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4. 假性动脉瘤
<1>.造影过程中如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破口 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可形成假性动 脉瘤。穿刺点局部皮肤出现包块、渗血、肿胀。发生率为 0.3%~8.0%. <2>.观察包块大小、局部瘀斑范围的变化,并通过床旁 血管超声了解瘤的变化,监测双侧足背动的搏动情况及皮温, 继续患肢制动, 持续地给予 2 kg 盐袋压迫数天,根据血管超 声结果决定压迫时间。
下肢末端的温度、色泽情况(尤其抗凝治疗的,应观察皮肤、 黏膜情况,监测凝血功能并警惕出血的发生)
术后护理
•(二)、体位和下床
• 术后绝对卧床,穿刺侧肢体制动8h,24h后可下床活动 •特殊情况下需超过 24h 卧床的病人,叮嘱病人练习足部背屈
证腓肠肌的活动,有效的下肢运动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肺 栓塞的发生
三.禁忌症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
剂)。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4. 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四.术前护理及准备
• 心理护理:这一点尤其重要。DSA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治疗
术,病人往往存在恐惧心理,护士做好沟通工作,使病人情 绪平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人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增加其术后的适应性。
四、并发症的护理
• • • • • •
1.穿刺部位血肿 2.深静脉血栓 3.出血 4.假性动脉瘤 5.尿潴留 6.疼痛
1 .穿刺部位血肿
是脑血管造影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 4.2%。 对于小的血肿直径< 10 cm 可以不予处理,几天后可消退, 对大的血肿直径> 10 cm,24h后给予热敷,如有压迫神 经症状应手术切开或作减压止血处理。
•常规护理: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术前帮助病 •术前准备:
给病人穿病号服、备皮(脐下至大腿上1/3,两 侧腋中线及双侧腹股沟区)、检查双侧足动脉搏动情况。
•了解病人的病情,写好护理记录单,做好交班。
五.术后护理
•(一)、病情观察
录
•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 • 2.侧双侧足背动脉,1次/15min,连续监测2h,监测血压,并记 • 3.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双 • 4.观察尿量(全麻未醒、局麻)术后饮水量应大于1500ml
公认为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
•。
二.适应症
•
1.颅内血管性病变 (1)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动脉瘤、 椎动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2)缺血性:颅内、颈内系统动脉狭窄,颅内静脉或静脉 窦血栓形成,烟雾病。
• •
2.颅内肿瘤脑膜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颈静脉球瘤、脑 胶质瘤 。 3.头颈部血管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颈动脉体瘤。
•
• 3.禁止腹压增高动作,避免排便用力,控制剧烈咳嗽。
术后护理
(四)、心理护理
由于术后长时间同一体位,患者绝对卧床24h,穿刺肢 体处僵直、制动。患者易出现腰 酸背痛,腹胀、尿储溜等不 适 ,给患者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损伤, 因此需要增加人文 关怀,提高护理质量,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桂萍 胡玉萍 吴亚娟 孙美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5.尿潴留
术后患者卧床,生理和心理上无法适应,精神紧张而造成 的,表现为腹胀,烦躁不安,血压增高,不愿多饮水等, 不仅容易引起穿刺点出血,也不利于造影剂的排泄,血压波 动还可以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可用温水 热敷腹部,并让患者听流水声音,以刺激患者排尿。
6.疼痛
卧床时间长,术侧肢体制动所导致。给患者腰背部垫软 枕并进行适当的按摩,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轴线翻身,以减轻 患者的不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2.深静脉血栓
形成术后早期。 患者多为老年人,长时间的制动和卧床 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因此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做双足主动背屈 90°运动,以加 快血流速度,术后第 2 天可抬高双腿,每2 h 做 20 次膝踝 关节屈伸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出血
大量肝素及术后的抗凝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影响, 术后可能发生不同部位的出血,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有 无牙龈出血及大便颜色穿刺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情况。 如发现情况及时告之医生处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神内ICU
张雪 刘书秀
2016年3月
概括
一 简介 二 适应症 三 禁忌症 四 术前护理及准备 五 术后护理 六 并发症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一.简介•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近几年来,神经科用于诊断
和治疗脑部血管疾病常用的一种介入手术方法。
•DSA显示的是造影剂充盈的血管官腔的空间结构,目前被
•病人往往会在术后出现烦躁,因此要给予适宜的镇静药物,
防止出血,并给予心理疏导。
术后护理
•
•
(三)、生活护理(舒适和功能体位)
1.给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协助患者饮食、 换衣、排便,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促进受压 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 2.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代谢。
参考文献 : 王云.经皮股动穿刺脑血管 DSA 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对策 郭召。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