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教学提纲
测井曲线
时 间
钻
合成 井
记录
位 置
地震剖面
1、合成记录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测
速
井
度
声
声
资
阻
波
料
抗
反
合
射
成
系
记
数
录
序
列
古2井VSP速度分析 平均速度 SP RT
上第三系 沙 四 段
中
生
界
上 古 生 深界
度
奥陶系
标定方法之二
古2井
T1 T8
Tr
桥
式
连
接
Tg
图
Tg1 VSP 标定
层位标定方法——邻区引层
平均速度
VSPlog与合成记录 对比
井旁道与VSPlog 对比
标定判别标准之一:
深
VSP
声波、VSP提供的时SP 深关系GAM一E 致AC
度
ACΒιβλιοθήκη 标定判别标准之二: 单井时深关系与区带综合速度一致
综合速度
标定判别标准之三:
区域标准层、特殊地质体反射层一致
合成记录
S742
自然电位 742
咖马
声波
火 成 岩
识别火成岩体
夏斜402井综合标定图
火成岩1
声波曲线
自然电位曲线
伽马曲线
实例:结合速度谱识别肖庄构造上肖1井钻遇火成岩
427.1测线(偏移)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1、浏览地震数据体,浏览时间切片来了解 研究区内主要目的层局部构造平面形态; 浏览主测线和横测线了解局部构造垂向形 态及地层结构。浏览三维立体数据了解地 层在空间的展布规律。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王培茂
提纲
前言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不同油气藏描述技术
2020/5/10
2
寻找油气的三大类技术
井筒技术
深度域:点
地球物理技术
时间域:面
石油地质技术
综合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桥梁作用
前言
地球物理及信息类 地质类
地震
井筒
计算 机
石油 地质
构造 地质
沉积 学
层序 地层 学
地震资料解释
收集基础资料 地震剖面解释(层位标定)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2020/5/10
14
地震剖面
T0 T1
T2’ T2
T3
T6 地震剖面上为强弱不同的同相轴,解释工作就是通过地质 认识,建立各时期地层的反射特征,以整体了解工区的构造、
沉积、成藏。 层位标定——连接地震、地质桥梁
地震剖面解释----地震层位标定
层位识别(标定)是地震解释的基础
标定方法
地震剖面解释----地震层位标定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VSP标定 邻区引层 时深转换尺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1、合成记录
Sp gamma v S(t)=w(t)*R(t)
nen yao
深 度
钻井岩 性剖面
Q3-g10 Q2-1 Q2-2 Q2-3 Q2-4 Q2-5 Q1-1 Q1-2 Q1-3 Q1-4
对灰岩、盐岩、礁体、火成岩等特殊地质体进 行解释;
编制有关岩性体的形态图和储层预测图
岩性解释
勘探对象
沉 释积
解
地 层
•砂岩
岩 •砂砾岩 性 •白云岩
•火成岩
地质需求
接触关系 尖灭点位置
储层厚度 储层横向变化
资料要求
高信噪比 高分辨率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地震剖面品质分析 钻、测井数据
地层、岩性、油气资料
资 料
准
目
(合成记录)确定地质层位
备
标
研 究
层位解释
组合断层
剖面解释
作T0 图
储层预测
沉积构造
空
发育史研究
间
时-深转换
解
… … 构造图
储层厚度图
油藏分布图
释
含油气远景评价、目标优选、提供钻井井位
地震常规解释流程图
综合解释
收集基础资料
测线位置资料 探井资料:钻井、录井、测井、试油、
地质分层等资料 地震资料(二维包括叠加、偏移剖面) 速度资料、VSP资料 前人研究探区内成果等
构 造 •高陡构造 解 •逆掩推覆体 释
•低幅度构造
断裂 大小 形态 幅度
资料要求
高信噪比 高成像精度
岩性解释
分析地震剖面上的地层整合、不整合、削蚀、 顶超、底超等接触关系建立正确的地震相、地 震层序;
根据地震层序、地震相建立的沉积相(如冲积 扇、河道、三角洲、砂坝、浊积岩等)储集体 进行解释;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3、断层及层位解释
取一定间距主 测线解释,连络测 线闭合,建立工区 构造格架
加密测线,精 细分析复杂断裂组 合关系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3、断层及层位解释
多线显示剖面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3、断层及层位解释
断层对各种与断层有关的构造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移起重要的控制作 用,对断层解释是地震解释的重要任务,也是最难以掌握的工作。
地震层位标定的意义 标定的实现 标定在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标定地震层位意义
标定地震层位主要是了解地震反射层的地质含义, 将地震剖面转换为地质剖面,以更好了解各时期 的地层结构、构造形态及其岩性的横向变化。
标定是进行地震解释和油藏描述研究的基础,是 连接时间域的地震剖面和深度域的地质、钻井及 测井等信息的桥梁。因此,标定始终作为地震解 释和油藏描述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
前言
振幅类 频率类 相位类 时间类
岩性描述 构造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速度分析 地震反射层位标定 波组对比、层位追踪
构造解释
剖面、切片解释和层位追踪 断裂系统组合 等时图的绘制 时深转换(二维地震:偏移归位) 构造图的制作
前言
勘探对象 地质需求
•复杂断块、潜山
Tg1~Tg3断层迭合图
2020/5/10
4
前言
地震资料解释的核心: 通过地震勘探提供的时间 剖面和其他物探 ( 重力、磁法 ) 资 料 , 以及钻井 地质资料 , 结合盆地地质学的基本规律 , 包括区 域的、局部的各种地质模 型 , 解决盆地内有关 地质、油气方面的问题。 地震解释分为:构造解释、沉积解释。
地震解释的过程一般可分为 : 资料准备、剖面解释、空间解释和 综合解释四个主要阶段。
标定方法之三
T3 T6 T7
三维地震测线
连井剖面
二维地震测线
区带时深转换尺应用
综合速度
综合标定实现
综合标定中常用解释软件
SynThetics
GeoFrame
地震
深时关系 时深关系
地质
SynTool
LandMark
综合标定:VSPlog 、合成记录、电性曲线与地震剖面相关对比
平均速度随深度变化曲线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2、根据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从标 定的过井剖面开始,建立起全区大的解释 框架,在其基础上进行4(线)×4(道) 网格初步解释,最终加密测网。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3、断层的解释是依据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组 的特征,对时间切片上振幅的变化以及相 干体切片非相关系数的变化来追踪解释断 层。在断层的解释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维 可视化立体显示功能,确保断层面在三维 空间展布平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