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依据,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以下原则: 1、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培养技能性人才;2、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3、以校企合作为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4、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构建课程体系。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2、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摄影师、摄像师、平面设计师、后期剪辑师岗位,不仅能在图片社、报社、杂志社、图片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影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图片产品生产工作,还能在电视台、影像制作公司、网站从事摄像以及影像产品的生产与传播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及要求(一)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能在新闻媒体、图片社、影楼、广告公司、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摄像师、后期剪辑师等岗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摄影、摄像、数码暗房、后期剪辑等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其中,要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计算机及其他办公设备的使用维护知识;专业摄影的理论知识;摄像的理论知识;数码暗房软件的运用能力;非线性编辑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各种摄影、摄像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要使毕业生具备的职业技能有:专业摄影能力;专业摄像能力;数码暗房操作能力;后期剪辑能力。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要掌握专业摄影;专业摄像;数码暗房操作;后期剪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职业道德素质,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标准是: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并考试合格;通过国家英语能力考试B级;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体育达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要求;普通话达到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标准二级乙等;根据专业要求获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的素质以及与这些素质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表示如下: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五、职业面向(一)就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新闻媒体、图片社、影楼、广告公司、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摄像师、后期剪辑师等工作。
(二)主要从事工作岗位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摄像师、后期剪辑师、多媒体制作人员等。
六、教学体系(一)理论教学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构成,从功能上可分为两个相互支撑的部分:一是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和活动,主要由公共课、选修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课外活动组成;二是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从事摄影、摄像、多媒体制作工作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课程,这一部分主要由若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
每个部分安排的具体课程和活动如下: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和活动:开设的课程包括:形势政策、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创新能力、普通话等;开展的活动主要有:阳光体育活动、各种文艺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
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
这一部分采取对应能力设置课程的模式。
具体情况见下表:注:有些课程是培养几个能力都需要的,前面提到的后面不再列出。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占70%的比重;改革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一)总体教学安排在3年学制中,原则上教学为83周,考试10周,顶岗实习16周,毕业论文(设计)3周,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周)(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进度安排表注:★为主要课程选修课表注:每学期至少选修68课时附表二实践教学表(三)素质养成教育1、素质教育内容素质养成指导计划:根据广告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确定了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核心目标就是一个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大基点(“文化修养”与“综合技能”)。
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学业扎实、兴趣广泛、身心健康的能想会创、能说会做、能写会画、能唱会跳、能处(人际)会交(际)的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在构建综合素质养成体系的时候我们既注重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又注重素质教育是全过程的教育,将它覆盖与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2、素质教育的实施(1)第一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学会做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做诚实、自信的新青年。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跟踪机制,掌握学生在本学期内综合素质养成情况。
(2)第二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了解学习的内涵,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
注意跟踪学生在本学期内综合素质养成情况。
(3)第三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技能强化使学生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练就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本专业所对应岗位群中的任何岗位。
继续跟踪记录学生在本学期内综合素质养成情况。
(4)第四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角色转换提高学生沟通与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肯吃苦、耐挫折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学生顺利融入社会。
跟踪掌握学生在本学期内综合素质养成情况。
(5)第五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融入社会学生参加顶岗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初步纳入社会。
跟踪掌握学生在本学期内参加实践情况。
(6)第六学期本学期工作目标——迎接挑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整学生就业心理,帮助学生择业、就业,使学生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跟踪记录学生在本学期内参加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情况。
(四)教学条件配备1、教师配备师资条件配置表2、实训条件配备实训条件配置表八、主要课程简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落实高校德育为首的地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该课程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2、平面摄影基础课程内容:摄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摄影技法和图片处理技巧,摄影作品的输入及处理,摄影器材的操作。
基本要求: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常用的摄影技法和图片处理技巧,熟练掌握摄影器材的操作。
3、数码暗房Photoshop课程内容:系统讲授数字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文件格式,图像图形的要素的数字表示,图形图像的输入,Photoshop中图像图形的编辑,特效处理,常用工具和技巧以及图像的输出印刷的分色方法和平面设计中该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数字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文件格式,图像图形的要素的数字表示,图形图像的输入,熟练运用Photoshop中图像图形的编辑,特效处理,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技巧。
4、艺术人像摄影课程内容:构图、用光、色彩,瞬间等摄影内容。
专业相机的使用,认识单灯、双灯、多灯的运用,背景的搭配、画面的构图等技巧,单人、双人、多人的角度、构成、细节处理及于背景的融合。
基本要求:掌握构图、用光、色彩,瞬间的把握以及其更为复杂的因素,充分运用到摄影技艺中。
熟练使用专业相机,掌握单灯、双灯、多灯的运用,背景的搭配、画面的构图等技巧,掌握单人、双人、多人的角度、构成、细节处理及于背景的融合等专业技能。
5、影视摄像基础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影视拍摄基础以及蒙太奇基础内容,紧密依托与摄影相关的知识架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摄像艺术和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影视拍摄基础以及蒙太奇基础内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摄像艺术和技术。
6、视频非线性编辑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premiere软件的使用方法。
介绍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画面编辑的技巧,熟练掌握Premiere基础知识及基本剪辑视频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视频转场和视频特效的制作,包括抠像、画中画、光晕等影视特效的制作方法,同时学习摄像机的使用,通过拍摄和premiere制作出视频作品。
基本要求:掌握并熟练运用Premiere的界面与工具、采集、视音频特效、转场特效、字幕、片头与片尾的制作、输出、刻录。
7、Illustrator基本内容:本课程介绍Illustrator中工具箱的使用以及菜单命令和各种调板的功能,特别是对Illustrator的各种造型手段以及图案、绘画、插图、平面设计等的应用技巧做了讲解。
此外,课程内容还包括常见设计稿件的制作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打印、出片、印刷等知识。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Illustrator中工具箱的使用以及菜单命令和各种调板的功能。
使学生对Illustrator的各种造型手段以及图案、绘画、插图、平面设计等的应用技巧熟练掌握。
8、影视短片创作基本内容:从电影创作基础的角度切入,以清晰而详尽的方式对影视短片创作的基本技巧如剧本、剪辑、色彩、光影、声音进行了较全面的讲述,注重将电影语言结合图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