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项目负责人黄志刚1、专业建设背景与依据1.1行业背景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广告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广告设计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

随着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市场放开经营,大地风生水起,广告潮汹涌奔腾,行业队伍壮大,广告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国外相比,国内广告业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外资的进入亦将会在市场份额、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等方面对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本土的企业也会在行业开放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中国的广告业市场有多大?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同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03年我国广告营业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8亿元,广告经营单位10万户,广告从业人员87万人,中国广告业以近 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

在广告业外资与本土公司的竞争中,行业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及自身的努力发展,城市规模的加大,人口的增加,国民素质的提高等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观念也有极大改观。

在商品的不断丰富及商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广告信息传播的需求层次也与日俱增。

广告行业在这一区域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

相比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城市,大量未经充分洗礼的西部受众本身就是最大的商业资源,对于众多商家如此,对于摩拳擦掌的广告媒介来说更是如此。

可以看到很多大品牌在东部一线城市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趋于饱和的市场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加剧着竞争,商家举步为艰的同时,必然会把目光投向相对广阔的西部市场,向西部二、三级城市拓展,这本身也为广告公司的随之跟进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不难想象,广告媒体也必然将随着客户的脚步深入到西部市场。

另外,中国政府制定了发展西部的计划,这使得大量投资进入西部市场,为西部市场带来强劲的动力,西部城市的GDP增长远远超过国家GDP的平均增长水平,这对于作为服务行业的广告创意产业来说,中国西部城市的崛起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广告和营销的机会。

中国西部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城市的发展步伐也非常快,西部绝大部分城市的战略都是发展旅游文化资源,比如四川一些城市的旅游收入在GDP中占到了80%以上。

而每个城市都要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广告媒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政府采购将成为西部广告营销市场的一块大蛋糕,比如成都市政府就一直在努力地向全球推介自己。

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具有艺术特长和职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引领型人才。

1.2专业现有基础1.2.1专业的基本情况艺术设计专业是我院最早开设的设计类专业。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四川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公司、影视文化部门、出版教育和生产制作单位工作的从事装潢与广告的设计制作、管理、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001年我院艺术设计(装潢与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就被确定为四川省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 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高职高专精品专业。

2009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1.2.2师资队伍情况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8人,他们均有5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

聘有行业的技师及能工巧匠9人。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已派10余名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我系教师已开办“二九装饰公司”、“晶宫装饰公司”、“彩艺广告公司”等10余家企业,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1.2.3校内外实训条件1.2.3.1校内实训条件学院该专业现有实习实训设备300余万元,广告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书籍设计制作工作室等20余个。

已引进三家装饰企业进驻学校,实验及技能训练项目的开出率达到100% 。

1.2.3.2校外实训基地迄今为止,本专业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运行良好、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习基地10多个,包括了都江堰新世纪装饰广告公司、成都豪克视觉艺术传播公司、都江堰盛世西部广告公司、成都奥克标牌制作公司、三叠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千里展示设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1.2.4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1.2.4.1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依据行业现状和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以职业技能标准为实践教学依据,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为主导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群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

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将职业技能资格评价体系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具有行业职业特点,突出了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实践。

1.2.4.2专业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起点,通过对某专业的几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

精品课程重点是探索出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透彻分析课程的结构体系,前后知识的连续性,校企合作的制度和形式。

在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推广和借鉴,从而达到专业整体建设的目的。

艺术设计专业依托引进企业共同完成省级精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广告设计》、《构成基础》等四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1.2.4.3 教材建设本专业教师已经主编、参编了5部教材及技术丛书,其中1部为高职高专精品教材。

1.2.5 校企合作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已与“都江堰盛世西部广告公司”、“成都奥克标牌制作有限公司”、“三叠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十余个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协议。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学生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培养。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积极推动工作室化课程改革,依托引进企业,结合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让各专业均以真实项目进行工作室化课程教学,一年级主要是专业基础课教学,二年级用以前的项目进行真题真做,三年级以企业的实际项目完成工作室化课程教学。

让教学紧贴市场,让市场来检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譬如和“新千里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利用假期举办“设计师之路”社会实践,让学生到企业锻炼,还利用系上的教学资源培训“新千里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设计员工,提高他们的设计理论水平,获得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一致好评!做到了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一致,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了“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教育的特色。

构建了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中实现了仿真化、实战化、证书化。

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100%。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我系已引进三家企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参加社会实践,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1.2.6教学科研和服务行业情况近年来,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直走在学院前列,有在研的10余个院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年平均发表教育教学科研论文40余篇,年平均社会服务160余项。

积极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签定了校企合作项目20余个。

1.3建设的优势条件1.3.1地区经济发展为专业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四川西部开发的持续高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支撑,提供了就业的保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2高就业率和高社会认可度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长期以来,本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坚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招生数量逐年上升。

到目前为止,已培养了460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调查表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毕业生成功就业、自主创业者数量增加,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1.3.3川内引领型的培养方式本专业已在川内已经初步形成以项目引导与工作室化课程为主线的引领型的培养模式。

并且在新校区建成后有优厚的硬件基础。

1.4面临的主要问题还需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还需增强校内外实训条件的硬件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

还需要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及实习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还需继续加大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力度。

还需加强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