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要点1、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做好材料的选样、送样工作:所有材料采购前,在公司合格分供方内选取三家以上的厂家,进行比较,并报甲方和监理审查、批准,有条件的、重要的材料,要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进场时做好材料复试和报验:材料进场时立即组织甲方和监理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对需进行复试的材料(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及时按规定取样复试和有见证取样,合格后连同其它材质证明资料,报送监理审验,批复后方可使用。
对进场的材料、半成品做好妥善保管:材料验收合格后,由材料科按不同类别进行入库、现场存放保管;做好标识,做好防火、防水等保护。
对使用中出现问题材料,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违章使用。
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按公司《物资管理程序》进行处置;由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签署降级使用、退场等处理意见。
验收合格材料的产品合格、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及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交资料员收集、整理、编目、归档。
2、采购质量控制工程要料总计划,由项目经理部施工员编制,主任工程师审核批准,项目各专业施工员根据工程要料总计划及施工进度要求,编写材料月度申请计划,工程部审核,生产主任批准,交物资部实施。
工程变更时应对要料总计划作相应调整。
工程需用材料设备申请计划应说明的要求包括:规格、型号、形式、式样、数量及其它准确表示方法。
规范、图样、甲方要求、检验规范的名称和技术资料。
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的更改,由原拟制人更改,报生产主任或主管工程师审批。
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由生产厂家提供材质证明及合格证。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商必须是合格分供方名册中的厂家。
3、甲供产品控制甲供产品由物资部和工程项目经理部仓库保管员接收保管并责维护保养。
甲供产品由物资部、项目经理部施工员会同甲方代表作开箱检查记录。
甲供产品必须随材料设备有开箱清单、技术资料、质保书和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和国家商检局商检报告。
接收甲供产品必须按原合同内容中供货清单办理手续,并做好文件记录。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1、预留预埋结构预留洞口根据结构留洞、套管图绘制相应洞口、套管检查表,供施工和检查使用。
钢管暗敷设钢管暗敷设工艺流程:配合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随工程进度密切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加强检查,杜绝遗漏,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看护。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暗配的电线管路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内的管子,离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净距必须不小于15mm。
进入配电箱、接线箱盒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一管一孔,箱盒严禁开长孔,不得用电、气焊开孔。
管径在20mm以下时,使用手扳煨管器煨弯,管径为25mm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煨弯。
切断管子时,断口处必须平齐不可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
埋地的电线管路严禁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基础时,必须加保护管。
管径在20mm以下的钢管连接时必须用管箍连接,管径在25mm 以上的钢管连接时,可采用管箍或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为连接管径的倍。
钢管用丝扣连接时,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采用通丝管箍,外露2-4扣。
钢管安装时,无弯时不大于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8m必须加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
暗埋在砼墙内的钢管外壁不用防腐处理,但必须除锈,暗埋于砖墙或其它墙内的钢管必须用防锈漆处理。
卫生器具安装卫生洁具安装的基本工艺流程:卫生器具依据器具所附安装图册要求进行,安装完后做好通水试验和成品保护措施。
3、配电箱安装工艺流程:在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时,如有分线盒,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
待箱体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保护地线压在明显的地方,并将箱调整平直后进行固定。
在电具、仪表接线安装完毕后,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调整无误后送电,并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部位、编上号,箱进箱一管一孔,当箱体上敲落孔不够时,用开孔器开孔;连接完毕做跨接地线,不能用箱体做为接地线的导体;箱体、管路连接固定好后,箱内清理干净,用盖板封闭,避免土建湿作业污染。
电箱全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
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零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零线与地线之间。
4、配管工艺流程根据设计图加工支架、吊架、抱箍铁件以及各种盒、箱、弯管,在多粉尘易爆等场所敷设管路,按设计和有关防爆规程施工。
弯管、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管弯管半径不小于管内径的6倍,有一个弯时,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
坚持样板制,通过样板引路形成各专业协调的标准化交叉施工工序。
固定方法采用胀管、预埋件焊接法、抱箍法。
盒、箱固定:采用定型盘、箱需在盘、箱下侧100-150mm处加固定支架,将管路固定在支架上,盒箱安装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管路敷设与连接管路敷设: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剌,镀锌层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应调直。
使用铁支架时,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严禁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管路连接:采用通丝管箍丝扣连接。
钢管与设备连接: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在干燥房屋内,可将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包扎严密。
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可在管口接头处加防水弧度后再进入设备。
管口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00mm。
吊顶内管路敷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顶板安装灯具配管时,应在顶板或地面弹线定位,吊顶有格块线条的,应按格块分均匀。
固定吊顶敷管时,潜入式灯头盒距灯箱小于,活吊顶敷管时,潜入式灯头盒距灯箱小于1m,以便于检查维修。
镀锌钢管跨接地线采用专用接地卡连接。
5、管内穿线工艺流程:选择导线: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导线规格及型号。
相、零、地的颜色加以区分,黄绿双色-地线,兰色-零线穿带线:带线受阻时,用两根钢线同时搅动,使两根钢线的端头相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清扫管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杂物等。
放线、断线:放线前根据设计施工图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
放线时导线置于放线框架或放线车上。
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cm。
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
出户导线预留长度应为。
共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考虑导线截面大小,根数多少将导线与带线进行绑扎,绑扎处做成平滑锥型状便于穿线。
管内穿线:穿线前检查管内加装护口是否齐全,两人配合一拉一送。
管路较长,转弯较多时,在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截面大、长度长的导线考虑机械牵引。
导线连接:导线自缠绕5-7圈,用焊锡焊满,用橡胶和绝缘胶布包缠。
压线帽连接必须采用专用的压线钳。
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
绝缘摇测使用摇表摇测线路,照明回路使用500V 摇表、线、相、零、地摇测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Ω(兆欧)。
动力线路采用1000V 摇表,线、相、零、地摇测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 Ω(兆欧)。
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把资料存档。
6 、电缆线路敷设工艺流程敷设前要检查所敷设电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例行外观检查和各项试验。
1KV 以下电缆,用1KV 摇表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 Ω,合格后方可敷设。
电缆穿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
并做好封闭措施,防止水从套管内流入下层房间内。
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择安全方便的适当位置安装,必须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妥当。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线路较长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
水平敷设: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
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35mm。
垂直敷设: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
敷设时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
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
所挂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电缆头和中间头制作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一次完成。
在电缆敷设前,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措施。
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
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
7 、电气器具安装工艺流程开关插座安装工艺流程灯具安装工艺流程有吊顶的灯具或重量超过3千克的灯具,必须在顶板上加独立的吊杆,承担灯具全部重量,不得使吊顶龙骨承受灯具荷载。
凡安装距地高度低于或等于的灯具其金属外壳必须连接保护地线。
灯具、插座安装牢固端正,位置美观正确。
所有吊顶上灯具排列有规律,依据装饰专业图与风口等保持间距,整齐划一,保证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成排安装的灯具中心线允许偏差5mm。
灯具、配电箱安装完毕后,对每条支路进行绝缘摇测,阻值大于Ω并做好记录后,方可进行通电试运行。
开关、插座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与灯位相对应,同一房间内开关方向应一致;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插座高度差小于5mm,成排安装高度应一致,高度差小于2mm。
8、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流程利用主筋做引下线时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断接卡子或测试点,采用暗装,同时加盖,并做好接地标记;被利用来做引下线的主筋必须做有明显的标记,焊接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根据设计要求主筋引上屋面,接地线甩出屋面米,便于避雷网连接;所有的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缺陷。
焊接处的药皮敲净;楼内的金属管道(含给排水管),电缆金属护套及金属门窗等就近与接地系统焊接连通。
接地系统中的所有焊接点(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均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避雷带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误差3mm,但全长误差不得超过10mm。
避雷带水平固定间距不大于1m(砼支座不大于转角处固定间距不大于,各间距布置均匀,美观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