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愿者常识

志愿者常识

附:专栏部分内容养老院志愿服务须知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

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绝大部分都记不住多少。

由于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多数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

这就需要我们有加倍的热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那么,如何与老人家交谈?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5、了解情况:要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可以事先打听或在日后的相互接触中进一步慢慢了解;6、话题选择:要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如家乡、亲人、年青时的事、电视节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欢的话题,也可以先多说一下自己,让老人信任你后再展开别的话题;7、真诚的赞赏: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象小朋友一样,喜欢表扬、夸奖,所以,你要真诚、慷慨地多赞美他,他就高兴,那谈话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8、应变能力:万一有事谈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绪有变时,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稳定情绪,然后尽快扯开话题;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较唠叨,一点点事可以说很久,你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老人的话… 我们与老人接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你还记得我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我又来看你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4、不要随便人吃你带去的东西:如糖尿病人要低糖,肾病和高学压患者要控制盐等。

5、在老人院搞活动的离房前前准备:让老人上厕所;给老人多准备几张纸巾;在空调环境下和冬天,要给老人多带一件外套,坐轮椅的带条小毛巾被。

6、时刻留意老人变化,如冷、热、咳、渴、方便等,以便能及时作出理。

7、不要嫌弃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关怀备至。

老人不吃药——要先找出老人不吃药的原因:是因为苦呢?因为难下咽呢?因为缺少了吃完药要吃的口果呢?因为长期吃药吃厌烦了呢还是别的原因呢?找到原因后,再慢慢耐心哄老人吃药。

记住了,是哄!2、老人说头晕——也是要先了解老人的病患史,如看有没有神经性头疼,或是偏头疼等病史,如果是休息不好或是感冒引起的头晕可以用风油精和清凉油替老人搽抹“太阳穴”、“人中穴”,并用大拇指按压老人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如果是低血糖引致的头晕,就马上冲杯葡萄糖水给老人喝,再让老人慢慢近食一点别的易消化食物;如果是房子或天气闷热所致的头晕,就要先通风再搽药油……3、老人趺倒——千万不能马上把老人扶起!要问一下老人跌到哪里?检查过确实没有跌骨折后再小心把老人扶起,一般的表皮外伤用淡盐水或酒精消毒后抹点万花油或龙胆紫药水,不要抹红汞!有骨折就不要搬动老人,如果你对固定骨折部位的手法不娴熟的话,还是先尽快打电话求救……4、老人哭了——同样要先找原因,要知道老人为何事伤心,然后再慢慢耐心开导…… 网聚义工的力量!5、老人不吃饭——还是要找原因,是因为胃口不好呢?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呢?还是因为有什么心事呢?然后再让老人慢慢吃,不要强求老人吃完一顿饭,能吃几口是几口……6、心理障碍或自闭的,那就要了解老人的“心结”和“死穴”,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爱心、关心去融化老人的心,直到有一天老人开口…7、真情投入,真心相待,老人们会懂你们、会喜欢你们、会同样爱你们的—只是可能她们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志愿者常识(问: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什么?答: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

问:志愿者标志有何含义?答: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得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红色。

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也是“青年”英文的第一个字母“Y”,白色。

标志寓意为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主题。

问: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志愿者服务日分别是那一天?答:1985年,联合国代表大会把每年的12月5日规定为国际志愿者日(IVD)。

共青团中央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5日的传统学雷锋活动日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问:志愿者一般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答:不同的志愿者人有不同的需求,同是一个志愿者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需求。

主要有一下需求:1认同需求:志愿者需要别人对他的工作给与好评。

2控制需求:让志愿者感到他们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3变换需求:人类会厌烦不停地做一件事情,要让志愿者的活动丰富多彩。

4增长需求:要让志愿者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志愿工作有发展空间,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

5交往需求:要让志愿者感到有归属感,被组织接受,得到组织关爱,分享组织的忧愁与喜悦,与组织内部员工和组织建立密切的关系。

6权力需求:要让志愿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别人的行为,赋予他们一定的领导地位,提升在组织中他们的位置。

7乐趣需求:要让他们感到志愿活动充满乐趣和享受。

8求异需求: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是自我满足的一部分。

问:如何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答:让每个志愿者清晰地了解志愿者组织的目标;让每个志愿者感觉他是重要的,他能够在这个组织中发挥作用;给每位志愿者发挥才干的足够机会,让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不断发展;营造坦诚、积极、和睦的氛围;始终关怀每一个志愿者。

问:怎样做好一名优秀志愿者组织管理人员?答:明确本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执行和支持团队;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问:如何提高志愿者的能力?答:提供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的培训;为志愿者创造各种学习实践机会;对志愿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志愿者自我总结。

问:什么是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精神?答:志愿服务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服务他人需要,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地贡献个人时间、财物及其它资源,参与各类服务活动的公益事业。

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

我国对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

本会认为,志愿是一种学习、休闲、交际、修炼的手段;是一种奉献、务实、进取、合作的精神;是一种大爱、快乐、忘我、超越的境界。

问:什么是注册志愿者?答: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按照组织有关规定长期参加志愿活动的人。

我国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

问:成为注册志愿者需要什么条件?答: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要满足5个基本条件:第一,年满14周岁;第二,具有奉献精神;第三,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第四,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第五,遵纪守法。

问:为什么要注册?答:注册使你在一个组织中的志愿者身份得到确认;可以接受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志愿服务信息;可以更方便地融入到一个团队中更好地参与服务;可以让你的服务纪录得到确认;可以更方便地与其它志愿者交流。

问:注册志愿者有哪些权利?答:注册志愿者的权利有:参加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的培训;要求获得从事志愿服务的必需条件和必要保障;申请成为所属的基层志愿者协会的个人会员;优先获得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对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出建议和意见;相关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赋予的其它权利。

问:注册志愿者有哪些义务?答:注册志愿者的义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履行志愿服务承诺;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模范遵守本会纪律、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法律法规及志愿者组织规定的其它义务。

问:志愿服务有哪些领域?答:按照服务领域主要有扶孤助弱、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

问:志愿活动具体包括哪些?答:志愿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志愿者组织内部集会及其它相关活动。

问:志愿服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答: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如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提供志愿服务;动员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策划、后勤等支持性工作;为志愿者组织捐款捐物。

问:为什么要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答:注册志愿者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比较通行的做法。

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能够建设一支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更大发展。

问:怎样做好一名优秀的志愿者?首先要对志愿服务有深刻的理解;其次要时时处处践行志愿精神;第三是要不断学习志愿服务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第四能够将志愿服务融入个人的生活中,体验健康、成长、快乐、美丽、成就等价值追求。

问:如何处理处理本职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关系?答:每一个志愿者都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志愿服务。

如果参与志愿服务与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建议以本职工作为重。

如果参与志愿服务给本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建议减少或暂停参与志愿服务,等到时间和精力允许时再参与。

问:志愿者为什么要参加培训?答:培训有助于正确认识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了解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运作流程、工作方式和工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志愿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帮助自己的成长进步。

本会要求所有注册志愿者必须参加培训。

问:志愿者培训包括哪些内容?答:志愿者培训一般包括通用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通用培训包括通用知识、基本技能和精神素质等。

专业培训的内容是各类志愿服务必须的业务知识和专项技术。

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沟通、管理、策划等技能培训。

岗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岗位细则、工作任务、业务流程等。

问:应当如何认识和看待志愿服务?答:目前,社会上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一些观点比较片面,一些比较积极。

相关主题