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统合训练课程(二)
记忆力训练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不仅认识到的事物的映像能保存在人的头脑中,而且体验过的情感及作过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保存在人的头脑中。
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
2、记忆过程
识记:无意识记(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有明确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且采取一定方法的识记)
保持和遗忘: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遗忘是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会逐渐减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再认和回忆:再认: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即原刺激出现,能认出来回忆:感知过的事情没有出现,但由于某种需要而能呈现出来
二、记忆的类型及规律
1、从记忆保持时间的角度: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长久保存)
2、从主题参与角度: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
3、从记忆内容角度:陈述性记忆(如人名、地名,如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等)
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三、记忆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婴幼儿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2岁左右的儿童的想象基本上是记忆的简单加工,婴幼儿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容易区分。
3、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婴幼儿学习语言也要靠记忆。
4、记忆与情感、意志的发展:婴幼儿记忆的发展影响他们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四、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3个月婴儿已具有一定线索提示下产生记忆的能力,1岁婴儿产生了主动提取眼前不存在客体的意向,2岁以后婴儿产生了有意地回忆以前发生的事件的能力。
2、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效果优于有意记忆,3岁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不会进行有意识记。
3岁之后,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这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承认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成人经常向他们提出记忆任务;另一特点是有意识记依赖于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②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言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形象记忆包括运动记忆、情绪记忆。
③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效果好。
4岁以后,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此时,他们不再以机械记忆为主了。
3、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记忆的整体水平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儿童记忆策略直接影响记忆的实际表现。
②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儿童的有意识记明显发展,但识记任务往往由老师会家长提出。
③意义识记明显占优势。
④抽象材料的记忆水平显著提高。
⑤记忆训练能获得更佳效果。
五、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1、目的明确是记忆的保障
2、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3、兴趣是记忆的良师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
5、帮助儿童掌握记忆的方法:归类记忆法、协同记忆法、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相结合、形词结合法、记忆游戏法
六、儿童记忆训练
1、物象记忆法
2、联想记忆法: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3、谐音记忆法
4、复习记忆法
5、材料记忆法:图文联想阅读训练、想象体味记忆训练、字词卡片记忆游戏训练、数学记忆游戏训练、课文理解记忆训练
七、记忆力训练教具列表
呀!这是什么
COCO猴
记忆棋
色彩对对碰
图像记忆
肖像记忆
数字记忆
译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