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目录一、厌氧的生化调试 (4)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4)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4)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4)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5)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 (5)2. 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 (5)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 (5)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 (6)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 (7)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 (7)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 (8)4. 厌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1)二、好氧的生化调试 (13)1. 好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13)1.1 好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13)1.2 好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13)1.3 好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13)1.4 好氧生化调试备料 (13)2.好氧的生化调试 (14)2.1主要控制条件 (14)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 (14)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15)3.好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5)4.日常运行管理 (16)一、厌氧的生化调试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
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
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
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
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
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图一厌氧的生化调试原理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根据厌氧生化调试工艺原理,需要测量的有:pH值,COD,温度。
根据工艺原理,所需测量仪器为:COD检测仪、NH3-N检测仪、pH检测仪、BOD检测仪、DO检测仪、温度计、潜水泵(配软管)、SS。
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完成厌氧的生化调试需要2-3人,其中各人分工为:一人负责检测,检测内容包括pH值,COD,温度等;一人负责调试巡查,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一人负责调水,进水量的控制和污泥量的控制。
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菌种,营养液(葡萄糖、N、P等),Na2CO3等。
2.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1)温度。
厌氧废水处理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
迄今大多数厌氧废水处理系统在中温范围运行,在此范围温度每升高10℃,厌氧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
中温工艺以30-40℃最为常见,其最佳处理温度在35-40℃间。
高温工艺多在50-60℃间运行。
在上述范围内,温度的微小波动(如1-3℃)对厌氧工艺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温度下降幅度过大(超过5℃),则由于污泥活力的降低,反应器的负荷也应当降低以防止由于过负荷引起反应器酸积累等问题,即我们常说的“酸化”,否则沼气产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生,与此同时挥发酸积累,出水pH下降,COD值升高。
注:以上所谓温度指厌氧反应器内温度(2)pH。
厌氧处理的这一pH范围是指反应器内反应区的pH,而不是进液的pH,因为废水进入反应器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进液的pH值。
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
对pH值改变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酸的形成,特别是乙酸的形成。
因此含有大量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糖、淀粉)等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迅速降低,而己酸化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上升。
对于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由于氨的形成,pH会略上升。
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会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
pH值是废水厌氧处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厌氧处理中,水解菌与产酸菌对pH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大多数这类细菌可以在pH为5.0-8.5范围生长良好,一些产酸菌在pH小于5.0时仍可生长。
但通常对pH敏感的甲烷菌适宜的生长pH为6.5-7.8,这也是通常情况下厌氧处理所应控制的pH范围。
厌氧反应器内pH控制在6.8-7.2之间为最佳。
进水pH条件失常首先表现在使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表现为沼气产生量降低,出水COD值升高),即在产酸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个阶段的协调平衡丧失。
如果pH持续下降到5以下不仅对产甲烷菌形成毒害,对产酸菌的活动也产生抑制,进而可以使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而对此过程的恢复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pH值在短时间内升高过8,一般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就能很快恢复活性,整个厌氧处理系统也能恢复正常。
(3)有机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
有机负荷的变化可体现为进水流量的变化和进水COD值的变化。
厌氧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取决于产酸和产甲烷速率的相对平衡,有机负荷过高,则产酸率有可能大于产甲烷的用酸率,从而造成挥发酸的积累使pH迅速下降,阻碍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可导致“酸化”。
而且如果有机负荷的提高是由进水量增加而产生的,过高的水力负荷还有可能使厌氧处理系统的污泥流失率大于其增长率,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出来的。
一方面,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性,从而增加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系统中能拥有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又不能超过一定限值,通常采用UASB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废水时,为形成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内的上升流速一般不低于0.5m/h。
(4)微量元素。
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
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
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
细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5)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
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⑴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投入的接种污泥一般为绝干污泥,按照进水量的10%-20%投加。
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7.0~7.5之间。
⑵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0.3kgCOD/(m3·d)。
⑶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
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1:4。
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
⑷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
当厌氧池出水pH<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
⑸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
每次提高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
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
⑹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⑺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泵。
⑻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7.5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
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
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案例通过UASB厌氧反应器来进行调试,下面具体介绍UASB厌氧反应器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
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UASB厌氧反应器启动分为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
初次启动指用颗粒污泥以外的其它污泥作为种泥启动的一个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二次启动是指使用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需注意问题如下:1、进水负荷。
二次启动的负荷可以较高,一般情况下最初进液浓度可以达到3000mg/l到5000mg/l,进水一段时间后,待COD去除率达80%以上时,适当提高进水浓度。
相应流量不宜过高。
在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提倡低流量、低负荷启动。
2、进水悬浮物。
进水悬浮物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严重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其积累量大于微生物的增长量,最终导致厌氧污泥的活性大大下降,因为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
3、进水种类的控制。
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需严格控制,通过驯化可以处理一些难处理的污污水,例如提取的洗柱水,但在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启动期间,此类水不能进入,否则将大大延长启动时间。
在启动过程中我们也应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对启动期间的厌氧反应器进水作出相应的选择。
4、颗粒污泥的观察。
启动期间需定期从颗粒污泥取样口提取污泥样品,观察颗粒污泥的生长情况,结合进出水COD值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做出判断。
5、出水pH值。
对出水pH值做出相应记录,pH值低于6.8时需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调整进水负荷、必要时投加纯碱),为启动成功提供保障。
6、产气、污泥洗出情况。
及时与热风炉了解沼气的产出情况,产气量小时从进水负荷、温度、颗粒污泥形成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7、进水温度。
控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在34-38℃之间,通过调节进水温度使24h内温差变化不得超过2℃。
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3.2.1 污泥颗粒化的意义颗粒污泥即我们常说的厌氧污泥,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微生物固定化的一种形式,其外观为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黑色颗粒。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污泥呈多孔结构,表面有一层透明胶状物,其上附着甲烷菌。
颗粒污泥靠近外表面部分的细胞密度最大,内部结构松散,粒径大的颗粒污泥内部往往有一个空腔。
大而空的颗粒污泥容易破碎,其破碎的碎片成为新生颗粒污泥的内核,一些大的颗粒污泥还会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易释放出去而容易上浮,以至被水流带走,只要量不大,这也为一种正常现象。
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形成的过程称之为颗粒污泥化,颗粒污泥化是大多数UASB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
污泥的颗粒化可以使UASB反应器允许有更高的有机物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厌氧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其实是一个完美的微生物水处理系统。
这些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与水系统分离并实现菌体增殖,通过这种方式污水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