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2017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2017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简介
概况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教授担任基地主任。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中国国内第一个挂牌的国际汉语推广基地,以培养国外本土化汉语师资为主要任务。

基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优势、丰富的海外资源,搭建了由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平台,以高标准的学历培养、优质的进修课程,雄厚的研究力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作为独立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基地积极探索在国内外培养适应本土化需求的汉语师资的新方式,打造了国内唯一一支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的师资队伍。

中外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实况观摩、教学实习等,得到了良好的从事本土化汉语教学的训练。

至今已有377名中外研究生顺利毕业。

由于基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出色表现,2009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期检查获得“优秀”;2012年获得首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2013年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中获得了唯一的“优秀”;2013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获批上海市示范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研究是基地的重点工作,受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基地开展了培养方案、评估标准等10多项研究、调查工作,为专业建设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咨询意见,成果基本上都得到了采纳。

基地多次召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国内的专家、学者就国际汉语教育问题展开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探讨,《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第1、2、3辑已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5年正式出版。

基地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专职培训师队伍,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上成果突出,已培训国家公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国内汉语教师一万余人,形成了学分化、等级化、层次化的立体培训体系,为国内外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汉语“种子教师”。

基地教职员工牢记“让世界听懂中国的语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口号,完成了国家汉办各部门委派的出国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选拔、汉语教学专家组的出国派遣等重大项目。

培养特色
1.牢牢把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向,准确定位,探索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2.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将我校打造成汉语国际推广“种子教师”的人才培养高地。

导师团队
张建民、顾伟列、叶军、周晓霞、丁安琪、周勇、毛世桢、刘承峰、包文英、高艳、华霄颖、肖路、朱康、陶健敏、兰晓明、赵庸、俞蓓、马国彦、高慧宜、张玲平、何晓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