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全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全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试行)》(x 转升办〔x〕13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工业企业资源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x政办〔x〕73号),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x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资源产出导向,健全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发展的倒逼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综合效益,改善我区工业经济要素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不高、“低小散”现象未改观的现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以“省转升办”提出的坚持市场主体、坚持分类施策、坚持分级推进、坚持分步实施为基本原则,以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为评价重点,以高效运用生产要素获取产出最大化为原则,倒逼企业产业转型,鼓励加大工业投资。

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原则上一年一次,指标体系根据发展情况实施动态调整,每年视情修订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办法。

在对象选择上,要有序推进、逐步扩面;在指标设
置上,要先易后难,合理推进,注重可操作性;在措施落实上,要循序渐进,合理把握政策力度。

(三)主要目标。

从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和用电量在10万度以上的规下企业开始实施分类综合评价,逐步扩大评价范围;从电产比、电税比指标开始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用地、排放指标数据后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扶优扶强,退低进高,推动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二、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机制
(一)企业评价和分类
在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评价方法,以年度为周期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分行业分别进行排序,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A类为重点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B类为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C类为帮扶整治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的企业;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

(二)评价结果应用
公布综合评价结果,确保评价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同时,坚持“保高效、限高耗”原则,将企业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ABC类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能、排污、融资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行差别化政策,逐步建立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结果与资源要素配置激励奖惩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1.对A类企业重点扶持。

加大对A类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保障用地、用电、用水、用能、排污、融资、财政奖励(税费减免)、人才引留、科技资金扶持等方面需求,优先申报机器换人、“两化”融合、“三名”培育等项目,优先评选区政府质量奖和各级各类名牌产品、商标,优先支持建成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品牌企业等;优先享受工业、人才、科技等有关财政补助(减免)政策。

支持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发展,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优做强创新发展。

建立区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和企业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实施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优先推荐A类企业参加各类争先创优工业企业评选。

2.对B类企业提升发展。

加大对B类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帮助企业制定具体的提升计划,并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能、排污、融资、财政奖励(税费减免)、人才引留、科技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兼并重组,实施创新发展,适当给予奖励优惠政策。

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严格控制低效落后产能扩张,支持“零土地”技改项目予以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