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领导科学》大作业《现代领导科学》 A一、名词1、领导:一,是名词意义上的领导,用来担当领导的人,具体而言,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中具有一定职位和职权的高层管理者;二,是动词上的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依托个人影响力或组织赋予的权威,为了完成公共管理使命而在特定的管理情境下制定战略、作出决策、提高绩效、实现目标的行为和过程。
2、领导用人:就是指合理地使用人才,即把每一个人安排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领导体制:是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体系的总称。
4、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二、简答1、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理由有三:其一,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这种实践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产生领导科学的土壤和源泉;其二,领导工作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非其他学科所能代替;其三,领导工作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学问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学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
2、简述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
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本质区别在于方式方法的不同。
经验决策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个体,而科学决策是集体智慧的产物;经验决策主要凭借决策者的主体素质,科学决策则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经验决策带有直观性,而科学决策不排斥经验,但注重在理论的指导下处理决策问题。
因此,应该把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3、简述现代领导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基本内容。
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政治品德素质政治品德素质是确保领导者在政治上合格的要素,是一个领导者在政治问题上的道德品质,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生命线”。
二、文化知识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素质是现代领导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者适应复杂多变和高标准的领导工作要求所应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
三、工作能力素质工作能力是一个人的技能、智能和体能的综合体现。
从人才学的角度讲,知识、能力、业绩是构成人才的三要素。
三要素之中,能力是本质的要素。
领导者如果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就不能胜任领导工作。
四、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领导者个人的性格、气质、意识、情感价值观等心理要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工作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条件。
正如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伏尔泰说的,“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性格。
”领导者不是神,与其他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但当好领导,必须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没有良好的心理,是难以卓有成效的开展组织管理工作的。
五、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列宁说:身体是革命的资本。
因为任何一项领导工作,都是艰苦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均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都需要有健全的体魄来支撑,有充沛的精力来应付。
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即使有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也会觉得力不从心,无法领导和指挥被领导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综上所述,现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工作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这五个方面。
这些素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论述目前我国领导体制存在哪些弊端?如何加以不断改革、完善?弊端:一权力过分集中:⑴权力过分集中的表现;⑵权力过分集中的危害;⑶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因。
二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为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问题。
组织层次是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管理幅度是横向组织的管理控制跨度,即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管辖的人员数目。
组织中的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反之,较小的幅度则意味着较多的层次。
三领导法规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缺少完备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法规与负责制。
二是缺少完善的行政领导管理法规。
至少应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部分社区管理职能划归企业。
第二,政府将一部分职能转给社会中介组织。
第三,提高政府权力运行的有效性。
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按照统一原则,要围绕政府职能运行实行两个“统一”:一是统一领导。
二是统一职能目标。
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第二,理顺政府内部的职权关系。
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第一,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管理职能分离;第二,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分开;第三,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案例分析丙吉是汉宣帝时著名的宰相。
一次丙吉出门巡视,碰到一群人在路上斗殴,手下的人以为丙吉要管,不料他象没看见一样照旧走自已的路。
走了不远,当他看到一群牛在路上累得口吐白沫时,却立即停车向赶牛人细察因由。
随从对丙吉的这一做法困惑不解,于是问他是何道理。
丙吉答到:那群人斗殴,自有地方官吏惩治。
丞相的职责在于管理官吏,不能被小事缠绕,所以我不过问。
现在正值春耕季节,天气还不很热,可牛走路还口吐白沫,我担心的是不是节气失调。
风调雨顺才会国泰民安,像这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才是本职所忧虑的,所以要过问。
试从现代领导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丙吉的做法是否妥当?妥当。
管理者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自己的职能,不能越位,不能错位,也不能缺位和落位。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现代领导科学》 B一、名词(1、领导者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2、科学决策科学的决策过程是决策领导、专家与实际工作者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决策的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决策过程。
参与科学决策的主体一般有以下五个:决策领导,决策助手,决策专家,学科专家,实际工作者和广大群众。
在科学决策过程中,上述五个决策主体缺一不可。
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环环相连,共同构成科学决策运行的动态系统。
3、领导效能考评测定:测定领导效果就将领导行为所引起的组织状态改变、组织环境改变,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改变等等与预定的目的相对照。
效果测定是整个领导效能考评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环,没有这个环节,后面要进行的评价工作就会失去客观的依据。
4、一长制:授予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领导人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广泛权力,同时规定其对工作结果应负的个人责任,目的是为了加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把领导者管理的坚决性和群众参加管理协调地结合起来。
二、简答1、简述领导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工作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其根本任务是揭示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领导活动的规律。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这种实践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产生领导科学的土壤和源泉。
2、简述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
也称为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或称为知人识人的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
人才选拔:是指领导者依据一定的人才标准,考察、识别和挑选人才的过程。
3、简述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
是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体系的总称。
三、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对领导效能进行全面、科学地考评?(1)目标考评法。
目标考评法,是根据领导责任目标进行考评,包括实施目标的进度、措施及其实现的程度。
要使目标可考评,首先应该规定一系列数量指标,使之能够计量和运算。
对那些不宜用数量表示的目标,可以揭示它的质的规定性。
尽管许多目标不宜或无法用数量表示,但大多数质量是可以考评的。
另外可以通过详细阐明目标的质量、特征、完成日期和途径来提高其可考评程度。
目标考评法的基本内容是以预定目标为尺度,测量目标实现情况,通过比较两者间的差距,对领导者作出一定的评价。
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领导目标的正确性。
其二是领导口标的实现程度,即领导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2)民意测验法。
民意测验法就是通过投票、对话和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群众对领导者的反映和评价,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领导者作出相应的评价。
民意测验作为一种调查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调查方法。
民意测验法主要有:投票法、对话法、问卷法。
(3)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实际上就是由那些具有领导专业知识和测评专业知识的人对领导者进行测评。
首先,测评者掌握了领导知识,可以超越普通人对领导活动规律的认识,用“内行”的眼光来看待被测评的领导者。
其次,测评者由于没有直接参加被测评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因此能够摆脱利害关系的纠葛,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评价被测评者。
再次,测评者拥有测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测评专家,因此能够保证在进行测评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方法测评领导者。
(4)模拟考评法。
模拟考评法是把被测评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他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来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依据这些观察对他们作出一定的评价。
模拟测评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领导测评方法,主要有情景模拟测评和文件处理测评。
(5)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包含调查与研究两个阶段。
调查就是搜集信息了解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研究就是分析调查获得的材料,从而取得对调查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调查是基础;研究是目的。
领导测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对被测评领导者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测量即为调查阶段,评价则是研究阶段。
调查研究既是领导测评的基本过程,又是领导测评的基本方法。
(6)比较测评法。
比较测评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被测评人员而确定其各自优劣顺序或好坏的测评方法。
不同领导者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相对容易地对他们作出评价。
比较测评法主要有代表比较法和相对比较法。
(7)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就是运用数学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对通过调查获取的有关领导者的各种数据及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形成定量的结论。
统计分析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现代科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精确和客观的测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