、伊藤博文、西摩尔、谭嗣同、袁世凯、蒋介石28、北京、檀香山29、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公车上书、武昌起义三、材料分析题30、(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2)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1)①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②失败(2)①新文化运动;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问答题32、(1)鸦片战争(或“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英国、法国;(3)①《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