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发声体的振幅大小决定声音的音调
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D.利用超声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
2.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声源产生噪声
D.以上方式都有
3、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B.振幅C.音色D.节奏
4.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
A.给狗喂食
B.以手示意
C.用灯泡指
D.用超声波
5.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的情况,这是因为()
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振幅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7、当一名同学用锤头敲打一下长铁管的一端时,另一名同学在另一端会先后听到两次声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B、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播的
C、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D、这是那位同学的幻觉,只会听到一次声音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9.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10、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安装透明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11.如图所示,将一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瓶内,拨通该手机时能听到其发声且屏幕闪烁.现逐渐抽出玻璃瓶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但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密封的玻璃瓶能阻止电磁波的传播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抽出瓶内空气后,手机停止了振动发声
D.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二、填空题
13、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大。
14、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号。
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5、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他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16.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填序号)
17、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18.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把鱼群赶到一定的方向去,以利于捕捞,这是利用了水能够______的原理。
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______的知识。
.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有3个相同的玻璃瓶里都装有水,且水面高度不同.小李和小华两个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其中小李用嘴贴着瓶口往里面吹气,而小华对瓶进行了敲击.根据所学的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使瓶产生的声音的声源是(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柱”),发出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选填
“甲”“乙”或“丙”);
(2)小华使瓶产生的声音的声源是(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柱”),发出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下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计算题
21.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
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
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5、DCCDC 6-10、ACCBD 11-12、BA
二、填空题
13、音色响度
14、10500 不能
15、音色空气
16、①②③④
17、音色超声波
18、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
三、实验题
19、(1)空气柱甲(2)瓶和水柱丙
20、乙、丁甲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丙能说明音调与振动频率关系
四、计算题
21、880m 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