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税务稽查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

第一章税务稽查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事务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 使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事务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
项目 软件记 账企业 经济税 源情况
上海 6万多户 万多户 80%
江苏 3万多户 万多户 50%
无锡 6千多户 千多户 千多 60%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带来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深入,目前我国大中型企 业已基本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相当数量的小型企 业也使用了财务会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 舞弊正成为会计管理的重要问题。 部分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采取为财务账套 设置密码、异地设置服务器等手段逃避税务监管, 或者在企业的电子数据上采用两套账,甚至删除、 修改电子数据等手段来对付税务机关的检查。
税务稽查应对信息化
综合征管系统CTAIS V2.0的稽查子系统 综合征管系统CTAIS V2.0的稽查子系统
稽查选案、稽查实施、稽查审理、稽查执行、 稽查查询
协查信息管理系统
存在的不足
征管资料不全
企业有关信息系统没有了解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没有收集 财务系统不清楚选型和数据格式 业务系统不清楚系统流程
税务稽查需要信息化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如果稽查人员还只依赖于 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一方面对企业利用会计 电子信息化进行偷、骗税的行为难以查清、查 深、查透,另一方面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 海量的纸质数据里查找线索,容易形成效率不 高、效果不好的被动工作局面。 以交易异地化和凭证无纸化为典型特征的电子 商务使得税务稽查传统的凭证追查方式失去基 础。
人员方面:
大力推行计算机中级考试,培训计算机编程、数据库、 SQL语言、网络知识,不通过中级考试则在晋升领导 SQL语言、网络知识,不通过中级考试则在晋升领导 干部时不予考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 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 国税发(2003)47号文 ) 号文
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会 计 信 息 化 应 用 发 展
发 主 发 会计电算化 导入时代
多为单位自行组织和开发 会计软件很多是专用定点 软件,通用性、 软件,通用性、适应性差
国内主导厂商 带动产业链发展
会计信息化时代
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再扩展 到知识型 融合多种先进技术 企业信息化基础普遍提高、 企业信息化基础普遍提高、普 遍成功
需要补充的信息化知识领域
税务稽查人员只具备原有的手工系统 检查的知识,则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 税务稽查工作,必须加强相关业务知 识的学习:
业务管理知识。 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数据库、SQL语句 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数据库、SQL语句 等。 计算机稽查的案例。
信息化对税务稽查工具的挑战
原先的工具——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计 原先的工具——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计 算器,从纸质凭证入手。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审计的挑战
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计 人员遇到了各种问题:
无法得到想看的数据
在某单位审计,审计人员提出想看某类业务的数据。被审单 位问:“要看什么数据呢?”回答:“看所有的。”第二天 早上,审计人员得到了打印出的8 早上,审计人员得到了打印出的8箱系统内部来往电子凭证, 满眼的编码和数字,根本看不懂含义。
国内厂商 会计电算化 普及时代
国产通用财务软件产品(账务、报表、 国产通用财务软件产品(账务、报表、工 老三样) 资 老三样)不断成熟 厂商服务能力的快速形成 企业信息化基础不断提高 财务软件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1979 -1986
1986 -2000
2000 -
会计信息化的两个发展方向
1、大中型企业的ERP管理系统 2、中小型企业和代理记账公司的财 务核算软件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
我国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未:基于DOS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 上世纪80年代未:基于DOS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 主要是进行工资核算。 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 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 统计、查询,产生了包括全面核算财务的管理型财务软 件。 90年代未期,全面管理企业资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90年代未期,全面管理企业资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为ERP)在国外 Planning,简称为ERP)在国外 面世并被引入我国。 本世纪,各种资源整合,高度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等, 基本了形成各行业管理都利不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现在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 现在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 信息系统,从信息系统入手。
企业信息化进度
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未就开始逐渐利用 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未就开始逐渐利用 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90年代初逐渐完 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90年代初逐渐完 善,90年代后期大面积地开始使用,本世 善,90年代后期大面积地开始使用,本世 纪初就基本普及了。 企业每天都在研究税务稽查部门的税收政 策和税务内部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也 做了相应的针对性准备。
第一章税务稽查工作信息化的重 要性
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85%以上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应用了 目前我国85%以上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应用了 现代电子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各种事务管理。 2009年 月,国务院印发了《 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 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继续实施中小企 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中小 企业信息化试点,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 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
加强会计电算化备案管理 统一审计数据标准接口 建立各种财务软件的资料库 积极使用查账软件
十六、 十六、关于对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纳税人实施电算化税务稽 查的问题 对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 有权对其会计 对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对其会计 电算化系统进行查验;对纳税人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 电算化系统进行查验;对纳税人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储存的 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的纳税资料, 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的纳税资料,税务机关有权进入其电算 化系统进行稽查,并可复制与纳税有关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复制与纳税有关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化系统进行稽查,并可复制与纳税有关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税务机关进入纳税人电算化系统进行稽查时, 税务机关进入纳税人电算化系统进行稽查时,有责任保证 纳税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并保守纳税人的商业秘密。 纳税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并保守纳税人的商业秘密。
帐套变成了电子版本,“老法师”不灵了
原来的很多手段,如比较墨水深浅来判断账本是否有篡改失 灵了。
相应的,审计署也针对这种现状做了相应的调整。
审计署应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工具方面:
推出全国统一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并不断根 推出全国统一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并不断根 据现实情况更新软件,现在已经更新到AO2008版。 据现实情况更新软件,现在已经更新到AO2008版。 AO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大功能,并将审计 AO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大功能,并将审计 文书现场撰写功能集成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