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血肉筑长城鲁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血肉筑长城鲁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1919年间,清朝是在哪几场战争中被一步步打垮的?
据材料二,卢沟桥在哪一年被谁“绑架”的?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仔细看图或者回忆所学知识,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依据图二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长城”指的是什么?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摘自《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
材料三: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摘自北师大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韩国为了预防朝鲜的军事行动,要求美国在自己本土上部署“萨德”导弹,因为韩美是军事同盟。“萨德”导弹属于一种维护韩国自己的安全防御系统。但是“萨德”的覆盖范围太大了,对中国也同样造成了威胁,所以中方反对韩部署“萨德”导弹。中国因为反对“萨德”导弹,对韩国进行一些制裁,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损失,尤其是韩国国内一些跟中国有外贸合作的商人反对部署“萨德”。
材料二: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三: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大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防建设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同国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全体军民共建国防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请读图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首都蒙遭劫难是国之大耻。请写出1900年至20世纪上半期,外国侵略军先后攻占的我国首都的名称。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这说明了什么?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港澳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请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守住良知】材料五: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
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誓死抗战】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下图是1945年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票面的邮票,邮票上民国纪年已经模糊,请你推断应该是民国几年( )
A、33年
B、34年
C、35年
D、36年
【答案】:
【解析】:
பைடு நூலகம்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______大败日军,消灭日军1万多人。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图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图二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探索到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那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图三中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图四中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900年以来的百年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的历史。请回答:
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在“文革”时期我国国防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两例说明)
国防建设是每个国家重视的任务之一,面对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及复杂的周边局势,中国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
【答案】:
【解析】:
【抗争篇:识人类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揭穿谎言】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两幅图反映了重庆人民在哪两个方面的贡献?
【答案】:
【解析】:
根据如图所示简图回答问题.
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
【解析】:
图说历史。图片是诠释历史的方式之一,它印证了历史的发展。如图是小明同学收集的有关中国共产党探索发展史的四张图片,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答案】:
【解析】:
“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1)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协助下,于广州创办“______”。(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3)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______和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的仪式。你认为这一仪式应该发生在哪一年( )
A、1895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9年
【答案】:
【解析】:
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血肉筑长城鲁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
【解析】: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布战役预备命令:“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之后,八路军开展的“较大胜利的胜利”是( )
""
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
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
【答案】:
【解析】:
中华民族具有反抗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精神。请回答:
请列举明清时期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我国东南地区领土主权而采取斗争的两个事例。
在抗日战争这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请分别列举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