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④固定导管常用胶布粘贴法,亦可用滑
车牵引固定法,牵引重量为300~500g。 ⑤三腔二囊管一般放置24小时,如出血 停止,可先排空食管气囊,后排空胃气 囊,再观察12~24小时,如确已止血,才 将管慢慢拨出。⑥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 不宜持续超过3~5天。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⑦放置三腔二囊管每隔12小时,应将气
五、腹腔脏器内引流
1)T管 2)胆囊造瘘管 3)U管 4)胃造瘘 5)十二指肠造瘘 6)空肠造瘘 7)结肠造口 8)膀胱造瘘
1)T管
①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
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 ②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 在腹壁上,防滑脱。 ③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 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 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 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持续2~3 天后渐减少,若长期不减少,则考虑胆 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 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分开 放式和密闭式,密闭冲洗时,每次 滴入250ml ,滴速40~60滴/分。 ⑸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 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拨。 ⑹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的导 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 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①持续灌洗负压吸引,手术当日即可开
始U管的持续灌洗负压吸引,以减少手术 处及吻合口的胆汁渗漏。 ②位置调整,如引流不畅,可适当调整U 管位置,直至胆汁流出。 ③换管,一般间隔3个月左右,需要更换 U管 ④置管时间:视病情而定,恶性肿瘤往 往是终身的,良性狭窄一般为一年左右, 不超过2年。
4)胃造瘘
囊放空10~20分钟。
⑧如确诊为门脉高压所致出血而压迫无
效者应检查气囊内压力是否偏低或囊壁 破裂。
⑨应加强护理,吸尽咽喉部分泌物,防
止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
⑩拨管前应口服石蜡油30ml。
八、气管造口套管
气管切开术后常置入气管造口套管,它
由外管、内管和管芯组成,适用于一切 急慢性喉阻塞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 道阻塞者如脑外伤后长期昏迷者,破伤 风痰不易咳出者。
导尿适应症: 导尿管固定方法: 导尿管的管理:
导尿适应症
⑴急性尿潴留。 ⑵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⑶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且利于观察尿量。 ⑷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⑸尿道或膀胱损伤。 ⑹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导尿管固定方法
普通导尿管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
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条胶 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 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中间胶布 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 分别绕导尿管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 及两大腿。 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 10ml、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于 气囊,使气囊鼓起,不致滑出。
六、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
1)橡皮片引流:一般用于浅表伤口引流,
目的是防止皮下积血、积液,术中应防 止皮片被缝线缝在皮下而致拨除困难, 术后应妥善固定,24~48h后可拨除。 2)纱布条引流: ①生理盐水纱布适用于急性炎症已消退, 肉芽组织新鲜的创口,有促进肉芽组织 生长和吸附创面分泌物的作用,创腔内 纱布1~2天更换1次,创面每日更换1次。
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纱布条引流
②3%~4%高渗盐水纱布,局部有脱水作 用,用于创面清洁但肉芽水肿的伤口, 每日更换1次。 ③干纱布条适用于出血伤口填塞止血。 ④凡士林纱布用于感染伤口引流或脓肿 切开排脓后压迫止血。 ⑤碘仿纱条有抗菌、防腐、收敛,促进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除臭作用,用于脓 肿切排填塞脓腔或急性骨髓炎开窗减压 后填塞。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③更换水封瓶时需将近侧管道夹闭, 不让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④保持引流管通畅。检查是否通畅, 方法是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 是否波动;防堵塞的方法是经常挤 压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⑤拨管指征:水封瓶内无气体、液体继
续排出;病人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示 肺已完全膨胀,无胸腔积液。 ⑥拨管方法:先教会病人呼吸方法,吸 气→憋气→出气。然后准备好内面敷有 凡士林的纱布棉垫,在病人憋气时拨出 引流管迅速堵上,加压包扎,再让病人 出气。
二、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管可分为短管(普通胃管)
和长管(米-阿氏管长 300~330cm), 后者置管困难,临床少用。一般由 橡胶或硅胶制成。
适应症: 置管方法: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胃肠减压管的适应症
⑴肠梗阻 ⑵幽门梗阻 ⑶急性胃扩张 ⑷腹部手术后 ⑸急性胰腺炎 ⑹上消化道出血
道手术,可留置1~3月或更长时间。
⑦拨管指征:夹管试验,持续夹管24~48
小时(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 无黄疸)无不适可拨管。有条件者应常 规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 通畅后再拨管。
1)T管
⑧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
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⑨T管滑脱的处理:术后1~2天滑脱需再
适应证:
①食道良恶性狭窄 ②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 疗中的胃造瘘 ③十二指肠损伤的逆行减压的胃 造瘘
胃造瘘术后管理
①妥善固定造瘘管 ②保持管道通畅,若 灌注营养液后要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③ 灌注营养液时应在病人肠蠕动恢复或排 气后进行,浓度由低到高,剂量由小到 大。营养液配制后要立即应用,滴速不 宜过快,一般为50~100ml/h,并保持一 定温度。④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经 常更换敷料。
部并发症。
⑦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的腹部
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⑧雾化吸入。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
适应证:①气胸、血胸或脓胸需持续排
气、排血、排脓者 。 ②切开胸膜腔者。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水封瓶一般置于病 人胸部水平以下60~100cm处即在床旁地 面使导管保持低位引流。 ②连接胸腔至水封瓶的管道必须保持密 闭状态,并牢固固定,防滑脱。
导尿管的管理
⑴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
日更换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 会。 ⑵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 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 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需7~10 日更换一次。 ⑶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 常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导尿管的管理
⑷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
5)十二指肠造瘘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周围有广泛疤痕组
织,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 难以满意缝合,为防止十二指肠残端瘘 的发生。
术后管理:①保持引流通畅 ②牢固固定,
防滑脱 ③术后12~14天后导管周围形成 窦道后即可拨除。
6) 空肠造瘘
适用于空肠以上消化道梗阻不能
进食、十二指肠瘘或胃肠吻合口 瘘、食管胃吻合口瘘。
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一、导尿管 二、胃肠减压管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 四、腹腔引流 五、腹腔脏器内引流 六、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 七、三腔二囊管 八、气管造口套管 九、皮下置入式药泵 十、一次性人工肛门袋
一、导尿管
种类:⑴普通橡胶导尿管
⑵气囊导尿管
双套管负压引流
适应于引流量多,需长时间持续吸
引的伤口和胃肠道瘘,一般内管接 负压吸引,外管为通气管。 管理:①通气管需空气净化过滤② 保持引流管通畅 ③应选择质地软, 刺激性小的引流管,术中放置时应 远离吻合口,不要压迫肠管,否则 易引起肠瘘④压力不应过大,否则 易造成组织出血或被大网膜堵塞。
胶管引流
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如肝叶切除术后,
胆囊切除术后,甲状腺术后,急性出血 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等,是目前应用最为 普遍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
管理:
①保持引流管通畅②外接无菌引流袋或 负压引流盒③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④妥 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⑤拨管时间根 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术后管理:同胃造瘘
7)结肠造口
暂时性结肠造口:①适用于肛门、直肠、
结肠严重创伤 ②某些复杂性肛瘘、阴道 或膀胱直肠瘘 ③结肠肿瘤并发急性肠梗 阻时不允许行一期根治手术或一期吻合 需暂时性结肠造口。 永久性结肠造口:①适用于结直肠癌不 能切除者 ②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如 Mile手术。 按造口部位分为盲肠、横结肠、乙状结 肠造口。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①保持胃管通畅,若有堵塞可用生
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
②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应
向病人解释,争取配合。
③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
并妥善固定胃管。
④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⑤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
注入,夹管半水时。
⑥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
胃肠减压管的置管方法:
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
于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插入时要轻柔,一边插一边让病人吞咽, 若出现恶心应暂停,让病人深呼吸,随 后迅速插入。 插完后应检查是否盘在口中,有无呼吸 困难,若有应立即拨出。稍后再插。 插入后检查是否在胃内: 1、用注射器抽吸 2、将胃管末端插入有 水的容器内 3、用注射器注气
七、三腔二囊管
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胃底食管曲
张静脉破裂出血而不宜手术治疗者。
注意事项:
①插管之前检查各气囊是否通畅,是否 漏气 ②插管深度为60cm,抽得胃液为止 ③一般先向胃气囊充气约150~200ml充气 必须足够,防止胃囊因牵引而滑入食管, 再向食管气囊注气约100~150ml,注气不 宜太多,以免压迫食管粘膜引起坏死。
四、腹腔引流
烟卷引流 胶管引流 双套管负压引流
烟卷引流
是过去最常用的一种腹腔引流,利用虹
吸作用和腹内外压力差达到引流目的。 管理: ①置烟卷后1~2天内引流液较多,应及时 更换敷料。②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 ③引流条在皮外至少留2~3cm,并用别针 固定。④一般在术后3天左右拨除。⑤超 过3天往往引流不畅,如需引流需更换胶 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