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绪论 经济地理学 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经济地理学 课件
城镇化之路更是影响未来中国命运的战略选择 。跟城镇化关联的土地问题、户籍问题、分配 问题。 多年来,城镇化积累了一个巨大的欠账。外来 进城人口目前已有约2亿人,他们在城市工作 很多年,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已经安居。但实际 情况是没有安居、没有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这2亿人的身后,是他们的家属,其中包括 8000万留守儿童。因此,粗略来算,欠账应该 是4亿人的安居、社保和公共服务费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 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它是 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 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而其中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 境相互关系的为经济地理学,它是研究产业结 构史志描述
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 中国 :《山海经》、《禹贡》、《史记》、《汉 书》。 欧洲:古希腊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二)商业地理研究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 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认为“经济地理学把地球 空间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一门国民经济提供考察 自然基础的专门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
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 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 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 (70年代以来)。
公司地理理论及其案例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
从经济地理学萌芽、形成于地理学,不断发展、 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分支。 经济地理学和地理学有着科学史上的血缘关系, 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必然要制约甚至规定经 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期刊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
网站
/
经济地理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 GIS与经济地理学
十八大——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 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 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 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 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地理学
(Economic Geography)
参考书籍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铮主编《经济地理导论》(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吴传钧.现代经济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地理学 系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经 济 地 理 人 口 地 理 城 市 地 理
地志学 应用地理学
文 化 地 理 政 治 地 理 计 量 地 理
人文地理学
聚 落 地 理
乡 村 地 理 社 会 地 理
地 图 学
RS GIS
与
地理学学科体系图(一)
本课程的结构
绪论 相关概念和区位影响因素 区位理论
GIS与经济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 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
工具、方法和技术;从学科的角度,GIS是在 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 体系; 从功能上,GIS具有
经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 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研究人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而“经济” 只不过是一个 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己。 一般经济分析考虑的是0维空间的问题(增长点) 经济地理问题考虑的是2维空间的问题(地域空间、 区域分异、空间变化)
十八大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新型城镇化列为六大任 务之一。 问题:目前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的城镇 化,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改革户 籍制度,把依附于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利开放给外来常住人口,这样的城镇化才有意 义。
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其权利是不对等的。对 土地用途的政府管制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结合在一起,使得城市化的进程成为政府掠夺 农民土地和城市剥夺农村的过程。如果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新型城镇化仍然避免不 了进一步扭曲。 使农民从“城市过客”到“城市主人”
1.时期: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
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 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 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苏格兰学者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1760 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 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未对学科的特点和性 质做出具体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