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分析

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分析


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疾病 ❖ 胸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 腹部及盆腔脏器疾病 ❖ 骨与关节疾病
概念:用计算机D处S理A数字化的影像信
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而专对血管 造影的技术
临床应用
❖ 心脏及其大血管检查
❖ 脑血管检查(颈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 等)
❖ 肾动脉造影
❖ 周围动脉造影
MRI
概念: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产生的信号予
五. X线片的影像学分析
右侧浸润性肺结核
CT检查
❖概念:用X-Ray扫描人体断层获得信
息经计算机处理而得的重建图像 ❖ 与普通X线片相比,其影像分辨力高
❖检查方法
包括CT平扫增强扫描和高分辨国CT扫描
❖检查前准备
❖ 腹部检查前禁食4-8h;检查前(上腹 部检查:于检查前30min;中腹部检 查提前1h)予2%泛影葡胺300-600ml, 检查前10min追加200ml;盆腔检查前 1h加予清洁灌肠,检查时再予2%泛影 葡胺600-1000ml保留灌肠,已婚妇女 同时放置阴道塞,膀胱检查需待其充 盈时再扫描;增强扫描者查前15min须 作碘过敏试验
传统X线检查可区分四种密度:
❖高密度:见于骨组织、钙化灶等,在X
线上呈白色
❖中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
官、CT、体液等,在X线上呈灰白色
❖较低密度:脂肪组织,在X线上呈灰黑

❖低密度:气体,在X线片上呈黑色
二.临床常用的X-ray检查方法
❖ 荧光透视
❖ X-ray平片
❖ 体层摄影——用于显示组织重叠多, 部位较深的病变
❖ 软线摄影放大摄影和荧光摄影 ❖ 造影检查(为扩大诊断范围,在密度相近的
管腔内或器官周围,注入密度高或低于它们 的物质,进行人工对比的方法)
胃肠三钡餐.X-Ray检查的护理要点
造影前3d停用影响胃肠功能的食物与药物; 禁食(10h以上)保证术时胃排空状态
钡剂灌肠
术前1d晚间饮水1000mL; 术中当日晨起禁食; 造影前2h清洁灌肠
肾盂静脉造影
❖ 造影前3d禁服重金属药物;术前1d摄无渣 少产气食物并行碘过敏试验;术前当晚服 缓泻剂导泻,禁水;术前排空膀胱造影
❖ 出现造影剂过敏按过敏反应处理
四.X射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 可检查呼吸系统(包括胸廓、肌肉、 软组织与骨骼、纵隔、膈肌、肺部肺 野与肺纹理、支气管与支气管肺段及 肺门) 、心脏与大血管、消化系统与 泌尿系统、骨与关节的病变
胆囊造影
术前1d午餐高脂餐,晚餐无脂餐;术前当晚 禁食禁水;术前当晚8pm 碘泛酸0.5g×5, q5min;右侧卧位
脑血管与心血管造影
❖ 术前血Rt +BG、凝血四项, 碘过敏试验; 备皮;术前4h禁食
❖ 脑血管造影术前30min luminal 0.1g im,Artopic 0.5mg im.
以重建图像的成像诊断:
❖ 其流空效应使心腔及血管腔显影 ❖ 能使某些在CT上显示不到的病变产生显影 ❖ 可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维图像
检查前护理要点:进入MRI室内的人员严
禁金属物品;精神疾患者慎检
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患、纵隔、肺疾患与心脏大血 管病变、腹部与盆腔脏器及骨髓疾患
概念:运用超超声声波成特性像和人体器官组
织声学性质的差异从而判断组织的形 态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成像方法
原理:受检脏器内部结构均质与否可
构成声阻抗和超声波衰减上的差异, 形成无回声、低回声或不同程度的高 至强回声。
超声波检查的临床诊断学分析
临床学常用的超声波检查方法
❖ B型超声
❖ M型超声:心脏扫描
❖ D型超声:探测心脏、血管内血流
检查前准备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原理 与基本检查方法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影 像学检查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护理要点(检 查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一.X-Ray的特性与成像原理
特性
穿透性: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透视的基础
感光效应: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
成像原理:当X-ray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结构 时,由于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其被吸收不 同,显出黑白或明暗对比不同的影像
常规肝胆胰脾检查:空腹,检前饮水 500ml使胃充盈作为透声窗;同时需行 其他影像学或内窥镜检查时先选择行B 超检查;泌尿器官与盆腔检查时于检 查前饮水充盈膀胱以作为透声窗
核医学检查
概念: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对疾
病进行诊治的检查方法
显原理:放射性核素对某一组织器
官特殊的亲和性使其能够停留足够的时 间进行该组织脏器的平面或断层显像, 根据放射性核素分布的多少了解组织器 官的功能代谢和血流灌注等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