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为了使SMT的印刷效果满足工艺要求,确保回流炉后贴片PCBA的品质,制定此标准。
二. 范围本标准参照IPC规范所制定,适用于本公司内部SMT工厂对印刷效果的判定,包括红胶工艺与锡膏工艺。
三. 判定标准内容锡膏印刷判定标准3.1.1 Chip 1608,2125,3216锡膏印刷标准图 1 标准:1.锡膏无偏移。
2.锡膏量,厚度均匀,厚度。
3.锡膏成型佳,无崩塌断裂。
4.锡膏覆盖焊盘90%以上。
图 2 合格:1.钢网的开孔有缩孔但锡膏仍有85%覆盖焊盘。
2.锡量均匀。
3.锡膏厚度于规格要求内。
4.依此判定为合格。
图 3 不合格:1.锡膏量不足。
2.两点锡膏量不均。
3.印刷偏移超過20%焊盘。
4.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1.2 MINI(SOT)锡膏印刷标准图 4标准:1.锡膏无偏移。
2.锡膏完全覆盖焊盘。
3.三点锡膏量均匀,厚度4.依此为SOT零件锡膏印刷标准。
图 5 合格:1.锡膏量均匀且成形佳。
2.厚度合乎规格。
3.85%以上锡膏覆盖。
4.偏移量少于15%焊盘。
5.依此应判定为允收。
图 6 不合格:1.锡膏85%以上未覆盖焊盘。
2.严重缺锡。
3.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1.3 Diode,Melf,MelF,RECT陶磁电容锡膏印刷标准图 71.锡膏印刷成形佳。
2.锡膏无偏移。
3.厚度。
4.如此开孔可以使热气排除,以免造成气流使零件偏移。
5.依此应为标准要求。
图 8 合格:1.锡膏量足2.锡膏覆盖焊盘有85%以上。
3.锡膏成形佳。
4.依此应为合格。
图 9 不合格:1.20%以上锡膏未完全覆盖焊盘。
2.锡膏偏移量超过20%焊盘。
3.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1.4 LEAD PITCH=1.25mm零件锡膏印刷标准图 10标准:1.各锡膏几近完全覆盖各焊盘。
2.锡膏量均匀,厚度在。
3.锡膏成形佳,无缺锡、崩塌。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热气宣泄道锡膏印刷偏移超过20%焊盘WW=焊盘宽图 11 1.锡膏之成形佳。
2.虽有偏移,但未超过15%焊盘。
3.锡膏厚度符合规格要求8~12MILS之间。
4.依此应为合格。
图12不合格:1.锡膏偏移量超过15%焊盘。
2.当零件置放时造成短路。
3.依此应为不合格参考。
3.1.5 LEAD PITCH=~1.0MM锡膏印刷标准图 13标准:1.锡膏无偏移。
2.锡膏100%覆盖于焊盘上。
3.各个锡块之成形良好,无崩塌现象。
4.各点锡膏均匀,厚度7MILS。
5.依此判定为标准要求。
图 14 合格:1.锡膏虽成形不佳但仍足将零件脚包满锡。
2.各锡膏偏移未超过15%焊盘。
3.依此应为合格。
偏移量<20%WW=焊盘宽偏移大于15%焊盘偏移量小于15%焊盘图 15 1.锡膏印刷不良。
2.锡膏未充分覆盖焊盘,使焊盘裸露超过15%以上。
3.依此应为不合格。
3.1.6 LEAD PITCH=0.7MM锡膏印刷标准图 16标准:1.锡膏量均匀且成形佳。
2.焊盘被锡膏全部覆盖。
3.锡膏印刷无偏移。
4.锡膏厚度。
5.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17 合格:1.锡膏偏移量未超过焊盘15%。
2.锡膏成行佳,无崩塌断裂。
3.厚度于规格要求范围内。
4.依此应为合格。
图 18 不合格:1.焊盘超过15%未覆盖锡膏。
2.易造成锡桥。
3.依此应为不合格。
偏移大于15%焊盘A>15%W偏移小于15%焊盘偏移大于15%焊盘3.1.7 LEAD PITCH=0.65MM之锡膏印刷标准图 19标准:1.各锡块印刷均匀且100%覆盖于焊盘之上。
2.锡膏成形佳,无崩塌现象。
3.锡膏厚度在。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20 合格:1.锡膏成形佳。
2.厚度合乎规格,。
3.偏移量小于10%焊盘。
4.依此应为合格的参考。
图 21 不合格:1.锡膏印刷之偏移量大于10%焊盘宽。
2.经回流炉后易造成短路3.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1.8 LEAD PITCH=0.5MM零件锡膏印刷标准图 22标准:1.各锡块印刷成形佳,无崩塌及缺锡。
2.锡膏100%覆盖于焊盘之上。
3.锡膏厚度。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偏移少于10%焊盘偏移量大于10%W图 23 合格:1.锡膏成形虽略微不佳,但厚度于规格,7MILS。
2.锡膏无偏移。
3.Reflow之后无焊接不良现象。
4.依此应为合格。
图 24 不合格:1.锡膏成形不良且断裂。
2.依此应为不合格。
3.1.9 Termination Chip & SOT锡膏厚度的标准图 25CHIP 1608,2125,3216:1.锡膏完全覆盖焊盘。
2.锡量均勻,厚度8~12MILS。
3.成形佳。
图 26 SOT,MINI MOLD零件锡膏厚度:1.一般厚度規定为8~12MILS。
2.建议使用10MILS。
锡膏崩塌且断裂不足图 27 MELF,DIODE,MELM锡膏的外观:1.一般厚度:8~12 MILS。
2.建议至少10mils以上有较好的fillet。
3.1.10 IC-零件的锡膏厚度标准图 28PITCH=1.25MM:1.一般厚度:8~12Mils。
2.建议使用10Mmils。
3.若有小于P=之零件,可加大10%锡面积。
4.适用零件有: Pitch=的IC: 有SOIC, PLCC, SOCKET,SOJ。
图 29 PITCH=~1.0MM的锡膏外观:1.一般厚度=6~10Mils。
2.建议厚度8Mils。
图 30 PITCH=0.7MM零件的锡膏外观:1.一般厚度=6~10 Mils。
2.建议使用厚度7 Mils最佳。
图 31 PITCH=0.65MM:1.一般厚度:6~10 Mils。
2.建议使用~ Mils最佳。
图 32 PITCH=0.5MM锡膏的规格:1.厚度:一般为6~10 Mils之间。
2.建议使用~ Mils最佳。
点胶标准3.2.1 Chip 1608,2125,3216点胶标准图 33标准:1.胶并无偏移。
2.胶量均匀。
3.胶量足,推力足,在仍然未掉件。
4.依此为标准要求。
标准规格PA BC<1/4P图 34 合格:1.A为胶的中心。
2.B为焊盘的中心。
3.C为偏移量。
4.P为焊盘宽。
5.C<1/4P,且因推力足、胶均匀。
6.依此判定为合格。
图 35 不合格:1.胶量不足。
2.两点胶量不均。
3.推力不足,低于即掉件。
4.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2.2 CHIP 1608,2125,3216点胶零件标准图 36标准:1.零件在胶上无偏移。
2.依此判定为标准要求。
图 37合格:1.偏移量C<1/4W或1/4P2.依此判定为合格。
胶量不均,且不足C<1/4W or 1/4P图 38 不合格:1. P 为焊盘宽。
2. W 为零件宽。
3. C 为偏移量。
4. C>1/4W 或1/4P 。
5. 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3.2.3 SOT 零件点胶标准图 39标准:1. 胶量适中。
2. 零件我偏移。
3. 推力正常,于不掉件。
4. 依此应为标准要求。
图 40合格:1. 胶稍多但未沾染焊盘于元件引脚。
2. 推力足。
3. 依此应为合格。
图 41 不合格: 1. 溢胶,造成焊锡不良。
2. 依此判定为不合格。
PW C>1/4W or P 溢胶影响焊锡性3.2.4 MELM圆柱形零件点胶标准图 42标准:1.胶量正常,直径~之间。
2.胶高度在~之间。
3.两胶之间恰有约10%零件外径的间隙。
4.如此推力在仍未掉件。
5.依此应为标准之要求。
图 43合格:1.胶之成形不甚佳。
2.胶稍多,但不會造成溢胶等有害品质问题。
3.依此应为合格。
图 44 不合格:1.胶偏移量>1/4W。
2.溢胶,致沾染焊盘,影响焊锡性。
3.依此不不合格。
3.2.5 方形零件点胶标准溢胶图 45 1. 零件我偏移。
2. 胶量足,推力够。
3. 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46 合格:1. 偏移量C<1/4W 或1/4P 。
2. 交量足,推力够。
3. 依此应为合格。
图 47 不合格:1. 胶偏移量1/4W 以上,有一点偏离零件之外。
2. 推力不足,。
3. 依此应为不合格。
. MELF ,RECT.柱状零件点胶标准C<1/4W偏移图 481.两点胶均匀且清楚。
2.胶点直径在~之间。
3.推力足够,。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49合格:1.依此应为合格。
图 50 不合格:1.溢胶,沾染焊盘。
2.胶点模糊(成型不佳),胶量偏多。
3.依此应为不合格。
3.2.7 MELM柱状零件点胶标准图 51标准:1.零件我偏移。
2.推力。
3.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溢胶图 521.偏移量C<1/4P。
2.胶量足,无溢胶。
3.依此应为合格。
图 53 不合格:1.T:零件直径。
2.P:焊盘宽。
3.C=偏移量>1/4P或1/4T。
4.依此应为不合格。
3.2.8 SOIC点胶标准图 54标准:1.胶量均匀。
2.胶之成形良好。
直径~,高度。
3.胶无偏移。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55合格:1.胶量偏多,但溢胶未污染焊盘。
2.依此应为合格。
C>1/4T或1/4PT胶稍多不影响焊接图 56 不合格:1.溢胶沾染焊盘。
2.溢胶沾染测试孔。
3.依此应为不合格。
3.2.9 SOIC点胶零件标准图 57标准:1.零件无偏移。
2.胶量标准。
3.推力正常,。
4.依此应为标准的要求。
图 58合格:1.偏移量C<1/4W。
2.推力足。
3.依此应为合格。
图 59 不合格:1.P:焊盘宽。
2.W:零件脚宽。
3.C:偏移量。
4.C>1/4W。
5.依此应为不合格。
溢胶沾染焊盘及测试孔推力足C>1/4W3.2.10 Chip 1608,2125,3216,MELF胶点尺寸外观图 60规格:1.直径:~2.高度:~。
3.承受推力:。
4.胶种类:IR-100等已认可之胶。
图 61规格:CHIP,SOT一般规格1.相同于,SOT零件外观规格。
图 62 MELF,MELM,陶瓷电容:1.直径:~。
2.高度:~。
3.承受推力:~。
4.胶的种类:一般已认可之胶。
3.2.11 SOIC胶点尺寸外观图 63SOIC,一般Melf零件通用:1.直径:~。
2.高度:~。
3.可承受推力:。
4.胶的种类:一般已认可之胶。
图 64MELF胶的外观:1.相同于IC之规格。
2.两点间有10~20%零件外径之间隔。
4.附录无。
5.参考文献制定本标准参考的一些文献,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序号编号或出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