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中医中药治疗
发表时间:2012-03-27T09:04:03.6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蔺超[导读] 为提高治愈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完整系统的治疗,更有助于消除疾病。
蔺超 (巴彦淖尔市中医院精神科 015000)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424-01 【摘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所以,为提高治愈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完整系统的治疗,更有助于消除疾病。
【关键词】精神分症癫病狂病辨证论治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学理论上归属于癫狂病证。
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善悲欲哭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但在临床症状上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
(一)癫证
1、痰气郁结
证候:精神抑郁,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妄见妄闻,生活懒散,喜静恶动,胸闷不舒,闷闷不乐,舌红苔腻,脉弦滑。
此期多为疾病早期,发展期,其病理病机主要为痰、气郁结,故治疗上主要给予疏肝解郁,涤痰通窍活血。
方药运用:柴胡6g 青皮10g 陈皮10g 郁金20g
胆星10g 半夏10g 枳实15g 木香10g
菖蒲10g 远志10g 白芍30g 丹参30g
当归10g 桃仁15g 红花10g
如有不寐加炒枣仁30g、琥珀2g(冲服)。
2、心脾两虚
证候:思维迟缓,生活懒散,意志减退,情感淡漠,心悸易惊,肢体困乏,言语无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此期多在疾病发展后期,久病必虚,也存在痰中夹实,治疗上给予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运用:党参15g 茯苓15g 茯神15g 炒白术12g
当归15g 丹参30g 木香10g 山萸肉15g
桃仁10g 红花10g 炒枣仁30g 五味子10g
生黄芪20g
以上各证类用药,均为一日一剂水煎,早晚服,30~60剂为1个疗程。
临床治疗癫病中,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可以联用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这样中西合用,可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二)狂病
1、肝郁痰火,上扰脑神
证候:发病较急,兴奋多语,狂躁不安,骂詈号叫,毁物伤人,妄作妄动,可在妄见妄闻,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滑数。
此期多见于突发早期,病因病机为痰火、痰热上扰脑神。
治法:清心泻火、豁痰、醒脑、安神
方药运用:生石膏120g(先下) 龙胆草10g 黄连15g 连翘10g
石决明60g(先下) 丹参30g 麦冬15g 天冬15g
礞石60g(先下) 远志10g 菖蒲10g 茯神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胆星10g 琥珀3g(冲服)
酒大黄15g
2、火盛伤阴、阴虚阳亢
证候:狂病时好时坏,热已较缓,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有疲备之象,虚烦不寐,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有剥裂。
此期多见于狂病日久,病因病机为心肝郁火,或阳明腑热久羁,耗津伤液,心肾失调,阴虚火旺,神明受扰。
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方药运用:生地30g 熟地30g 黄连10g 黄芩10g
玄参15g 白芍20g 知母1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远志10g 女贞子30g
狂病的治疗过程中,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加有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快速控制病情。
(三)癫狂病的康复治疗
1、精神疗法:移情易性等精神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癫狂的有效方法,如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保持光线明亮,这对保持患者智力,活跃情绪,增加社会接触和消除被隔离感有益。
勤更衣着,鼓励拜会亲友、谈心、读报、听收音机或看轻松娱乐性电视。
病房布置家庭化,以免医院的白色标志引起患者负性精神。
精织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对患者治疗和恢复十分有益。
2、加强护理:癫狂之病多由内伤七情而引起,注意精神护理,包括情志和谐,起居、饮食、劳逸调摄规律。
病人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操纵机械与危险性大的工作。
正确对待病人的各种病态表现,不应讥笑、讽刺,要关心、体贴、照顾病人,对其不合理要求应耐心解释,对其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
对重证病人的打人、骂人、自伤、毁物等症状,要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必要时专人照顾。
对拒食病人应寻找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劝导、督促,可喂食或鼻饲,以保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