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

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

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第一学期(36学时)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第四节古乐器第五节音阶的形成作品欣赏:1.埙曲《哀郢》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第六节音乐思想作品欣赏:1.琴曲《流水》第三章秦、汉时期(6课时)(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乐府第三节鼓吹第四节相和歌第五节百戏中的乐舞第六节乐器的发展第七节音乐理论成就作品欣赏:1.琴曲《广陵散》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课时)(公元220——公元589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文化的交流第三节音乐思想第四节清商乐第五节古琴音乐第六节歌舞戏第七节乐器第八节乐律学成果作品欣赏:1.琴曲《酒狂》2.琴曲《胡笳十八拍》3.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6课时)(公元581——960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宫廷燕乐第三节民间俗乐第四节音乐理论第五节记谱法第六节音乐机构第七节着名音乐家第七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作品欣赏:1.琴歌《阳关三叠》2.琴箫合奏《梅花三弄》第六章宋、元时期(6课时)(公元960——1368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市民音乐的勃兴第三节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第四节说唱音乐第五节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第六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第七节乐律学的重要成果第八节音乐论着作品欣赏:1.郭沔《潇湘水云》2.琵琶曲《十面埋伏》第七章明、清时期(4课时)(公元1368——1911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戏曲的发展第三节民间歌舞、说唱第四节器乐的发展第五节重要曲谱1.江南丝竹《三六》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公元1912——1989年)第八章中国近代音乐(8课时)(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2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一、西洋音乐的传入二、学堂乐歌的兴起作品欣赏:(2课时)1.《中国男儿》2.《光复纪念》第三节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1.沈心工2.李叔同作品欣赏:(2课时)1.《兵操》2.《竹马》3.《送别》4.《春游》第四节京剧的发展作品欣赏:(2课时)1.《红灯记》中的片段2.《智取威虎山》中的片段3.《沙家浜》中的《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第九章中国现代音乐(14课时)(公元1949年—公元1989年)(2课时)第二节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第三节声乐创作(4课时)一、城市小调二、群众歌曲三、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四、少年儿童歌曲五、合唱音乐作品欣赏:城市小调:1.《满江红》2.《苏武牧羊》工农革命歌曲:1.《工农联合起来向前进》2.《共产儿童团歌》群众歌曲:1.《五四纪念爱国歌》2.《大刀进行曲》3.《游击队歌》4.《八路军军歌》5.《到敌人后方去》6.《咱们工人有力量》抒情艺术歌曲:1.《问》2.《卖布谣》3.《教我如何不想他》4.《长城谣》5.《玫瑰三愿》6.《日落西山》7.《松花江上》8.《嘉陵江上》9.《在那遥远的地方》10.《卖报歌》11.《歌唱二小放牛郎》合唱:1.《黄河大合唱》2.《在太行山上》3.《长恨歌》第四节器乐创作(4课时)一、刘天华,阿炳的二胡、琵琶曲创作二、钢琴和其它器乐独奏音乐三、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曲创作作品欣赏:独奏音乐1.《光明行》2.《二泉映月》3.《大浪淘沙》4.《牧童短笛》5.《渔舟唱晚》合奏音乐1.《春江花月夜》2.《森吉德玛》第五节歌剧、舞剧、秧歌剧和电影音乐(2课时)一、歌剧、舞剧、秧歌剧音乐二、电影音乐作品欣赏:(2课时)1.《麻雀与小孩》2.《小小画家》3.《可怜的秋香》4.《兄妹开荒》5.《白毛女》6.《渔光曲》7.《毕业歌》8.《义勇军进行曲》9.《铁蹄下的歌女》10.《天涯歌女》11.《四季歌》第六节音乐论着和音乐美学思想一、音乐论着二、音乐美学思想第十章中国当代音乐(14课时)(公元1989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声乐创作(4课时)一、歌曲创作二、合唱音乐作品欣赏:群众歌曲:1.《歌唱祖国》2.《学习雷锋好榜样》3.《我们走在大路上》抒情艺术歌曲: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2.《我为祖国献石油》3.《马儿啊,你慢些走》4.《唱支山歌给党听》5.《玛依拉》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7.《乌苏里船歌》8.《北京颂歌》9.《打起手鼓唱起歌》10.《祝酒歌》11.《在希望的田野上》12.《我和我的祖国》13.《我爱你塞北的雪》通俗歌曲:1.《清晨我们踏上小道》2.《乡恋》3.《请到天涯海角来》4.《让世界充满爱》合唱音乐:1.《祖国颂》2.《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第三节器乐创作(6课时)一、器乐独奏音乐二、器乐重奏、合奏及管弦乐作品作品欣赏:独奏音乐:1.《喜相逢》2.《姑苏行》3.《江河水》4.《彝族舞曲》5.《战台风》6.《新疆舞曲》7.《庆丰收》重奏音乐:1.《春天来了》合奏音乐:1.《翻身的日子》2.《丰收锣鼓》管弦乐及大型音乐作品:1.《红旗颂》2.《梁祝》3.《黄河》4.《草原小姐妹》5.《嘎达梅林》第五节歌剧、舞剧、歌舞和电影音乐(4课时)一、歌剧音乐二、歌舞,舞剧音乐三、电影音乐作品欣赏:歌剧音乐:1.《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2.《红珊瑚》中的《海风阵阵吹杀人》3.《江姐》中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4.《洪湖赤卫对》中的《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舞剧音乐:1.《白毛女》中的《序幕》2.《红色娘子军》中吴菁华的"主题"音乐3.《沂蒙颂》中的《我为亲人熬鸡汤》电影音乐:1.《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2.《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红日》中的《谁不说俺家乡好》4.《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5.《阿诗玛》中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教学建议及说明:大纲中的课时分配不绝对,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