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词的愁与梦
广电1302 1704130215 缪繁荣
摘要:
贺铸个性鲜明,词作也是极富特色。
他的词取材广泛,风格多样,辞面往往典雅华丽,且善于炼字炼意,追求意新语工。
本文将简单的探讨一下其词作的两大特色:愁的千姿百态与梦的缠绵曲折。
关键字:
贺铸愁梦东山词
导语: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
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由于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今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
晚年退居苏州,著有《东山词》,现存词280余首。
他独特的性格与人生经历恰好给了其不同于他人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正文:
一、愁生百态,愁入万物
愁情虽是宋词中常表现的内容,但如贺铸笔下的愁情词能有如此众多面貌的倒也并不常见。
贺铸的矛盾性格使得其善写幽思怨情之类的词。
而之所以善于写此类词,且写得备受后人称赞,多是因他贺笔下的愁不再是单面的抽象化的情感,而具有生命力,且有着不同的面貌。
以颜色写愁,以水喻愁,以舟载愁,以斛量愁的艺术手法都体现了他对愁情面貌多元的理解,以特定的动作表愁情更是贺铸对愁情词的创新,也是他对愁情的独特感受的产物。
“愁”本是内在的情感,郁结于心难以言说的,然而在贺铸的笔下,愁情词是多面貌的,不单单以一两种面貌呈现出来:有“浓愁”,如《断湘弦》“漫写浓愁幽恨,封寄鱼笺”;有“闲愁”,如《独倚楼》“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有“清愁”,如《付金钗》“吟警句,写清愁,浮骖为少留”;“愁”不仅有浓闲清浊之分,还可以听,如《潇洒雨》“愁听,樯影外,繁声骤点”;“愁”还有生命,如芳草遍地不断蔓延,如《宛溪柳》“波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
在贺铸笔下“愁”再也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不可言说的,而是以多种鲜活的面貌展现出来:以眉黛写愁,如《步花间》“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以水喻愁,如《木兰花》“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以舟载愁、以斛量愁,如《清平乐》“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减字木兰花》“多情多病,万斛闲愁量有剩”;以特定的动作表愁情,如《愁风月》“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名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一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博喻手法,使愁像“一川烟草”一样的无穷无尽,“满
城风絮”一般的轻粘烦乱,“梅子黄时雨”似的冰冷苦涩。
愁的深度与广度层层叠加,步步递进,引人入胜。
二、梦断时空,梦去繁华,梦寻空梦
自古以来,以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层出不穷,而读贺铸《东山词》同样可以发现他对梦这个题材的钟爱。
梦具有不真实性,虚幻性,所梦之景,所构之境也是包罗万象。
梦中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以跨越时空,也可以上天入地。
现实中无法抒情的情感或根本就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中可以尽情抒怀和得到圆满解决。
梦包含内容的复杂性,杂乱性使得梦很难解,但梦再变化无端,都是作者内心的反应,解读好梦境,才能解读好作者所表达的情思。
贺铸性格的矛盾复杂也促使他以梦排忧抒怀。
总的来说,他的写梦的目的分为三类:借梦境抒相思之情、借繁华梦空抒兴亡之感、借梦中寻梦抒凄凉无奈之感。
第一类相思词,多是描写现实中男女相隔一方无法厮守,距离更使得相思增浓,无法排解,只有通过借梦跨越时空,上天入地的特性来一抒相思之情。
在梦中相见、相聚、相守。
如《江城子》:“麝熏微度绣芙蓉,翠衾重,画堂空。
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
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
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
已过黄昏,才动寺楼钟。
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词中上阕描写了一对恋人碍于世俗、私下约见,却因相聚时间太短,只能来去匆匆,见了仿佛仍在梦中。
为何呢?这是因为现实阻碍重重难得一见,只有梦中才能跨越时空来相逢。
第二类兴亡词,方回拥有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的豪放性格及强烈的用世之心却难展抱负,其仕途上的坎坷使得他常有兴亡之感。
繁华如梦,转瞬即逝的沧桑便化为他笔下的墨香点点。
如《雨中花》:“回首扬州,猖狂十载,依然一梦归来。
但觉安仁愁鬓,几点尘埃。
醉墨碧纱犹锁,春衫白纻新裁。
认鸣珂曲里,旧日朱扉,闲闭青苔。
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徒怅望,碧云销散,明月徘徊。
忍过阳台折柳?难凭陇驿传梅。
一番桃李,迎风无语,谁是怜才!”在贺铸笔下十年恍如一梦,回看过去繁华的扬州生活就像做了一场梦,如今从梦中归来。
繁华梦里碧纱还是当年锁着的模样,我却身着新衫而来,旧日的朱扉开始斑驳,青苔正在滋长,物犹在,人何去?却早已不在,能不感叹。
到头来,也独有自己“空”行一趟,渴望着能看到旧时人儿,却是徒劳。
如今有谁相伴?只有明月还在徘徊。
第三类愁情词,则体现了贺铸对于“梦”理解的独特性,即梦中寻梦。
这类词也是最能体现《东山词》艺术上的独特性。
此种梦境有两重梦,一是平常所言之梦,第二重梦,即在第一重梦里中还有更深的虚幻的梦。
贺铸借梦中寻梦常抒凄凉无奈之感,有否定一切,万般皆是空的感悟。
如《梦相亲》:“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屡盘骄马鞚。
远山眉样认心期,游水车音牵目送。
归来翠被和衣拥,醉解寒生钟鼓动。
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
”这首词借三重梦抒无限凄惋之情:第一重凄惋,乃是指此欢只能凭借梦相亲,明明相爱却无法相守,只有梦中方能实现;第二重凄惋,只能梦相亲已经很无奈,却傻得在梦里对着相爱的人诉说所做的梦是如何温馨,更添一重无奈凄凉;第三重凄惋,“每向”二字说明梦中说梦并非一时之动作,而是经常如此,更觉悲凉,于此还尚未到最悲。
最悲的是梦自身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更何况梦境里面的温馨相聚相守之景,更是空呢!梦是空,此欢是空,梦中说梦也是空,到头来,只落得一场空。
结论:“豪狭狂放与细密深静的统一,慷慨激昂与沉稳谨慎的统一、刚健超逸与柔婉缠绵的统一,构成贺铸性格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网络结构,其中每一种性格元素所包含的否定性因子,都通过各组元素的对立互补关系得到剔除,因此可以说,贺铸的性格矛盾所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复杂状态,是形成他丰厚完善的性格的原因,形而为词作,亦丰厚而无弊病。
”李晓湘在《论贺铸的性格矛盾》中如是说道。
而正是因为性格上多组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使得贺铸之词有着不同于其它词作的特殊性。
其作词,如东坡“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抒发自我的人生感慨,表现自我的人生精神。
而将梦与愁作为题材广泛运用至词中,更是他个性的表现与外放。
参考文献:《贺铸东山词的艺术独特性》罗乔赟硕士论文
《东山词》贺铸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百度百科-贺铸
课堂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