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法15-17章总结

专利法15-17章总结

第十五章专利权的内容第四节专利权的限制(二至七为实施中的限制)一、专利的保护期(时间限制)1、我国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为20年,自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2、我国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10年,自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

思考:关于药品的保护期问题二、首次销售首次销售,亦称权利用尽,指当专利权人自己制造或者许可他人制造的专利产品上市经过首次销售以后,专利权人对这些特定产品不再享有任何意义上的支配权,即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再转让或者使用都与专利权人无关。

《专利法》69条规定: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注:平行进口合法化三、善意侵权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注:行为的范围仅限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并非认为善意侵权不是侵权,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权。

四、先行实施先行实施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制造与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或者使用与专利技术相同的技术,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准备的,依法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项技术。

注:先行实施权的范围仅限于在原有范围内制造或者使用;此处所称的先行实施仅指在申请日前尚处于秘密状态的先行实施,即专利技术未被公开。

五、临时过境临时过境是指当交通工具临时通过一国领域时,为交通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设备或装置中使用有关专利技术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六、非营利实施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技术的行为,即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或是为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演示专利技术方案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七、为行政审批而实施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第五节专利实施许可一、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就转让方将其特定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移交受让方所订立的合同。

注:发生于授予专利权之前二、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就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权移交受让方所订立的合同。

专利权转让合同依照法律应当向专利局登记公告之后才能对抗第三人。

三、专利实施许可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指专利权人或经专利权人授权的人作为一方许可另一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技术所订立的合同。

在合同生效后专利权仍在专利权人手中,被许可人只享有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实施权。

1、按照被许可人享有实施权的排他程度分类,可分为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

(这三个具体概念没讲,看一下即可)独占实施许可是指在独占实施许可有效期间,被许可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专利权人本人,都不得实施该项专利。

排他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权利仅仅授予某一位被许可人,在该实施许可有效期间,专利权人不得再度许可任何第三人实施该项技术,但专利权人本人仍保留实施权,即专利权人本人仍可以实施该项专利的许可方式。

普通实施许可的被许可人则不享有任何意义上的专有实施权,专利权人不仅自己可以实施专利,而且还可不受限制地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

2、主许可与分许可(了解即可)根据发放专利实施许可的人是否是专利权人,可以分为主许可和分许可。

主许可是专利权人自己颁发的专利实施许可,分许可是由被许可人根据专利权人在主许可中的授权再向他人颁发的专利实施许可。

分许可从属于主许可,如果主许可中没有特别授权,则不能发放分许可。

3、交叉许可是指专利权人之间相互交换自己专利的实施许可而达成的一种许可方式。

4、强制许可(重点)指在法定的特殊条件下,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他人可在履行完毕法定手续后取得实施专利的许可,但仍应向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实施许可费。

施行强制许可的情形:1、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2、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3、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4、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5、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注:未充分实施其专利,是指专利权人及其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的方式或者规模不能满足国内对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需求。

取得专利权的药品,是指解决公共健康问题所需的医药领域中的任何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包括取得专利权的制造该产品所需的活性成分以及使用该产品所需的诊断用品。

强制许可的限制条件:1、对于强制许可涉及的发明创造为半导体技术的,其实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和上述第2种情形;2、除第2种、第4种的情形外,强制许可的实施应当主要为了供应国内市场;3、在第1种、第5情形下,申请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以合理的条件请求专利权人许可其实施专利,但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许可。

其他须注意的问题:1、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2、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

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3、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4、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处理使用费问题。

付给使用费的,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5、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5、政府征用许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第十六章专利权的主体第二节职务发明人及其所在单位一、从发明创造与单位的关系来看:1、职务发明创造,即职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2、自由发明创造,即发明人在其职务以外,完全独立靠自身能力完成的发明创造;3、从属发明创造,即职工并非履行职务或执行单位指令,但却利用了单位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标准1、以单位的业务范围来划分,即凡属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有关发明创造,均认为是职务发明;2、以完成发明创造是否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3、以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是否是业余时间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的标准;4、以单位是否立项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5、依照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合同所约定的范围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

三、我国法律职务发明创造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只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执行本单位任务包括: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物质条件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注:关于从属发明创造的问题。

我国法律把主要是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划为职务发明创造,其他则为非职务发明创造。

如何判断“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发挥关键性作用,且发明人为就此支付费用。

自然人和单位也可共同申请专利权。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三节专利权的归属一、自由发明指发明人完全独立地依靠自己的智力劳动以及设备、资金等外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共同发明1、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2、必须存在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共识或合意;三、职务发明(见前一节)四、委托发明以合同方式委托他人完成的发明创造。

依合同约定来确定专利权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权利归属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即受托方。

第十七章专利权的保护第一节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一、权利范围的界定1、权利要求书是界定权利范围的法律文件;2、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3、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4、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5、理解和解释权利要求的方法:(1)中心限定指在理解和解释权利要求的范围时,以权利要求所陈述的基本内核为中心,向外作适当的扩大解释。

这种方法使得专利权的范围不局限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含义,可以较好地覆盖专利方案的全部实质性特征。

这种方法导致专利权的权利边界模糊,有利于专利权人,但却对公众不公平。

(2)周边限定指在理解和解释权利要求时,只能严格地按照权利要求书的字面含义来进行,不允许任何扩大解释。

这种方法可以相对清晰地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但提高了对专利代理人的要求。

(3)折中主义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